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人類進入信息時代的言論不絕於耳,可見信息的重要性。大家也可以想象企業麵對大量信息必須采取的有效管理手段。在本章中,我們將從社會人文層麵而非技術層麵給大家傳遞一些有關企業信息和信息管理最基本的常識和知識。當然,這些理性的概念仍然是與實踐緊密聯係的,是生動形象的。
第一節 管理信息概述
信息是管理信息係統中的最重要組成部分。過去有些人對管理信息係統有些誤解,把管理信息係統看成是以計算機為主的技術係統,過多地強調了其技術層麵。事實上,管理信息係統中最重要的成分應當是信息,管理信息係統能起多大作用,對管理做出多大貢獻,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有沒有足夠的高品質信息,而能否得到足夠的高品質信息又取決於工作人員對信息的認識。因此認識信息,並進一步以正確的態度對待信息,才能使管理信息係統發揮更大作用。
一、信息的概念
在日常生活中信息和數據經常是不分的,但在管理信息係統中信息和數據是兩個概念。數據(data)是對客觀事物記錄下來的可以鑒別的符號,包括數字、文字、字母、其他符號,也可以是圖像、聲音、味道等。隻有經過解釋的數據才有意義,才成為信息。有關管理信息的定義很多,但至少都包含以下意思:信息具有“新鮮”和使人震驚的感覺,信息可以減少不確定性,信息能改變決策期望值收益的概率,信息可以堅定或校正對未來的估計等。
此處我們將信息定義為信息是經過加工,並對客觀世界產生影響的數據。
二、信息的性質
(一)事實性
信息的最早概念是“關於客觀事物的可通信的知識”,事實是信息的中心價值。不符合事實的信息不僅沒有價值,還有負價值,既害人也害己。
但在實際中,虛假信息的現象卻時有發生。既然虛假信息害人害己,為什麼還有人要製造虛假信息呢?原因有幾方麵,可能是相關人員不能正確認識眼前利益和長遠利益的關係或自身利益和他人利益的關係、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的關係,也可能是因為信息傳遞環節過多、人們對信息的表達和接受方式不同而增加信息的水分,也可能因為信息傳遞速度過慢跟不上實際情況發展的速度而使信息不符合實際。因此要解決信息虛假的問題,可從相關人員的職業道德和價值觀念教育和培養方麵、組織機構精簡和扁平化方麵、充分利用現代計算機網絡等方麵入手解決。對於信息源單位和信息服務單位,這個問題尤其重要。
(二)等級性
管理是分等級的,不同級別的管理要求不同的信息,因而信息也是分等級的。管理一般分為高、中、低三個等級,信息則對應地分為戰略級、策略級、執行級。不同級別的信息各不相同。戰略級信息是關係到企業長遠和全局的信息,如企業長遠規劃、企業資本運作等信息;策略級信息是關係到企業運營管理的信息,如月度計劃、產量、成本等;執行級信息是關係到企業業務運作的信息,如考勤信息、領料信息等。
來源方麵,戰略信息多來自外部,策略信息有內有外,執行信息則基本來自內部。信息壽命方麵,戰略信息壽命較長,如關於公司五年規劃的信息至少要保存五年,如果戰略信息沒有足夠長的壽命,就不稱其為戰略了。執行信息壽命較短,如關於考勤的詳細信息,每月發完工資後,信息就基本不再有保存的價值。策略信息則處於中間狀態。
保密程度方麵,戰略級信息要求最高,公司戰略對策是公司的生命線,如果泄露,對公司的打擊可能不止是賺不到錢,而可能是致命的傷害。對再友好的單位,也不能泄露戰略信息。如生產低油耗汽車在石油危機中大發橫財的日本豐田汽車公司,在以後石油危機緩解情況下的戰略,是絕對不會告訴別人的。策略級信息保密程度要低一些,但也不能輕易泄露。執行級信息往往較零散,難以從中提取有價值的信息,不僅保密要求不高,還可能特別要求公開,如考勤信息、簡單勞動的工作量信息等,就需要公開,以顯示公平透明。
【實例8-1】
戰略的保密性
在一次公開的電視訪談節目中,主持人問某大公司總裁,公司未來發展中最顧慮的問題是什麼,如何麵對,以怎樣的思路應對,即戰略問題。總裁不無幽默地說:“最害怕什麼,我心裏當然知道,怎樣應對,我們也有考慮,但我不能告訴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