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相關比率分析
相關比率是以兩個相互聯係的財務指標的數額相除後得出,據以對企業財務狀況進行分析的一種方法。財務分析中常用的相關比率包括:人均銷售額、人均利潤率、流動資產周轉率、資產利潤率等。通過相關比率分析,可以使財務分析更為全麵、深刻。將這些相關比率的實際數與目標數、上期或曆史數、同行業平均數進行對比,可以充分揭示企業財務狀況的發展變化情況。
(2)構成比率分析
構成比率是指某項財務分析指標的各構成部分數值占總體數值的百分比。
計算公式是:
構成比率=指標某部分的數值(部分)
指標總數值(總體)×100%
這樣計算出來的比率,也就是通常所說的比重。在財務分析中常用的構成比率包括:市場占有率、某類商品銷售額占企業總銷售額等的銷售構成比率;流動資產、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占總資產的比率,形成企業資產構成比率;長期負債與流動負債占全部債務的比率,財務費用和管理費用分別占費用總額的比率;營業利潤、投資收益和營業外收支淨額占利潤總額的百分比,構成利潤結構比率。分別利用這些比率的實際數與目標數、上期或曆史數、同行業平均數進行對比,可以充分揭示企業財務業績構成和結構的發展變化情況。
4.平衡分析法
平衡分析法是對經濟活動中具有某種平衡關係的經濟指標進行分析的一種方法。該種分析法能夠查明這些指標間的關係是否表現為平衡關係,或者按照指標間平衡關係測定各項因素對分析對象的影響程度。例如,在分析企業銷售額變動原因時,可以利用“本期銷售額(進價)=期初商品存貨額+本期購進額-期末商品存貨額”中各指標的實際值與計劃值進行對比,分析查明銷售額的實際脫離計劃的具體原因。
財務分析的基本指標
財務分析的基本指標可以從不同的角度進行不同的劃分,下麵主要從比率分析的角度,就財務安全性分析、財務效率分析、盈利能力分析和發展能力分析這三個方麵基本指標進行介紹。
1.財務安全性分析
企業能否長期安全、穩定發展,對每個現代企業都是一個十分重要的課題。如果不重視這個問題,即使銷售增長快、盈利多、財務效率高的企業,也是危險的。在現實經濟生活中,常常有盈利企業被迫破產的情況就是例證。企業財務必須考慮安全性和穩定性問題,並通過改善管理,不斷提高企業安全程度,使企業能在不斷變化的財務環境中保持較強的抵禦能力。因此,企業財務分析應該能夠及時揭示企業的安全狀況。反映企業安全程度的主要指標有:
(1)資產負債率
資產負債率是負債總額與全部資產總額的比率,用於衡量企業利用債權人提供資金進行財務活動的能力,並反映企業對債權人投入資本的保障程度。它是說明企業在較長時期內財務風險的重要指標。其計算公式如下:
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
資產總額×100%
式中,資產總額是指企業的全部資產總額,包括流動資產、固定資產、長期投資、無形資產、遞延資產等數額總和,其數據可直接從企業資產負債表左邊的項目的合計項查得。負債總額是說明企業利用債權人資金進行財務業務的全部金額,是流動負債與長期負債之和。
對於該指標,應注意從不同角度進行分析。
首先,站在債權人的立場,資產負債率應以低為好。由於債權人比較關心貸給企業的款項的安全程度,即企業能否按期還本付息。該比率越低,即負債總額占全部資本的比例越小,表明企業對債權人的保障程度越高,債權人投入資本的安全性越大。反之,則表明對債權的保障程度越低,債權資本的風險較大,對債權人不利。因此債權人總是希望企業的資產負債率保持在較低的水平。
然而,站在企業所有者(股東)的立場,應保持資產負債率的較高水平。股東投資者關心兩個問題:一是資本投資收益率;二是對企業的控製權。如果企業經營前景好,預期資產報酬率可望高於借款利率時,負債財務會使所有者的投資報酬率隨著資產負債率的提高而相應提高。而且,提高資產負債率,增加了債務資金來源,企業的控製權並不會因此而分散,使所有者保持其對企業的控製權。因此,從股東的角度分析,在企業資產報酬率高於借款利息率時,該比率越大越好。當然,如果企業財務前景欠佳,預期資產報酬率可能小於借款利率,那麼所有者的利益也會受到不良影響。
最後,站在企業財務的立場分析,資產負債率應保持適當的水平。企業負債財務的利息支出按稅法規定可以從稅前利潤中抵扣,使企業少納所得稅,資產負債率越高,這種節稅的收益就越大。然而,該比率越高,不能償還到期債務的風險也就越大。為此,企業財務前景較樂觀時,應該適當增大資產負債率,以充分獲取舉債財務帶來的財務利益;若企業前景不佳,則應減少負債財務,降低資產負債比率,以降低風險。而且透過企業的資產負債率往往可反映出管理者的心態及其對前景的信心。通常,資產負債率大,表明企業較有活力,而且對其前景充滿信心;反之,則表明企業比較保守,或對其前景信心不足。從企業財務意義上說,管理者應該審時度勢,權衡利弊,把資產負債率控製在適當的水平,也就是把企業因籌資而產生的風險控製在適當的程度。
(2)流動比率
流動比率是衡量企業流動資產在短期債務到期以前可以變現現金用於償還流動負債的能力。其計算公式為:
流動比率=流動資產
流動負債×100%
流動比率是衡量短期債務的清償能力的最常用比率,是衡量企業短期風險的指標。從該指標的計算可見:流動比率越大,說明短期債務的清償能力越強。因為流動比率高,表明企業可變現的資產數額大,債權人遭受損失的風險小。但是,流動比率過大,說明企業有較多的資金滯留在流動資產上未加以更好運用,資金周轉可能減慢從而影響其獲利能力。
一般認為:流動比率不宜過高亦不宜過低,應保持在200%左右。
(3)速動比率
速動比率是衡量企業流動資產中可以立即用於償付流動負債的能力。其計算公式如下:
速動比率=速動資產
流動負債×100%
式中,速動資產是指流動資產中變現能力強、流動性能好的資產,如現金、銀行存款、應收票據、應收賬款、短期投資等,或者說是流動資產總額中減去流動性能較差的存貨等項目後的餘額。
速動資產=現金+銀行存款+應收票據+應收賬款+短期投資
=流動資產-存貨-預付賬款-待攤費用
(4)現金比率
現金比率是企業現金類資產與流動負債的比率。現金類資產包括企業所擁有的貨幣資金和持有的易於變現的有價證券,它們或可隨時提現,或可隨時轉讓變現。由於現金比率的相當的保守性,又被稱為“絕對流動比率”。其計算公式如下:
現金比率=貨幣資金+短期有價證券
流動負債×100%
(5)安全邊際
安全邊際是指企業實際或預計銷售額超過保本銷售額的差,它反映的是銷售額下降幅度與企業虧損的關係。
安全邊際=實際或預計銷售額-保本銷售額
式中,保本銷售額是使企業利潤為零的銷售額,或者是在數上等於企業全部成本費用的銷售額。企業進行生產財務活動,必然要發生各種成本支出和費用開支,這些成本費用都必須從企業的銷售收入中得到補償,企業實際的銷售額隻有超過其成本費用總額,才能取得利潤,否則將出現虧損。企業實際或預計的銷售額超過成本費用越多,企業銷售超過保本點越遠,企業財務越安全。
企業財務的安全邊際,還可以用安全邊際率來表示,即安全邊際與實際或預計銷售額的比值。安全邊際率的計算公式為:
安全邊際率=安全邊際
實際或預計銷售額×100%
=實際或預計銷售額-保本銷售額
實際或預計銷售額×100%
安全邊際和安全邊際率的數值越大,企業發生虧損的可能性就越小,企業就越安全。安全邊際率是相對指標,便於不同企業和不同行業的比較。
2.財務效率分析
不斷提高企業的財務效率是企業財務管理的又一目標。財務效率主要是通過企業財務資金周轉速度的有關指標所反映出來的資金財務的效率。主要指標包括:
(1)應收賬款周轉率
應收賬款周轉率是反映企業應收賬款的流動程度的指標,亦即應收賬款在一定時期內的周轉次數。計算公式如下:
應收賬款周轉率=銷售收入淨額
平均應收賬款餘額
式中:
銷售收入淨額=銷售收入-銷售退回、折讓、折扣
平均應收賬款餘額=(期初應收賬款+期末應收賬款)÷2
應收賬款周轉率是反映應收賬款周轉速度的重要指標,也是一年內企業應收賬款轉換為貨幣資金的平均次數,說明應收賬款的回收速度。這種速度還可以用應收賬款周轉天數或平均收款期來表示,它是企業從取得應收賬款權利到收回其款項、轉換為貨幣資金(變現)所需要的天數。其計算公式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