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領導力:CA總裁王嘉廉的成功秘訣(3 / 3)

此外,成功的領導者應該讓其下屬明了每個階段的目標、具體任務與偉大抱負的關係,並能因人而異,把相應的具體工作分配到擁有不同才能的人手中,使他們各謀其位,在各自的崗位中發揮才幹。在困難時,領導者必須要有耐心、有勇氣,絕不放棄,這樣才能讓下屬於黑暗中看到一線光明,才會死心塌地追隨領導者戰鬥下去。

贏得擁戴者的首要任務就是:認同擁戴者,並找出他們的共同渴望。如果說領導人需要具備什麼特殊天賦,那就是感受他人的能力。通過了解擁戴者,傾聽他們的心聲,領導人就能夠說得出擁戴者的感覺,能夠站在對方的麵前,信心十足地說:“這就是我所聽到的你的願望;這就是你的需求與抱負,你的一切都能在我們共同的目標中獲得實現。”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領導人好比是高舉著一麵鏡子,將擁戴者心中最渴望的事,照給擁戴者自己看。當擁戴者看到鏡中的圖像時,他們會認出來並立刻受到吸引。

(五)征服力需要一點神秘感

假使領導者沒有任何神秘之處,讓下屬覺得他和普通人沒有什麼兩樣,就不會有“翻閱”他的興趣,更何況追隨呢?保留神秘感的最基本要求是保持適當距離,距離才產生美。讓他們始終猜不透你。也許你連續幾天占用所有的時間才做出了一份非常有水準的計劃,當下屬問及你如何做到時,微笑是最好的回答。這種笑而不答會使他們覺得你有一種特殊的才能,卻不知如何獲得。如果能取得這樣的效果,下屬就會甘願接受你的領導了。當然,在製造神秘感時,還要注意一個“度”的問題,如果不論大事小事,一味搞神秘化,就可能造成上下相疑,擾亂合作程序的結果。一般來說,在一些重要的、關係到生死存亡的問題上,領導者必須說清道明,來不得半點神秘,可在一些小事情,或者根本不必解釋也不影響大局的事情上,盡可放心地搞神秘計劃。該清楚則清楚,該神秘則神秘,雙管齊下,相得益彰,你的形象就會更高大,你的領導氣質就會吸引更多的人。

五、領導授權力修煉

所謂授權,就是領導者將一定的職權委授給下級去行使,使之擔負一定的領導職責。授權者對被授權者有指揮權、監督權;被授權者對授權者負有報告情況及完成任務之責。授權並不意味著領導者權力的喪失,而是權力的延伸。它使權力滲透到團隊的每一個角落並充分發揮作用。

(一)授權必須遵循的幾個準則

1.選擇靠得住的人。

這是授權的一條最根本的準則。授權不是利益分配,不是榮譽照顧,而是為了把事情辦好,因此要選擇思想品質靠得住的人,有事業心和責任心、有相應才能又精力充沛的人作為授權對象。

2.權責不分家。

授權者必須向被授權者明確交待所授事項的責任範圍、完成標準和權力範圍,讓他們清楚地知道自己有什麼樣的權力,有多大的權力,同時要承擔什麼樣的責任。

3.不越級授權,不授權力外之權。

授權不能隨便跨越層次,而隻能逐級進行,否則就會引起混亂。同時,授權隻能授自己職權範圍內的權力,而不能把別人的權力授給自己的下屬,否則就會引起更大範圍的混亂。

4.對受權者及時給予指導。

領導者對被授權者應給予必要的支持和指導,以防止在執行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偏差和延誤,幫助其解決可能產生的困難。

5.不輕易授予重大權力。

事關組織的發展方向、人員的任免等重大問題的能力,一般不輕易授給下屬。

(二)授權的技巧

1.把握授權的時機。

例如:當部下一個勁地請示工作、覺得百無聊賴或是要求調動工作時;當領導者自己感到時間不夠用,忙不過來,或是有事外出,準備離開工作崗位一段時間的時候,就應該授權了。至於授什麼權,授多少權,沒有一個絕對的標準。一般來說,除了領導者工作職責的核心或關鍵部分外,其他工作都可以授權;凡是下屬能夠同樣做好甚至能夠做得更快更好的工作,都可以授權。

2.將權力授給誰。

一般來說,選擇受權者,可按如下方法進行:

(1)這個人具有哪方麵的能力、特長和經驗?最適合承擔何種工作?

(2)他的品德如何?是否會做因私利而影響全局的事?是否有辦法抑製他的不良行為?

(3)能否最大限度地激發他的工作熱情和潛力?

(4)他目前擔負的工作與擬授權的哪些工作關係最為密切?

(5)這個人對哪項工作最關心、最感興趣?

(6)哪項工作對他最富有挑戰性?

在現實生活中,具有以下特點的人,往往是授權的理想人選:

● 大公無私的人。

● 不徇私情的人。

● 勇於創新的人。

● 善於團結協作的人。

● 善於獨立處理問題的人。

● 某些犯過偶然的、非本質性錯誤並渴求悔改的人。

3.舉行相應的授權儀式。

在多數情況下,在授權時,應舉行相應的儀式,如開會公布、授予委任狀等。這樣,既可當眾向被授權者傳遞一部分領導的影響力,以壯被授權者的聲威;又可以莊嚴的氣氛強化被授權者的使命感和責任感,使他們暗下決心履行職責;還能讓廣大下屬都知道授權的內容,以方便被授權者行使權力。

4.運用有效的監控方法。

為了保證授權後的正常運轉,領導者就要實施必要的監督與控製。對進度緩慢以致影響整體工作進度者予以促進;對工作方向偏離了既定目標者,予以糾正;對實踐中暴露出來的授權多寡不均、難易不均等問題,可隨時調整,以保證下屬有用武之地。應該指出的是,這裏講的監督與控製,絕不是讓領導者在授權之後又橫加指責、過分幹涉,隻是適當地糾偏、調控,以促進下屬工作協調發展。

(三)授權應注意的問題

(1)要謹防“反授權”。

(2)把握必要的權力。

領導者授出責權後,必須保留自己必要的權力和責任,防止有職無權。

一般來說,應把握住如下幾點:

———領導者應該保留對組織工作前途或該項工作任務結果的最後決策權。即當組織工作或該項工作的最後目標達成發生意見分歧、莫衷一是時,領導者要能夠正確綜合全局,進行最後決策。

———領導者要把握對直接下屬和關鍵部門的人事任免權,即組織人事權。有了這一點,就能保證領導機構的運轉正常和高效。

———領導者要保留對直接下屬之間相互關係的協調權。協調理順下屬之間關係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其他下屬所不能替代的。

(3)要防止授權失控、失衡。

所謂失控有兩層含義:一是權力授出後,領導者對於下級沒有約束力、修正權了;二是下級逐漸“翅膀硬了”,不聽命於上級,甚至出現了侵犯上級職權———即“越權”現象。

六、領導控權力修煉

權力是一種重要的力量。通過它,可以合法地運用他人的能力。有時候,它比自身所具有的能力更重要。雖然非權力性影響力更能體現領導力,但權力卻能使非權力性影響力更有效地發揮作用,如虎添翼。控權能力是領導者的必備能力之一。如果連自身擁有的權力都不能有效控製和運用,就談不上權力性影響力。

(一)贏得職權的技巧

作為領導者,要想把工作做好,就必須擁有職權,決不能“浪得虛名”,實無其權。所以,掌握贏得職權的藝術十分重要。

1.了解自己的職務所規定的權限,做到各在其位,各司其職。

隻有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職責所在,哪些事屬於自己的管轄範圍,哪些事不屬於,哪些事應要他人聯手管,才能做到心中有數,既不“失權”,也不“越權”。

2.要提高駕馭操縱決策係統的能力。

隻有不斷提高自身的領導素質,加強業務學習,並注意與上下級及時溝通情況,掌握信息,拉近與群眾的情感距離,才能在日常管理和決策當中遊刃有餘,樹立威信,才不會大權旁落。

3.提高用權能力。

上級越權的原因,有時是因為下級不會用權,導致權力流失;下級不聽“使喚”的原因,可能是因為上級決策不合理。因此,要想有職有權,就要在提高領導素質和能力上下功夫。

(二)樹立領導權威

權威與職權既有聯係,又有區別。職權是履行職務的法定權力,在職務範圍之外,就沒有了權力。而權威不同。它可以來自於職務,也可以來自於個人的非職務的影響力,即可以靠個人的品質、威望等影響力來獲得權威。領導者獲得權威,是十分重要的。倘若領導者發出命令,無人服從,或是即便服從,也是敷衍了事。這樣,工作就無法做好了。隻有擁有權威,才能有力量把被領導者集合在一起,凝聚成強大的力量,來實現領導目標。那麼,如何才能獲得權威呢?

1.應該做到的事。

(1)提高自身的素質。

(2)尊重他人。

(3)身為表率。

(4)求實務實。

(5)處事公正。

(6)自我調控。

2.應該避免的事。

(1)把責任推給下屬,把榮譽歸於自己。

(2)不搞內部團結。

(3)失信於部下。

(4)賦予“親信”特權。

(5)上下級缺少感情交流。

3.用權的藝術。

權力就如同一柄“雙刃劍”,用得好,則披荊斬棘,無往不利;用得不好,則傷人害己。那麼應如何趨利避害呢?

(1)慎之又慎,力求完善。領導者在運用權力之前,應該冷靜地分析、評估和預測運用權力後可能產生的效果。這就要求在決策時慎思慎行。最好先征求下屬意見,使決策得到廣泛認同。同時,對權力的運用要做好人員安排、物資準備、縱橫關係協調等工作,為鋪平道路。

(2)言必信,行必果。領導者講話越守信用,越能增強下屬的決心和信心。而下屬的決心越大、信心越足,其行動也就越有力。因此,領導者提出的主張、下達的指令都必須不折不扣地兌現,全力以赴地確保完成,不允許說了不做,定了不辦。辦不到的事,勉強辦的事,幹脆不辦。隻有這樣,才能令行禁止,大大增加領導者的影響力,從而為權力的暢通運行掃清障礙。

(3)有獎有懲。獎懲,既包括精神方麵的表揚與批評,也包括物質方麵的嘉獎與懲罰。二者的著眼點是一致的,相輔相成,共同保證權力的運行。多獎少懲,有利於調動積極性,但也不能隻獎不懲。對於重要的違章、違紀和錯誤,不懲罰也不批評,就不足以教育當事人,也不足以令他人信服。

(4)有張有弛。領導者在運用權力時,一方麵要通過剛性作風和嚴格要求,形成一定的“緊張度”;另一方麵又要運用柔性風格和寬容管理,滿足下屬的安全感和尊重感。領導者對工作進程的安排也應有張有弛,根據工作中心來組織高潮,在高潮階段掀起快節奏,讓下屬人員具有緊迫感,當高潮告一段落之後,又有意識地讓下屬人員放鬆,通過緩和節奏來調劑人們的精神和精力;鬆弛一段後,又下達新的指令,組織新的高潮。如此有急有緩、快慢相間地推進工作,以達到預期的工作目標。

(5)調節情感距離。衡量實際權力的大小,取決於部下對領導者權力的接受程度。領導者高高在上,熱衷於發號施令,甚至於以權壓人,就會引起部下的反感,於是權力運行就將受阻。隻有調節好與下屬的情感距離,感情息息相通,下屬才願意接受你的領導。

(6)合理授權與分權。有些領導終日瑣事纏身,忙忙碌碌,苦不堪言;下屬工作相互扯皮,互相推諉,效率低下。導致這種現象的一種重要原因是領導者沒有搞好權力分配,授權時沒有明確下屬的權限,所謂“分權”,也是權力分配的一種形式,是領導者為了更好地實現領導目標而借助他人或集體的力量去推動工作的進行。對下屬的力量必須科學使用,賦予明確的職責,才能達到預期的目標。

不論市場決定做什麼,如果我們能把企業合並起來取得規模,這就是一個好戰略。

———安迪·所羅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