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口頭禪領導力(1 / 2)

人生

作者:曉莊

“加油”、“GO!GO!”

看過電視劇《加油,金順》的人,很難不記住主人公金順的這句口頭禪。雖為平凡小人物,金順卻有著積極的心態。也正是這種積極的生活態度,不僅給她帶來了戰勝困難的勇氣,更使她收獲了愛情和事業的成功。

無論“隨便”、“不知道”,還是“太棒了”、“拚了”,大多數人都會不經意間形成自己的口頭禪。可是,知道嗎?這些看似沒什麼實質意義的詞語或短句常常在不經意間“出賣”你。日常脫口而出的口頭禪很,可能正表達著你的心理狀態和情緒。

在職場中,作為團隊主管,通常比普通員工承受著更多的壓力,更不要小看口頭禪的力量。一位心理專家曾說:“消極的口頭禪具有心理暗示作用,會在不經意間磨滅人的意誌。”相反,積極口頭禪,則會放大甚至激發人的潛能。

那麼,主管不妨多規避那些消極口頭禪,而多“引進”一些積極口頭禪吧。

“想當初”上司——姿態口頭禪

口述者:張子崢自我評價:積極進取的85後,我的主管是個父輩級的50後,他與大多數同齡人有著相仿的經曆,經曆了上山下鄉的蹉跎歲月。他做過工人,也在國企裏當過幹部,幾年前又下海進入了我們這家從事高科技的民營企業。我們雖然挺佩服他,但有時也特別糾結。

主管有一個特別愛用的口頭禪,就是張口閉口總愛說“想當初”。開始,大家聽聽還覺得很有教育意義,對自己也有一定的影響,然而聽得多了感覺這其中充滿了對我們晚輩的不滿,老覺得我們“不成器”似的。

於是,有的同事就對主管的態度隨聲附和,以表示上司的英明和能力;而有人就產生了逆反心理,一聽到“想當初”,就想方設法打岔,甚至趕緊找理由就走……大家都不約而同地給主管起了個外號——想當初。

生在如今,作為年輕人,我們所麵臨的壓力與境遇跟過去不同,我們更需要領導的肯定和溝通,而不是聽他講太多“想當初”。畢竟,這樣讓人感覺他總是活在過去,這實在讓人乏味和掃興。

上司心語:

像我這樣從艱苦歲月走過來的人,總是感覺到一切都要珍惜,總是覺得一切都來之不易。於是,在與年輕人的交流中,難免會提起“當初”。尤其是我給新員工進行培訓時,常常會拿我們過去的事例去鞭策他們。

反思一下自己,常把“想當初”掛在嘴邊,難免會讓人感覺我這人裹足不前、思想保守,完全可以理解。看來,我真得改改了。作為上司,要積極地去理解職場新新人類和這個時代的精神,這才是主流。相信如果我把口頭禪改成“看你們的”,激勵效果會更好。

“不容樂觀”上司——性格口頭禪

口述者:潘奕陽自我評價:積極樂觀、以工作為樂趣的人

我的上司是個有著嚴重悲觀主義情結的人,他的口頭禪就是“不容樂觀”、“弄不好”、“沒那麼簡單”。在與他的合作中,無論是計劃還是提案,他都會與你探討得異常仔細,而最後會依然拋給你一句“不容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