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秋收的學校在全縣的比賽中得獎最多,贏得了學生家長的信任,從原來的幾個班,一下子擴招到二十個班,教師,教室,住宿都成了問題,是難題,也是發展的機會,左秋抓
住了機遇,在隔壁的地方又買下了地,又蓋起了房,加薪聘請了教師,可是,缺少體育教師,教武術的教師到哪裏去聘請呢?在左秋收的心裏成了難題,他想起來侄女婿秦歡慶:“他可以,他可以,他的能力在侄女之上,一定會教好的。”可是想想上次被拒絕的場景,他為了難:“他在村裏幹得好好的,還帶著一個建築隊蓋房子,收入也不低,他會同意到學校裏來嗎?但是轉娘一想還有侄女和外孫的牽扯,他們必然是夫妻分居呀,把他們調到一塊,他未必再次拒絕。左秋收決定再試試,實在不行的話再另想辦法,他找到侄女婿說明了情況。叔叔又一次登門來請,秦歡慶感到左右為難,去有去的好處,可以和妻子兒子天天在一起,不必再受分居的痛苦;不去可以協助吳威、秦忠良幹好村裏的工作,帶著建築隊蓋房子使幾十個人有收入。想了又想,如果再扳回六叔的麵子,於情於理都說不過去,最終決定辭去村裏的工作,讓吳威重新換人,建築隊交給大牛帶領,所有的工具,設備也交給他什麼時候有錢什麼時候再給,左秋收滿心高興,給侄女婿幾天時間處理家裏的事情後再去上班。
在一塊工作了一段時間,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各項工作完成都很順利,村兩委一般人再三挽留舍不得讓秦歡慶走,在秦歡慶的再三要求下,鎮領導考慮他們分居的現實情況也就同意了。秦歡慶又知道大牛說明情況,希望他把建築對帶起來。
“恩師一次又一次地來請,左虹又忙不了那麼多班級的體育課,咱們的建築隊就交給你帶領吧。”
“我隻會幹活,不會帶工,我不幹!你走,咱的建築隊就解散,各找各的門路。”大牛不願意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