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社會保障卡應用中的幾點思考(1 / 2)

社會保障卡應用中的幾點思考

社保觀察

作者:王寶利

摘要:近年來,社會保障卡發行和應用工作快速推進,已成為各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履行職責、提供基本公共服務的重要載體。本文就如何做好社會保障卡建設和管理工作進行了簡要的探討,以期為推進社會保障卡的安全應用提供參考。

關鍵詞:社會保障卡 一卡通 信息化建設

一、統籌設計,精心謀劃,打好“一卡通”建設工作的基礎

自2002年全國統一開展金保工程建設以來,市級以上城市均成立了信息化綜合管理機構,按照國家金保工程總體規劃要求,負責進行當地業務應用係統建設,勞動就業和社會保險兩大應用係統作用突出,初步實現了係統“一點登陸,多點個性查詢”的目標,建設了以市級數據中心為基礎,業務數據形成了集中統一管理,構建市-省-部三級數據專網,建立了公共服務平台12333電話谘詢服務和門戶網站係統,發放了以醫療保險應用為主的社保卡(未加載金融功能)。2011年,人社部和中國人民銀行聯合下發《關於社會保障卡加載金融功能的通知》(人社部發[2011]83號),使社保卡在具有社會保險、公共就業服務的基礎上增加了現金存取、轉賬、消費等金融功能。截止到2014年底,全國社保卡持卡人數達到7.12億人,實際發卡地區覆蓋354個地市,覆蓋率達92.2%,其中26個省份已實現所轄地市全部發卡。

發行社會保障卡的目的是惠民利民,應用則是社會保障卡建設的主要矛盾和症結所在,加快推進社會保障卡應用是直接民生的大問題,也是龐大的係統工程,在“一卡通”建設初期,因為地區差異和先後建設時間的不同,信息係統建設與社會保障發展及“一卡通”建設要求尚有差距,受各業務經辦機構行政管理體製的條塊分割的影響,導致各業務信息係統相對獨立,各項社會保險的統籌層次的不同最終導致信息係統的分散,標準不統一,係統建設發展不均衡,存在著各自為政,信息孤島。橫向上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基層業務經辦等係統分別建設,數據固化在各業務係統中,數據沒有得到很好的集中和共享。按照國家統一要求和部署,加載金融功能的社會保障卡要以省集中模式,實行統一規劃、統一建設,堅持頂層設計、質量第一的原則,上下統一思想形成共識,必須要統一標準,統一數據采集標準、統一卡的應用標準、統一用卡的服務環境標準。不斷創新工作方式,明確職責及職能加強服務和管理,依托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網站、12333谘詢服務中心等窗口,宣傳社會保障卡的功能定位、建卡的意義,製定切實可行的指導計劃,進一步完善係統平台應用相關標準,注重向先進地區取經,了解工作方法、進展情況,學習他人之長,補自身之不足,在總結中修正,在修正中進取,確保社會保障卡建設工作穩步推進。

二、加強合作,形成合力,全麵推進“一卡通”建設和應用

1.加強與各部門和合作銀行的合作

根據“數據集中、係統整合、深化應用、模式創新”的工作思路,要高度重視加強與各級相關部門的合作,按照“政府推動、市場運作、互利互惠”的原則,解決思想和觀念問題,“一卡通”建設與業務經辦部門在縱向上省級、地市級、區縣級三種係統統籌建設中起到促進的作用,由人社部門主導,會議培訓、積極聯動、步調一致,研討辯論、破解難題、下發文件,提供政策支撐。通過人社自助服務一體機(以下簡稱“一體機”)和基金監管、決策監測等係統在醫保、社保的部署作為切入點,實現係統對接,提供技術支撐。

信息係統建設促進服務能力、工作效率和服務水平的提升,因此,一步到位加快金保工程整體建設刻不容緩。社會保障“一卡通”建設既離不開相關部門的強力推進,又要按照廣大群眾的真實需求逐步推進。社會保障卡的功能除了身份憑證、信息記錄外,還有繳費和待遇領取、結算和支付等作用,要借助銀行係統資源合作而建卡,加強與各合作銀行的戰略合作,利用銀行硬件資源及網點覆蓋廣泛的優勢,更有效地開展數據采集、發卡、應用及延伸服務工作,探索合作銀行金融產品的開發,對各銀行服務窗口及人社係統12333谘詢電話通過培訓進行規範。為了方便群眾用卡,讓持卡人自主選擇合作銀行,避免行政指定有可能帶來的資源錯配,促進各合作銀行競爭與服務水平的提升。加強與社保的合作,探索與衛生、民政等部門相關業務領域的合作,全麵推進“一卡通”建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