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1 承包教學樓(1)(1 / 2)

教育上有一句很有號召力的提法叫做全麵發展。過去說德智體全麵發展,後來又在後麵加上了美和勞,不論是哪種說法,強調的都是全麵發展,避免了單項發展。這也許就是教育家們從曆史經驗中提出的具有指導性的一個綱。且不說各項發展中誰占的地位有多少,誰在先誰在後,要議論這個問題,就是長篇大論也議論不了,咱就簡而言之,略述己見。德:道德、品行,政治品質,為誰學的問題。智:有智慧、聰明、本領、才能。體:身體。美:美麗,好看。勞:勞動。不必累贅,誰都明白,我隻想根據需要簡述幾句,說說智和體的關係。一個人的道德品行是包裹起來的,不從做出來的事情看,隻聽其言是很難知道的;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也不用多說;勞動,是人類創造財富所必須付出的,隻是智和體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人的才能是從學習和社會的實踐經驗中得來的。能力的大小決定著一個人對社會,對家庭,創造財富的貢獻量和收效大小。一般來說,一個有本事的人,他所創造的奇跡是驚天動地的,所創造的財富也是巨大的;反之,則被淹沒在茫茫人海中,不見經傳,艱難生存。書中自由黃金屋,書中自由顏如玉。喚起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求知的欲望,去頭懸梁錐刺股的學習,瑩蟲映雪,鑿壁偷光。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各俱揚。父母把兒女的學習重視起來,促使他們,指導他們學習,很是重視,現在的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對兒女的學習重視程度遠勝於古人。現在的孩子多數是知道自覺學習的,特別是到了應考的高中階段,莘莘學子對學習就更加努力了。為了榜上揚名,跳出農門,走出山溝。為了將來的前程,有幾個不是夜以繼日,廢寢忘食呢?高等學府,知識的殿堂,雖不是任何人都可以進入的,可是不到黃河不死心呀,總想在競爭中取勝,再到知識的海洋裏去遨遊,獲取營養,學成後報效祖國。一個科學家研究出一樣東西,搞出一項發明,對推動生產力的發展,對人類的貢獻是巨大的,這就是知識的力量,這就是科學的力量,人的智慧潛能發揮出來了,就會對社會做出貢獻。再說身體,在“階級鬥爭是綱,其他都是目”的年代裏,常聽說身體是革命的本錢的話。是的,革命沒有好身體不行,馳騁沙場的勇士們,哪一個不身體健壯,威武雄壯?有躺在床上的病夫去衝鋒陷陣,英勇殺敵的嗎?沒有。也沒聽說過。建設、科學研究,各行各業的人,都得有一個好身體。有了健康的身體,才能更好的工作和學習。怎樣才能有一個健康強壯的身體;沒有別的辦法,也不是光靠營養品的補充,主要靠鍛煉。生活一詞簡潔而概括,他說明了生與活的道理。人的生存靠活動,不活動,不鍛煉,將會疾病纏身,難以活下去。用一個忌諱的詞語,就是死。人生,在曆史的長河中知識短暫的一瞬間,如流星閃過。如果再夭折,就是早逝,那更是可歎可悲的事情,連一閃即逝的流星的一線光點也不如,健康的重要行,鍛煉的重要性,越來越多的被人們所重視,爭取益壽延年。雖然說老的時候也苦,有很多力不從心的地方,可是,還是寧願在人間受,也不願意埋在泥裏漚,爭取多活一天是一天。有多少英年早逝的惋惜,有多少大業尚未完成離去的噩耗,可惜!可惜!在人類已經知道了怎樣才能減少疾病,盡量晚死的知識後,堅持鍛煉,延續生命。在能力相當活是相差無幾的情況下,一個活到六十歲,七十歲的人,肯定要比活到二十歲、三十歲的人對社會的貢獻大,這是肯定的,無需質疑。好了,結束,這就是體與智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