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1 / 3)

三人當下回到廳堂,重布桌椅,黎雲離暖爐最近,笑道,“可凍死我了。”

扶婉笑說,“屋內雖暖和,到底沒有梅花清芬、雪夜良辰,少了幾分樂趣。”

惠賢笑道,“依我看,不如折幾枝紅梅來,尋一個梅瓶插上,堂屋之中也算聊以慰籍。”

黎雲道,“如此甚好,隻是這外麵忒寒冷了些,可不要叫我去。”

扶婉笑道,“哪裏就這樣冷了,去年冬季可是你一人在雪夜藏了半宿,叫宮人好找,這會兒說怕冷豈不是推脫。我看是你自己無甚眼力,怕剪了枝不好的來,惹人笑話。”

黎雲道,“這些小事偏你記得清楚,我不過是剛剛有些受凍,才受著這暖氣有點兒懶意而已,惹你這許多話。”

惠賢笑道,“今日這寒風確實比前幾日更勁,怪道黎雲覺得冷。我在邊疆倒是習慣了,若是扶婉表妹不嫌我眼拙,我去折梅如何?”

扶婉忙道,“表姊的眼光我自是信任,勞煩表姊了。”

黎雲也道,“非表姊不足以讓扶婉少開金口。”

惠賢道,“我去去就來,二位表妹稍候。”

二人應答,惠賢又吩咐侍從好生照料著,才攜了鎧兒一同去了後園。

此時天已盡黑,二人各點一盞小燈,沿路緩步慢性,惠賢忽道,“鍇兒,你去尋把大剪子來,沒有剪刀如何剪那梅枝。”

鍇兒猶豫道,“郡主,這天黑路滑的,沒人跟著可怎麼行。”

惠賢笑道,“你也是糊塗了,在將軍府時冬日裏哪一天不是如此,今天你到上心了。”

鍇兒笑道,“我也是被府裏人念多了,反倒糊塗了。”

惠賢道,“你快去,別叫二位公主等。”

鍇兒答應著去了。

惠賢一人到了後園,園中燈火不明,越發顯得雪清梅香,風情難當。惠賢在梅樹下仰望片刻,撿了一枝長直多花骨朵的,以手折下,又等不來鍇兒,便以梅作劍,揮枝躍動,頗有樂趣。

正興盡間,見著林邊樹影下似有一人,燈火不亮,看不清是何人,隻是臉龐輪廓有幾分像黎雲。惠賢笑道,“你來了。”緩步走過去,把手中梅條一揮,點在黎雲頭上,道,“這會兒倒不怕冷了。”

惠賢還欲取笑她,鍇兒領著周曉來了,二人打著兩盞燈籠,頗明亮。惠賢凝睛一看,這人哪裏是黎雲,分明是個少年,隻是麵容與黎雲有幾分肖像,方才天色又暗,竟認錯了。

那少年作了個揖,道,“惠賢表姊安好。”

惠賢瞧著他那容貌,便知道這是黎雲的同胞弟弟,皇十五子李濟民,隻得強按下心中尷尬,笑道,“濟民表弟安好。”

李濟民又道,“表姊可是要折梅?”

惠賢道,“正是。這裏風寒,我叫人引你去堂中尋黎雲。”

李濟民道,“七哥也在堂中?”

惠賢道,“何出此言?今日並未見著七表哥。”

李濟民道,“方才我在庭宴上聽人言說,道是七哥來了皇姑府上,表姊未見著他?”

惠賢道,“卻是沒有。”

李濟民拱手作別,道,“既如此,濟民便不多留了。”

惠賢留道,“何必這樣匆忙,黎雲與扶婉也在,不如添張桌子,大家一起歡樂。”

李濟民道,“不勞表姊費心,濟民這便告辭。”

惠賢留他不住,隻得令周曉點燈送他。送走李濟民,惠賢選了幾枝梅枝剪下,與鍇兒一起捧著回了廳堂。

到了廳堂外,便聽見李克研的笑聲。惠賢暗自懊惱未讓人問明,倒讓李濟民錯過了。

進了屋內,李克研笑迎道,“惠賢表妹來了,好一股梅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