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P1.CN:精英版“中國Facebook”(1 / 2)

運營

作者:鄧純雅

作為一家隻針對精英階層的社交平台,P1似乎顯得有點另類和神秘。但其精準的定位、嚴格的入會製度和豐富的線下活動,正強烈吸引著中國新貴們的眼球,由此而帶來的品牌效應和商業回報將在未來5年有著驚人的增長!

潘瀅撫了一下肩上的長發,重新調整了墨鏡的位置,她微笑著朝四周的夥伴一一舉杯。26度的室溫,香檳的味道輕輕飄散,她回頭向CEO王宇淡淡一笑,然後大聲說道:“Show Time。”其實這個慶功會已經醞釀很久了,隨著高腳杯清脆的撞擊聲傳來,誰都可以看出此刻她和王宇——P1的共同創始人,心情已隨著香檳的泡沫漂浮起來。三年來的艱苦創業隨著上海分部的啟動,終於開始了真正的大躍進,而每個月超過200多萬的廣告額,以及網站如今高達100萬的入會成員,一線城市高端社交平台中超過35%的驚人市場占有率,已經令這對創業夥伴初嚐成功的滋味。

值得一提的是,在5月末落下的P1上海開幕活動上,超過5000名社會名流和網站會員出席,眾多世界名牌的鼎力相助,讓一場點綴著豪車和先鋒設計以及品質生活的特別派對,得以隆重登場,也讓P1再次名聲大噪。潘瀅臉上洋溢著興奮:“是的,如果說三年前,我真的不敢相信自己的夢想會變成現實!”

網聚最卓越的人

說到創業,曾經分別在普華永道和愛立信下屬企業工作過的潘瀅和王宇,似乎都並沒有太多的經驗。作為標準的80後一代,有海外留學背景,也有不錯的家庭環境,但談到創業,用潘瀅的話說:“真的有點偶然。”

在瑞典求學時期,他們一早接觸到了國外的社交網絡,並且深深為之著迷,而隨著Facebook在全球的爆紅,他們感到了內心的觸動。“我們其實最初不是想到了盈利,而是覺得中國沒有這樣的一個私密的精英社交平台。而這些人群的要求和愛好,我們比較了解,我們覺得就想嚐試做出一個來。”王宇表示。與很多社交網站不同的是,P1也許最類似於Facebook的誕生,就是一群朋友需要一個好用的網站,而堪稱圈子裏“技術天才”的他當然會躍躍欲試。

實際上,正如之前一些國外媒體報道的那樣,P1是將一個城中的高端私密俱樂部搬到了網上。對於這樣的描述,負責市場和品牌推廣的潘瀅並不排斥,但她覺得確切的定義,應如他們口號說的那樣——“連接卓越不凡”。“我覺得用一個更加精確的數字5%來定義更合適,我們主要針對的是中國社會5%的精英人群,而不是一個無限開放的社會化平台,我們要的就是精準的定位!”潘瀅解釋到。

蘭博基尼跑車、魚子醬麵霜、名牌時裝、遊艇派對、高檔餐廳,這些名詞背後,是中國近8年以來不斷湧現的新貴階層所定義的全新生活方式。“他們對品質和品牌的要求很高,也希望獲得更多的商業成功和人生提升,我們所鍛造的正是這樣一種優質的網絡平台,他們可以放心交往朋友展示自我!”王宇強調。

當然要做到精準化和私密化,也就意味著P1和時下所有的社交網站相比,最重要的工作變成了挖掘和審批入會成員。潘瀅表示:目前的入會方式共有三種,就是現有高端會員作為大使來邀請自己朋友入會,一般的普通會員也可以推薦自己認為不錯的人選,而最有趣也是影響最大的,則是“P1街拍邀請製”。據兩位創始人介紹,在全國各地已有的8個城市中,P1的簽約攝影師數量高達近600N,依靠無限延展的朋友網絡和品牌推薦,這些攝影師可以自由出入城中最時尚也最隆重的各類活動。他們會在其中拍攝挑選合適入會的人士,然後彙總資料到網站後端,再進行P1最終的篩選。

不過這種看似新奇還有些另類的入會方式,並非P1所首創。在北歐國家的社交網站中早些年已經開始了這種更為貼近終端的推薦入會製度,這與Facebook創建的初衷十分類似。畢竟麵孔是我們對於他人的最初也是最深刻的印象。如果僅僅采取傳統的網絡社交方式,我們真的很難判斷電腦一端那個陌生的IP地址所代表的對象,是我們真心想交往的朋友還是避走不及的誤會人選。

“這對我們這樣平台網站真的很重要。畢竟談論到商業模式,我們很大一部分的收入也要依靠線下活動的支持,所以我們借由各種先進的手段來保證人會認識的水平和資質,由此保持一定的會員標準。”王宇認為,P1所追求和渴望複製的正是Facebook的商業模式本質——“一切數字化”。即在社交網站之上建立精準的數字平台,可以讓內部管理和外部市場拓展都有精準的數字化描述,而不像以往那樣隻是組建一個鬆散的人際關係部落。P1所要做到的也許正是很多高端平台夢寐以求的樂事,就是把握最關鍵的人脈——精英階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