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大學生工作搜尋績效的現狀分析(1 / 1)

大學生工作搜尋績效的現狀分析

調查研究

作者:周曉雪

摘要:分析大學生工作搜尋績效,不僅可以評判工作搜尋過程,還可以衡量工作搜尋結果的質量。本文試圖通過分析工作搜尋績效的現狀,以期畢業生能據此製定合理的工作搜尋策略。

關鍵詞:大學生 工作搜尋 搜尋績效

一、概念界定

1.工作搜尋。相關的理論仍在發展,學術界並未給出清晰的定義。Blau定義為確認工作的決定之前對工作搜尋方法、強度以及公司類型、數量進行選擇行為。Bosswell定義為通過花費努力和時間來獲得勞動力市場的職位信息來創造就業機會的行為。

2.工作搜尋績效。一般意義上,績效是指個體(組織)投入後的產出。根據成本-收益的研究方法,當工作搜尋的收益比搜尋成本大時,進行工作搜尋有利;當工作搜尋的收益比搜尋成本小時,應繼續工作搜尋,直至二者相等。本文的工作搜尋績效指大學畢業生工作搜尋的產出情況,包括工作搜尋過程績效與結果績效,即大學畢業生麵試企業的數量及對其現工作的評價。

二、研究方法

樣本選擇。數據來源於中國人民大學對3566名員工進行的雇員雇主匹配問卷調查,本文選取應屆畢業生樣本398名。

樣本概況。

88.19%的大學生來自於普通本科院校,樣本情況符合現狀。

大學生普遍傾向於通過家人、朋友來獲得就業機會,通過這個渠道獲得工作的成本低,滿意度高。

工作搜尋過程中所花費的成本與精力差距懸殊,這其中的影響因素值得探討。

個人認為崗位所需要的學曆普遍比公司的要求低,社會現狀則是部分高學曆的學生不安於現狀,頻繁跳槽。

三、工作搜尋過程績效與結果績效分析1.工作搜尋過程績效。麵試的企業數量為產出,簡曆投遞量、開銷,時間為投入。表中得出兩者顯著相關,越努力,越有機會。

2.工作搜尋結果績效。通過大學生對學曆與現崗位所需要的學曆的匹配情況的滿意度與對現工作的工資與工時安排的滿意度這兩個指標來衡量。

本文對以上兩個滿意度做了回歸分析,二者顯著相關,但相互影響很小。

四、研究結論

畢業生工作搜尋花費的時間與金錢成正相關,與麵試的企業數量也顯著相關,也就是說投入了更高的搜尋成本的大學畢業生,他們創造了更多的麵試機會,在獲得麵試機會的時候,即獲得了回報,因而會更加積極地去搜尋工作。

大學生的學曆越高,對工作的期望就越高,很多大學生在麵對低學曆要求的崗位,會選擇放棄或者對工資等提高要求。事實上,就業飽和,高學曆畢業生會應聘低學曆要求的崗位,所以個人學曆水平與崗位要求的匹配程度的滿意度對工資工時的滿意度有影響但是影響不大。

參考文獻

[1]何亦名.我國大學畢業生工作搜尋行為的實證分析與邏輯推演[J].世界經濟,2010:1-6

[2]王勇.大學畢業生工作搜尋村級策略的實證分析——基於勞動力供需偏好異質性耦合視角[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4:9

[3]肖幹.職業適應期大學生員工頻繁“跳槽”現象的調查分析與教育啟示[J].大學生研究,20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