正文 第33章 企業營銷管理(1)(2 / 3)

(三)推銷觀念

大約在20世紀30年代,由於產品供過於求,企業開始重視銷售和推銷,認為銷售環節是企業的中心工作,具體體現為擴大銷售部門,增加銷售人員。相比較而言,銷售觀念已由單純的以生產為中心,轉移到兼顧市場的方向上來,是一大進步。但仍然是“生產什麼、銷售什麼”,存在很大局限,甚至出現硬性推銷、不負責任的事例。

【實例11-2】

福特的推銷

20世紀30年代,福特汽車公司麵臨其他汽車公司生產的不同品種、規格、顏色汽車的競爭,銷量銳減。於是他們一反過去的傲慢態度,在美國各地設立的大量的汽車陳列間,雇傭了大量推銷員,隻要顧客一進門,就上前推銷,甚至“疲勞轟炸”,而一旦推銷出去,就概不負責。

(四)市場營銷觀念

上世紀50年代,隨著競爭的日益激烈和社會進步,企業開始樹立以消費者需求為中心的現代市場營銷觀念,企業站在消費者立場考慮所有的營銷活動,市場需要什麼,企業就生產什麼,“顧客至上”、“顧客永遠是對的”、“顧客是企業真正的老板”等成為企業主導思想。

市場營銷觀念的出現是企業經營思想史上的一次革命,是新舊營銷觀念的分水嶺,具有重大進步意義。

【實例11-3】

馬雲對顧客的理解

阿裏巴巴公司自建立以來,將目標顧客鎖定中小企業,致力於為中國中小企業提供方便可靠的貿易平台。在一次論壇上,公司創始人馬雲又一次表明,阿裏巴巴堅持認為,顧客第一、員工第二、股東第三,公司要為客戶創造真正的價值。“阿裏巴巴在成立的頭幾年,幾乎分文不賺,幾乎每年虧損,但支持我們的是顧客的感謝信,說,謝謝你們,因為你們,我們活了下來”,“股東買了我們的股票,金融危機一來,跑得最快的是他們,留到最後的是我們的員工,我們堅持下來為顧客創造價值”。馬雲幽默風趣的語言事實上在更高層次上詮釋了顧客導向的現代市場營銷理念。

(五)社會市場營銷觀念

從20世紀70年代起,隨著全球環境破壞、資源短缺、人口爆炸、通貨膨脹和忽視社會服務等問題日益嚴重,要求企業顧及消費者整體利益與長遠利益的呼聲越來越高。在西方市場營銷學界提出了一係列新的理論及觀念,如人類觀念、理智消費觀念、生態準則觀念等。

其共同點都是認為,企業生產經營不僅要考慮消費者需要,而且要考慮消費者和整個社會的長遠利益。這類觀念統稱為社會營銷觀念。

社會營銷觀念的基本核心是:以實現消費者滿意以及消費者和社會公眾的長期福利作為企業的根本目的與責任。理想的營銷決策應同時考慮到:消費者的需求與願望的滿足,消費者和社會的長遠利益,企業的營銷效益。

總而言之,社會市場營銷觀念是以社會公眾(而非僅僅顧客)長遠利益(而非僅僅眼前利益)為中心的營銷觀念,是對市場營銷觀念的補充和修正。

或許有些人會認為社會市場營銷觀念隻適合於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的西方國家,中國由於經濟社會發展的階段性還不需要社會營銷。但事實上如果你仔細觀察,就會發現許多跨國公司在中國也大力度地實施社會營銷理念,更有優秀的中國企業也進行社會市場營銷並為企業帶來成功。

請自己觀察中國國內市場上企業社會營銷的案例。

三、企業營銷管理的含義及職能

企業營銷管理(marketing management)是指企業分析、規劃、執行和控製各種營銷方案,以便與目標市場的顧客建立和保持互惠交易以實現組織的目標。它是把管理(即組織、分析、執行和控製等)技術應用到企業整個營銷活動中的過程。其管理對象包含理念、產品和服務。其基礎是交換,目的是滿足各方需要。

分析、規劃、執行和控製是營銷管理的四個主要職能。營銷的分析和規劃包括考察企業的市場和營銷環境,以發現有吸引力的市場機會,然後確定可以協助企業實現其整體戰略目標的營銷戰略。良好的營銷分析與規劃隻是使企業達到卓越績效的起點,營銷計劃的執行才是企業營銷管理的關鍵。營銷係統中的各階層人員必須互相合作來執行營銷戰略和計劃,營銷部門的人員必須和財務、采購、製造以及企業其他部門的人員協調行動,企業外部人員和組織可以協助執行企業的市場營銷計劃。實施營銷計劃的過程中,可能會發生許多意想不到的情況,所以還需要必要的控製手段,以確保實現營銷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