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經調查,客戶的信用符合賒銷要求,但同時應考慮信用的成本。如果信用期限擴大,成本增加,就會造成成本增加大於收益增加的情況,因此必須考慮減少賒銷期限的方法,或用現金折扣的方法。
[2]如果客戶信用不符合賒銷的要求,企業應全麵權衡得失。為了參與競爭,可以采取抵押的方式,客戶可以用固定資產或其他財產作為抵押,以提高償債的能力。
現金折扣也是商業信用的一種策略,如常用的2/10、n/30的符號,就是指10天付款可享受2%的價格優惠,10天以後30天內付款無價格優惠。促使客戶提前付款。
(3)加強催收,監督應收賬款回籠
及時催收應收賬款是監督欠款回籠的有效手段,主要方法是:
[1]采取合理的催收程序。一般的程序是信函通知、電話催收,派員麵催和法律手段。一般是先以禮相待,到最後階段才采用法律行為。催收責任應該是由經辦業務人員與財會人員相結合,而以經辦人員為主,促使經辦人員在辦理賒銷時就要考慮到回收的可能性。
[2]掌握還款進度,組織催收。企業應指定專人負責賒銷款項的償還情況,督促有關人員及時催收,並定期編製“賬齡分析表”。分期反映逾期賬款的現狀,有利於組織催收。
(4)法律訴訟
對長期拖欠,無法償還全部欠款,或有意拖欠不願償還欠款的客戶,經再三催收無效,應向法院提出上訴,爭取法律解決。
固定資產投資管理
1.固定資產投資管理概述
(1)固定資產概念和分類
固定資產是指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單位價值在規定標準以上,並且在使用過程中保持原有實物形態的資產,它包括房屋及建築物、機器設備、運輸設備、工具器具等。固定資產是企業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主要勞動資料,其總量反映企業在一定時期經營規模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著企業生產經營的技術水平,對企業的生產能力和獲利能力等起著重要的作用。加強固定資產的管理,有助於提高固定資產的使用效益,提高固定資產的投資收益水平,從而提高整個企業的經濟效益,對企業來說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企業的固定資產品種複雜,規格不一,數量繁多,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發揮的作用也不同。為了加強對固定資產的管理,應對其進行合理的分類,通常按下列標準進行分類:
[1]按固定資產的經濟用途分類
按經濟用途,固定資產分為以下兩類:
a.生產經營和服務用固定資產。b.非生產經營和服務用固定資產。
[2]按固定資產的使用情況分類
按使用情況,固定資產分為以下幾類:a.使用中固定資產;b.未使用固定資產;c.不需用固定資產。
[3]按固定資產的所屬關係分類
按所屬關係,固定資產分為以下兩類:a.自有固定資產;b.融資租入的固定資產。
目前,企業的固定資產一般是將上述幾種標準結合起來進行綜合分類,通常分為生產經營和服務用固定資產、非生產經營和服務用固定資產、未使用固定資產、不需用固定資產、租出固定資產、融資租入固定資產、土地等七大類。
(2)固定資產投資的特點
固定資產投資一般具有以下特點:
[1]固定資產投資額大,回收時間較長。與流動資產投資相比,固定資產投資額大,並需要數年甚至需要數十年才能全部收回。
[2]固定資產變現能力較差,其投資具有不可逆轉性。固定資產很難改變其使用用途,出售困難,流動性較差,變現能力較差。若要改變其用途,不是無法實現,就是代價太大,也就是說固定資產投資具有不可逆轉性。
[3]固定資產投資風險較大。固定資產投資一般要經過較長的時間才能收回,在這個過程中,不確定的因素很多,這就可能使固定資產投入運用所形成的產品和勞務不再適合市場需要,固定資產投資不僅得不到報酬,而且麵臨投資損失的可能性。
[4]固定資產投資的實物更新與價值補償相分離。固定資產的價值補償是隨著固定資產的使用,以折舊的形式逐步進行並從銷售收入中得到補償的。而固定資產的實物更新是在原有固定資產到達有效使用年限時,才利用平時積累的貨幣準備金去實現的。所以,固定資產的價值補償和實物更新在時間上是相分離的。
[5]固定資產投資資金占用數量相對穩定。固定資產投資完成後,在整個有效使用年限內不改變其實物形態,價值補償逐漸地轉移,慢慢收回,固定資產占用數量變化較小,保持相對穩定,而不像流動資產那樣頻繁變動。在一定業務範圍內,不需要增加固定資產投資便可增加業務量。同樣,企業為維持一定的能力而減少業務量,也不必處理固定資產。這就要求企業在固定資產管理上必須充分挖掘固定資產的潛力,使固定資產使用處於滿負荷運行工作狀態。
(3)固定資產管理原則
固定資產投入運營後須加強管理,其管理必須遵循以下原則:
[1]充分使用原則。它要求企業將固定資產全部投入使用,不要出現閑置不用的現象。對於未使用的固定資產要設法讓其投產。對於不需用的固定資產,隻要有使用價值且所生產的產品或提供的勞務的單位收入價格大於單位變動成本,該固定資產就應繼續使用。否則,該固定資產就應停止使用,應盡早將其出售或處理,以回收資金。對於季節性或大修理停用的固定資產,應盡可能利用其多用途功能,進行其他業務的生產或服務,或者出租給其他單位使用,使其由閑置變為使用。
[2]滿負荷運行原則。它要求企業投入使用的固定資產都能按其設計能力高效率運行。為此,企業應盡可能地擴大市場需求,使固定資產的生產能力達到設計能力。若市場需求受到限製,使固定資產的生產能力難以充分發揮,企業應通過該固定資產的使用用途的擴展,使固定資產得到高效利用。
[3]生產最大可能性原則。它要求企業的固定資產應盡可能多地使用於生產經營和服務領域,使生產經營和服務用的固定資產所占比重最大。非生產經營和服務用的固定資產應隨著企業生產的擴大保持適當的比例,企業增加非生產經營和服務用的固定資產應以邊際固定資產利潤率有所提高或至少不能降低為前提,真正體現非生產經營和服務所用固定資產對企業生產的積極效用。
[4]更新年限的經濟性原則。固定資產更新是對技術上或經濟上不宜繼續使用的固定資產用新的固定資產來替換。企業應根據經濟合理的原則確定何時更新及更新的方式。
[5]歸口分級管理責任製原則。它要求企業的固定資產管理應建立歸口分級的實物管理製度,把固定資產管理的權限和責任具體落實到有關部門和使用單位,建立保管使用的管理責任製,使固定資產的安全保管和有效利用得到可靠保證,確保固定資產作用的正常發揮。
2.投資方案決策分析
(1)獨立方案的決策分析
獨立方案是指一組互相獨立、互不排斥的方案。在獨立方案中,選擇某一方案並不排斥選擇另一方案。獨立方案的決策是指對待定的投資方案采納與否的決策,這種投資決策可以不考慮其他投資方案是否得到采納和實施;這種投資的收益和成本也不會因其他方案的采納與否而受影響,即方案的取舍隻取決於方案本身的經濟價值。從財務的角度看,兩種獨立性投資所引起的現金流量是不相關的。
對於固定資產投資獨立方案的決策分析,可運用淨現值、獲利指數、內含報酬率以及投資回收期、會計收益率等任何一個合理的標準進行分析,這裏介紹幾種常用的投資決策分析。隻要運用得當,一般能夠作出正確的決策。
[1]淨現值法
這種方法使用淨現值作為評價方案優劣的指標。所謂淨現值,是指特定方案未來現金流入的現值與未來現金流出的現值之間的差額。按照這種方法,所有未來現金流入和流出都要按預定貼現率折算為它們的現值,然後再計算它們的差額。如淨現值為正數,即貼現後現金流入大於貼現後現金流出,該投資項目的報酬率大於預定的貼現率。如淨現值為零,即貼現後現金流入等於貼現後現金流出,該投資項目的報酬率相當於預定的貼現率。如淨現值為負數,即貼現後現金流入小於貼現後現金流出,該投資項目的報酬率小於預定的貼現率。
計算淨現值的公式:
淨現值=∑n
k=1Ik
(1+i)k-∑n
k=1Qk
(1+i)k
式中:n——投資涉及的年限;
Ik——第k年的現金流入量;
Qk——第k年的現金流出量;
i——預定的貼現率。
A、B兩項投資的淨現值為正數,說明該方案的報酬率超過10%。如果企業的資金成本率或要求的投資報酬率是10%,這兩個方案是有利的,因而是可以接受的。C方案淨現值為負數,說明該方案的報酬率達不到10%,因而應予放棄。A和B相比,A方案更好些。
淨現值法所依據的原理是:假設預計的現金流入在年末肯定可以實現,並把原始投資看成是按預定貼現率借入的。當淨現值為正數時償還本息後該項目仍有剩餘的收益,當淨現值為零時償還本息後一無所獲,當淨現值為負數時該項目收益不足以償還本息。這一原理可以通過A、C兩方案的還本付息表來說明。
A方案在第二年末還清本息後,尚有2020元剩餘,折合成現值為1669元(2020×0.8264),即為該方案的淨現值。C方案第三年末沒能還清本息,尚欠746元,折合成現值為560元(746×0.7513),即為C方案的淨現值。可見,淨現值的經濟意義是投資方案的貼現後淨收益。
淨現值法具有廣泛的適用性,在理論上也比其他方法更完善。淨現值法應用的主要問題是如何確定貼現率,一種辦法是根據資金成本來確定,另一種辦法是根據企業要求的最低資金利潤率來確定。前一種辦法,由於計算資金成本比較困難,故限製了其應用範圍;後一種辦法根據資金的機會成本,即一般情況下可以獲得的報酬來確定,比較容易解決。
[2]現值指數法
這種方法使用現值指數作為評價方案的指標。所謂現值指數,是未來現金流入現值與現金流出現值的比率,亦稱現值比率、獲利指數、貼現後收益——成本比率等。
計算現值指數的公式:
現值指數=∑n
k=1Ik
(1+i)k/∑n
k=1Qk
(1+i)k
A、B兩項投資機會的現值指數大於1,說明其收益超過成本,即投資報酬率超過預定的貼現率。C項投資機會的現值指數小於1,說明其報酬率沒有達到預定的貼現率。如果現值指數為1,說明貼現後現金流入等於現金流出,投資的報酬率與預定的貼現率相同。
現值指數法的主要優點是,可以進行獨立投資機會獲利能力的比較。在例2裏A方案的淨現值是1669元,B方案的淨現值是1557元。如果這兩個方案之間是互斥的,當然A方案較好。如果兩者是獨立的,哪一個應優先給予考慮,可以根據現值指數來選擇。B方案現值指數為1.17,大於A方案的1.08,所以B優於A。現值指數可以看成是1元原始投資可望獲得的現值淨收益,因此,可以作為評價方案的一個指標。它是一個相對數指標,反映投資的效率;而淨現值指標是絕對數指標,反映投資的效益。
[3]內含報酬率法
內含報酬率法是根據方案本身內含報酬率來評價方案優劣的一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