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危機預控專業知識教育
專業知識教育,是對每個職工依據工作崗位的需要進行培訓,使他們掌握與本崗位有關的危機管理專業知識,如危機類型、起因和預控措施等。例如,安全部門的管理幹部,應係統掌握有關安全危機的類型、起因和預控等專業知識。銷售部門的人員,應係統掌握銷售危機方麵的專業知識。車間幹部應掌握生產危機、安全危機、人際關係危機等方麵的專業知識。企業上層管理人員,則應係統掌握企業各類重大危機的專業知識。
危機教育的形式和方法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選擇。例如,企業安全危機教育常用的形式有:[1]三級教育,即入廠教育、車間教育和崗位教育;[2]特殊工程的專業教育;[3]經營性安全教育。
時常進行風險和機遇分析
商場可不是風平浪靜的,危機和機會是一張紙的兩麵,有危才有機,有機卻有危,導致企業成功的機會,每每以風險和危機的形式顯露。相反,導致企業潰敗的風險,卻又以機會的形式來偽裝,讓管理人墮入陷阱。
管理人是企業的警衛,是企業的保安人員,要對股東負責,有責任照顧好股東交托給他的資金。所以,他們需要隨時留意市場的風險危機,及時作出回避。
危機並不是固定的,環境在變,危機也經常在變,來了複去,去了又來,有些危機很容易辨認得到,也有一些危機非仔細研究不可,否則危機和機會易於混淆,一次的錯誤,可落得滿盤皆輸。
成功的管理人絕不會過於冒險,他們都會建立起適合的預警係統,當危機可能出現時,預警係統就會發出警報,好讓管理人及其他人員防範。這些預警係統,包括了嚴謹的監察製度,管理好財務,留意借貸情況,注意現金周轉的數目,隨時注意銷售量,留心雇員的待客表現,評價企業的公眾形象等。不同的行業可設計不同的預警係統,但目的相同,都是為了及時發現危機,從而及早做好預防措施。
成功的管理人,也非常留意每一個可能的機會。機會是偶然而來的,並不是作定期性的探訪,這個機會白白溜走了,捕捉不到,就不知道等到什麼時候才有第二個良機,可能良機下一刻就到,也可能要等上十年八載。成功的管理人能夠珍惜機會。
機會是無價寶,不能用錢買來。當然,管理人也需要隨時預備好足夠的資金,等到機會降臨時,可以有資金運用,作為捕捉機會的漁網。蓋茨的微軟公司所以成為全球最賺錢的企業,他之所以成為全球巨富,便是捕捉了一次機會,從而找到契機。
那一年,萬國商業機器(IBM)決定進軍他們一向忽略了的個人計算機市場,需要有一套良好的操作係統。他們原本意屬另一位軟件專家。可是,該專家和IBM的代表談不攏,對方並不信任IBM,結果,機會便來到微軟之手。作為微軟的管理人,蓋茨緊緊捕捉了這個機會,他千辛萬苦找到了一套並不流行的DOS個人計算機操作係統,買下了版權,然後經過悉心改良,建立了MS-DOS,成為IBM個人計算機初期的操作係統。微軟從此扶搖直上,而開發窗口係統,MS-DOS依然是背後的支持。
到現在,全球超過九成半以上的個人計算機,都使用微軟的窗口係統,蓋茨成為全球首富,便是因為他為微軟捕捉了一次機會。
一個例子便足以說明,成功的管理人捕捉機會,何等重要。
企業最基本的目標,在於能夠謀求生存。企業不能夠生存,就算企業計劃說得天花亂墜,也一樣無益。生存是首要條件,一切其他公司目標,都要建基於企業的生存上,所以,維持企業生存,可說是所有管理人的第一要務。
能夠生存以後,才可以講其他理想和理念,要貢獻社會,要推動環保,要協助社會教育下一代,要消除社會貧者越貧的現象,提供就業率,要照顧員工及員工家人的生活等,都是要在企業生存的基礎上進行。管理人重要的任務之一,在於把所有可能危及公司生存的因素鏟除掉,這些因素就是危機,或至少是潛在的危機。
管理人需要經常進行危機分析,評估每個時候的形勢,看看公司內外有什麼不利於公司生存的情況,將那些因素找出來,了解這些因素為什麼存在,根源在哪裏,再構思可行的辦法、具體的步驟,把危機消除。例如,如果公司因為欠缺具有創意的員工,以致因循舊法,追不上時代的需要,那麼,就要考慮如何開發有創意的員工,或是另聘具有創意的人員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