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企業經營狀況的好壞,隻有通過財務分析才能表現出來。財務指標就好像一個晴雨表,表現著企業的陰晴圓缺。隻有時時把握這晴雨表,才能明白怎樣調節合理的經營活動。
財務分析概述
1.財務分析的概念和意義
財務分析,是指對企業過去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進行的一種評價,以及對企業未來前景的一種預測。狹義的財務分析,是指財務報表分析,即根據財務報表資料對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所進行的分析。廣義的財務分析,是指以會計核算資料為主,結合統計核算資料、業務核算資料和經濟調查資料,對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進行的分析。它是企業經濟活動分析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企業財務管理的重要環節。
財務分析是對企業經濟活動和財務活動進行的全麵評價。通過分析總結經驗,找出經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查明產生的原因並提出改進措施,為進一步改善企業經營,提高經濟效益服務。具體說,財務分析的意義在於:
(1)促進企業財務目標的實現
企業的財務目標是通過一係列的財務指標反映的。企業進行財務分析則主要是依據掌握的資料,同時通過調查研究,對財務指標的實現情況進行檢查、分析,例如企業有無償還債務和付息能力,企業的資金運用是否合理;企業是否達到盈利目標等。如發現差異,還可分析差異產生的原因,找出影響財務目標實現的有利和不利因素,並提出改進工作的建議和措施,促進企業財務目標的實現。
(2)挖掘企業內部潛力,提高經濟效益
企業進行財務分析不僅要對過去的財務情況進行檢查、總結,而且還要查找企業經營的潛力,如生產能否發展,成本能否降低,銷售能否擴大;企業設備人力有無閑置,物資使用是否浪費等。通過查找潛力,就可以對這些潛力充分加以利用,就能促進企業經濟效益的進一步提高。
(3)為改善企業經營管理,協助領導作出決策提供資料
企業經濟活動是一項十分複雜的活動,尤其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更是隨時隨地存在著機會和風險。企業要擴展,要在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必須從企業現實情況出發,抓住一切有利的時機,避免可能遇到的風險,這都要求領導人員善於作出正確的決策。正確的決策來自於掌握的資料和情況,而財務分析則是提供決策資料的可靠手段。
2.財務分析的主要依據資料
進行財務分析所依據的主要資料,是企業的財務報告,企業財務報告是反映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書麵文件。它包括會計報表主表、會計報表附注和財務情況說明書。會計報表主表有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主營業務收支明細表等。會計報表附注是為了幫助理解會計報表的內容而對報表項目等所作的解釋,其內容主要包括所采用的主要會計處理方法、會計處理方法的變更情況、變更原因以及對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影響、非經常性項目的說明、會計報表中有關重要項目的明細資料;其他有助於理解和分析會計報表需要說明的事項。會計報表附注往往能為財務分析提供許多重要的具體情況,所以在分析中應該予以重視。財務情況說明書是為評價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所提供的書麵資料,主要說明企業的生產經營狀況、利潤實現和分配情況、資金增減和周轉情況、稅金繳納情況、各項財產物資變動情況、對本期或者下期財務狀況發生重大影響的事項、資產負債表編製日至報出財務報告前發生的重大財務事項、其他需要說明的事項。
進行財務分析所依據的資料,除了財務報告以外,還應包括日常核算資料(憑證、賬簿等)、計劃資料、生產技術方麵資料、同行業其他企業發布的財務報告、調查研究所收集到的資料等。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是互相聯係著的,企業的各種信息資料應該輸入電子計算機由各部門共享,因此,中小企業的財務部門有必要也有可能綜合利用企業內部各方麵的信息資料。
財務分析方法
經過多年的探索實踐,已形成了一套比較科學完整的財務分析方法,這些方法既可單獨使用,也可據企業實際情況選擇並用,但作為中小企業老板的你,以下幾種財務分析方法是必須掌握的。
1.比較分析法
比較分析法是指通過經濟指標的對比分析確定指標間差異或趨勢的方法。有比較,才有鑒別。沒有比較,則無從分析、評價。因此,比較分析法是財務分析中最基本、最主要的方法。
根據財務分析的要求與目的的不同,比較分析法有四種基本類型:
(1)實際指標與本企業以前多期曆史指標相比較。這種分析可以把握企業前後不同曆史時期有關指標的變動情況,了解企業財務活動的發展趨勢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情況。在實際工作中,最典型的形式是本期實際與上期實際或曆史最好水平的比較。
(2)實際指標與計劃或預算指標比較。這種分析主要揭示實際與計劃或預算之間的差異,掌握該項指標的計劃或預算的完成情況。
(3)本企業指標與國內外行業先進企業指標或同行業平均水平相比較。這種分析能夠找出本企業與國內外先進企業、行業平均水平的差距,明確本企業財務管理水平或財務效益在行業中的地位,推動本企業努力趕超先進水平。
比較法,還可以按指標數據形式的不同劃分為以下幾種:
(1)絕對指標的比較。即利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總量指標進行對比,以揭示這些絕對指標之間的數量差異。如去年企業的淨利潤100萬元,今年實現的淨利潤110萬元,則今年與去年的利潤差異是+10萬元。
(2)相對數指標的比較。即利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相對數指標進行對比,以揭示這些相對數指標之間的數量差異。如去年企業的銷售利潤率15%,今年的銷售利潤率14%,則今年與去年的利潤率差異是-1%。
(3)平均數指標的比較。即利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平均數指標進行對比,以揭示這些平均數指標之間的數量差異。
在財務分析中最常用的比較分析法是借助於比較財務報表。比較財務報表是將最近兩三期或數期的報表並列在一起編製而成的報表。為了便於分析者進行分析,易於掌握變化動向,比較財務報表除列示各期報表金額外,通常還列示增減金額及增減百分比。下麵以資產負債表為例,說明比較財務報表的格式及分析方法。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在運用比較法進行分析對比時,必須注意對比指標之間的可比性。如果對本來就不可比的指標進行分析比較,肯定會得出錯誤的結論。所謂指標的可比性是指所對比的同類指標之間在指標內容、計算方法、計價標準、時間長度等方麵完全一致。如果在不同企業之間進行對比的指標,還必須注意企業行業歸類、財務規模的一致性。在實際財務分析中,應特別注意:[1]價格水平的不同會導致數據的差異。財務上數據大都是用貨幣計量的,這就必然受價格水平的影響。由於不同地區的價格水平存在差異,各企業業務關係在區域上又不盡相同,必然導致不同企業的價格水平的差異,從而使之缺乏可比性。而價格水平的波動,尤其會削弱不同時期數據間的可比性。[2]不同會計處理、計價方法會導致數據的不可比。比如固定資產折舊方法的不同,必然導致企業資產價值、成本費用大小和利潤高低的不同,使相關指標不可比。存貨計價,有加權平均法、先進先出法、後進先出法等多種方法可供選擇。兩個企業,或同一企業不同時期即使實際情況完全相同,隻因采用不同計價方法,將對期末存貨、企業產生重大影響。[3]企業經濟類型不同、財務規模變動、財務品種的增減變動,甚至企業財務方針及方式的調整,都會影響到財務信息數據的可比性。
2.趨勢分析法
趨勢分析又稱水平分析,即統計學中的時間數列分析。它是將連續數年的財務報表中的某重要項目進行比較,計算該項目前後期的增減方向和幅度,以說明企業財務狀況或財務成果的變動趨勢的方法。其中,計算定期發展速度或環比發展速度以進行趨勢分析又最為常見。
定期發展速度=分析期某指標數據
固定期某指標數據
環比發展速度=分析期某指標數據
前期某指標數據
在財務分析中,通常應對銷售收入、總資產進行趨勢分析以衡量企業規模發展狀態,對淨利潤進行趨勢分析以衡量企業長期獲利能力。
3.比率分析法
比率分析法是利用兩個指標的某種關聯關係,通過計算比率來考察、計量和評價財務活動狀況的分析方法。比率法其實也是比較分析法的一種形式,由於它在財務分析中具有特殊意義,因而把它列作一種單獨的分析法來加以說明。原因在於比率亦是相比較的結果,但它不同於前述簡單、直接的比較。前述簡單比較的結果或者說明同一指標在不同時期的差異或變動趨勢,或者是同一指標在不同企業的對比等,它們顯示的仍是事物本身的情況,在財務分析中亦隻處於基礎的、簡略而總括分析的地位。比率分析則不然,它必須是相關聯的不同項目、指標之間的比較,以說明項目之間的關係,並解釋和評價由此所反映的某種狀況、某種能力等,已大大超出了原指標本身所代表的含義。這種分析在財務分析中處於極為重要的地位,所以通常將其作為一種專門的分析方法。
采用比率分析法進行分析時,需要根據分析的內容和要求,計算出有關的比率,然後進行分析。財務比率分析通常需建立在一套比率指標體係基礎上。而各種比率的計算方法各不相同,通過計算出來的各種比率進行分析,其分析的目的以及所起的作用也各不相同。大體上可以分為兩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