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製定實施計劃
根據企業管理需求,把祐康的ERP實施分成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實現進銷存和財務的一體化管理,完成庫存管理、銷售業務管理、應收賬款管理、采購管理、應付賬款管理、賬務及報表管理等11個子係統的實施;第二階段實現對生產過程的控製,完成生產計劃、物料需求計劃、車間作業管理、成本管理、產品管理、工藝管理等10個子係統的實施。
(四)建立項目實施機構
祐康為ERP項目實施成立了三級實施組織體係。即項目領導小組、項目辦公室和各子係統業務組。
(五)抓好企業領導、實施隊伍和員工三個層次的培訓
(六)業務流程重組
對主要的業務流程進行了深入的剖析和梳理,找出無效作業環節,按照ERP管理的要求進行業務流程重組,大大提高了企業的管理水平。
(七)數據規範
祐康集團在實施過程中從三個方麵加強對數據的規範化管理。一是基礎數據和控製數據;二是各子係統建立時需要的初始化數據;三是從程序控製和管理製度上保證業務操作數據的規範性、可靠性。
祐康公司的ERP係統從2001年5月開始投入使用,經過一年多時間,高效暢通的信息網絡已經形成,實現了進銷存和財務的一體化管理,從整體上提高了企業對市場的快速反應能力,公司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手段都有了跨越式的發展。與2000年相比,2001年銷售額翻了一番,貨物履約率提高了2.2%,庫存資金降低7%,庫存盤點誤差大大減少。
資源來源:http://portal.vsharing.com/print.aspx?id=481208
思考題:
1.祐康集團的ERP取得成功的關鍵在哪兒?
2.它的成功是否可以用在所有的行業中?
四、先進的生產方式——準時化生產JIT
(一)JIT概述
準時化生產(Just In Time,簡稱JIT)是由日本豐田公司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曆經20年時間所取得的,它有機結合許多管理思想及方法於一身,用最少庫存生產最多的產品,並且把全麵質量管理的思想和方法融合在裏麵,實現了無缺陷生產。它經受住了1973年石油危機的考驗,被認為是一種具有新的管理哲學的生產方式。JIT方式的應用,使日本製造商極具競爭力。
【趣味閱讀】
JIT的產生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百業待興。為發展汽車工業,1950年春天,豐田汽車公司的喜一郎對福特汽車公司設在底特律的魯奇(Rouge)工廠進行3個月仔細考察後,與生產管理專家大野耐一通過研究發現日本國情與美國國情有很大不同:日本無大量資金購買技術、設備與修建大型工廠;日本國內市場對汽車需求量小但品種卻多樣化;日本勞工法及日本文化與美國不同;日本無美國大量的移民可以雇傭,因而得出大量生產方式不適合日本,決定結合日本國情走自己的路,並取得了成功。這就是著名的“豐田生產方式”。
(二)JIT的出發點及基本思想
1.JIT的出發點
JIT的出發點是:不斷消除浪費,進行永無休止的優化改進。
由於利潤=價格-成本,增加企業利潤可以通過降低成本實現,因此不斷消除浪費,降低成本,是積極進取的經營思想,是企業的求生之路。
JIT認為凡是超過生產產品所絕對必要的最少量的設備、材料零件和工作時間的部分都是浪費。浪費有七種形式:(1)過量生產造成的浪費;(2)等待時間造成的浪費;(3)搬運造成的浪費;(4)工藝流程造成的浪費;(5)庫存造成的浪費;(6)動作造成的浪費;(7)產品缺陷造成的浪費。
2.JIT的基本思想和核心、特點
(1)基本思想:在需要的時候,按需要的量,生產需要的產品。
JIT認為庫存是惡魔,不僅造成浪費,還將許多管理不善的問題掩蓋起來,使問題得不到及時解決,就像水掩蓋了水中的石頭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