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龍虎合擊(1 / 2)

手書劄記,絹帛古樸,尚可窺覽。

窗外的飛雪時斷時續,雪花在風中飛舞,王同進左手持著前人修行的手書劄記,坐在嶙峋老樹根畢畢剝剝燃燒的火坑旁,如同陰山腳下的一隻小妖,輕聲誦念著龍虎合擊的精義要旨。

他的右手偶爾在空中揮一揮,掠起一道道生澀又玄奧的軌跡,漸至擁有一種大開大闔的古樸之狀,給人一種飄飄忽忽的感覺。

飄飄忽忽的掌勢,漸漸掠起一道道優美的弧線,恍若忽開忽閉的雲層,五指彈動變化,又似忽降忽止的細雨。

修行是一件極為枯燥的事情,尤其是全真心法,根本沒有標注著經絡氣血運行的人體素描可供依樣畫葫蘆,當然,更沒人體藝術那渾身隻有一根安全帶繞在身上的異性大麵積坦露肌膚的奪人眼球,但王同進的心神顯然已經被牽引。

這是一扇通往奇異世界的門,而手書劄記就是登堂入室的鑰匙,他心中的喜悅可想而知。

在這種興奮的求知欲望中,他不知疲倦的輕聲誦念,伴著彈指揮手,一遍又一遍的練習,直到冬日暖陽緩緩的躍出地平線,他才合上手書劄記,走到窗前,凝視著院落內陽光下散發出白綢一樣柔光如銀的雪世界,睫毛忽閃,雙眼迷離。

天下武功,易學難精!經過兩個時辰的研習,龍虎合擊的要旨他已基本掌握,五指彈動變化,有助於入定冥想,消除雜念妄思,這屬於內家心法的水磨功夫,長期修習,能夠提升眼耳口鼻舌“五觀”的敏銳性,還有對自身怒喜悲思恐“五情”的掌控度等等。

五觀好理解,五情就很有點詩意凡趣,象什麼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啦,美女橫陣而目不斜啦,學生時代有朋自遠方來煮碗方便麵加個荷包蛋不亦悅乎啦,凡此種種超凡脫俗風華絕代的心性修持,都是修習全真心法終將魚躍化龍橫絕蒼生之巔的非凡功果。

但是,王同進這個時候卻非常苦惱,因為他需要兩枚鐵菩提、兩個石鎖,一尊鼎。

蓋因為龍虎合擊掌動處,如托泰山,講究的就是雄渾的氣勢和力道;如抱嬰兒,講究的就是舉重若輕,直至神乎其技的四兩拔千斤,更有那與佛門獅子吼並駕齊驅的儒將風采——羽扇綸巾,談笑間,強櫓灰飛煙滅。

至此,龍虎合擊的殺伐之道已然浮出水麵,共分為三重。

第一重,稱之為登堂入室,修練之法極其簡單,就是掌心握兩枚鐵菩提,沒事就滴溜溜的轉動,或拋或擲,講究的就是一個精準和滑溜,看見天空中飛來一對在追逐之中交尾的鷓鴣,“颼”的一聲,一顆鐵菩提飛上高空,一顆頭顱破碎的鷓鴣吧唧一聲,直直跌落在地。

“颼”!

又一顆鐵菩提飛上高空,另一隻驚叫著衝上雲霄的鷓鴣再次跌落在地,血汙的羽毛在風中散溢、飄灑。

第二重,稱之為勇士之境,雙手拋玩著百十斤重的石鎖,依然閃掠如風,氣勢如虹。

第三重稱之為悍將之姿,就象重瞳嗔目、斬將刈旗的霸王項羽一樣,這個追風少年心目中的英雄,這個“生當為人傑、死亦為鬼雄”上演一曲“以力爭經營天下”最終霸王別姬的故事的梟雄,曾幾何時,少年義氣,能夠扛起千斤巨鼎,威風凜凜。

當然,這三重境界,可以稱為龍虎合擊的力之道,也即殺伐之道。

而根據手書劄記講,龍虎合擊在力之道這個基礎上,不僅還有內家心法更為玄妙的道和理,更有人馬合擊之道,人器合一之道。

當然,龍虎合擊,也並不僅僅是掌指功夫,還有身法步伐,運用之妙,存乎一心。

比如,龍虎合擊之龍驤虎步,踏步間,給人一種瞻之在前,忽焉在後的飄渺之感,每一步落腳,都如鼓點般敲擊在人的心房深處,堂堂正正卻又飄飄忽忽,人人都知道他要前進的方向,卻又令人根本不知道他下一步將會落在什麼地方,極為玄妙。

十九世紀初期的塞外邊城,滿清王朝的文官們穿著繡花織錦緞的長袍,坐在有著玻璃窗的轎子裏出行;武官們則騎著高頭大馬,架鷹走狗,在千裏大陰山狩獵馳騁;苦力則推著因缺少車油導致木軸發出刺耳尖叫聲的獨輪車,揮汗如雨的運送著林林種種的貨物。

小勇的父親就是一個這樣的車夫,他的母親以替富人洗衣為生,但因為日本人和沙俄人為了爭奪在東北的控製權,還有因此引來的大國博弈,將東北戰火的毀滅和悲傷延綿到塞外邊城,日俄雙方大大小小的衝突不斷上演。

這引來最直接的後果,就是小勇的父親幾乎每天以折損陽壽的揮汗如雨,也換不來一家人的溫飽,直到有一天夜晚,小勇的母親在火坑裏燒著泥餅,告訴孩子們這就是晚飯之後,她自殺了,而小勇的父親疲憊歸來,看到這一切,內心痛苦的波動可想而知,他也就步了她的後塵。

不論出於何種動機,在收留小勇這件事上,多年之後,王同進對他暴躁吝嗇的父親依然頗多讚譽。

當然,作為養子,在中國農民純樸的情懷之中,還是與親子有著顯著的不同,就像昨夜大雪壓倒了王氏屠宰場的牲口棚一樣,這個早晨,身著單薄衣裳的小勇正在冰天雪地裏和抄刀手曹正修繕補葺,遠非古代文人雅士遠比生活原型更為誇張的詩畫篇章:雪壓茅屋,高臥有幽人,吟詠梅花初綻,傲雪淩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