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章 管人用人的學問(2)(2 / 3)

人們總是對把自己從死亡線上拉回來的醫生千恩萬謝,卻對那些勸告自己戒煙限酒的人怒目相向;人們總是對與自己共渡難關的人大加獎勵和讚揚,而對那些在危機發生之前建議自己“改曲煙囪、移開木柴”的人沒有任何表示。真正的領導者應懂得防患於未然。

被加熱的青蛙

生物學界有一項實驗,生物學家把一隻青蛙放在一個盛滿涼水的容器裏,然後在容器下用熱源給容器快速加溫,容器中的涼水在快速升溫後,青蛙會馬上從容器中跳出來。如果用熱源慢慢地給盛有青蛙的容器加溫,控製在每兩天升溫一度的狀態,那麼,即使水溫到了攝氏90度——雖然這時青蛙幾乎已經被煮熟了,它也不會主動從容器中跳出來。

缺乏競爭,沒有壓力,在一個一成不變的管理模式和舒適的工作環境中無憂無慮地工作,時間一久,這裏就變成了那個正在被加熱的容器,裏麵的員工則是那隻青蛙。從管理的角度講,領導者應該創造一個更有激情、員工的反應更敏銳的工作環境。表麵看來這也許影響團隊的穩定,但這樣的團隊才是最有效率的。每一個員工都有自尊心和自信心,其潛在心理都希望“站在比別人更優越的地位上”,或“自己被當成重要的人物”,從心理學上來說,這種潛在心理就是自我優越的欲望。有了這種欲望之後,員工才會努力成長,也就是說這種欲望是構成企業幹勁的基本元素。這種自我優越的欲望,在有特定的競爭對象存在時,其意識會特別鮮明。隻要能利用這種心理,並設立一個競爭的對象,讓對方知道競爭對象的存在,就一定能成功地激發起員工們的幹勁。

打開心鎖的鑰匙

一把結實的大鎖掛在大門上,一根鐵杆費了九牛二虎之力,還是無法把它撬開。

鑰匙來了,它瘦小的身子鑽進鎖孔,隻輕輕一轉大鎖就“啪”地一聲打開了。

鐵杆奇怪地問:

“為什麼我費了那麼大力氣也打不開,而你卻輕而易舉地就把它打開了呢?”

鑰匙笑了笑,回答說:

“因為我最……”

每個人的心都像上了鎖的大門,任你再粗的鐵棒也撬不開。唯有關懷,才能把自己變成一隻細膩的鑰匙,進入別人的心中,打開心鎖。打開了員工的心鎖,管理就成功了一大半。

真正高明的醫術

一位天下聞名的神醫能開膛破肚,起死回生,救人於危難之中。但他卻認為自己的能力不如二哥,因為二哥總能在病人大病初見端倪時發現並對症下藥。而二哥的醫術與大哥的比起來又差了一點,大哥總給健康人開藥方,保人一生健康。

最高明的醫生總是在疾病還沒有發生時,就已經將其消滅在萌芽之中了。預防比治療更重要,而對最高明的領導者來說也是如此。

無言的綠竹

一到春天,整個花園姹紫嫣紅,煞是美麗。花園裏種有一棵青翠的綠竹,攀附牆壁生長的牽牛花,以及豔麗的玫瑰花。牽牛花和玫瑰花天南地北聊天,牽牛花對玫瑰花說:“玫瑰妹妹,你看我的顏色,是多麼鮮豔美麗!哪像那棵綠竹,一點變化也沒有。”玫瑰花也湊起熱鬧說:“牽牛花姐姐,就是說嘛!你看我多麼芬芳,身材多麼婀娜多姿!哪像那棵綠竹,長的呆板乏味。”幾天後,一場狂風驟雨,吹得花園內殘花敗柳。牽牛花枝殘花萎,玫瑰花連根拔起七零八落,隻剩下不起眼的綠竹,即使經過風雨的摧折,仍然屹立不倒。

花朵的豔麗宜春日欣賞,綠竹的高節則在急風驟雨後更顯挺拔。但對於優秀人才,不能隻在需要他的時候才想起他。如果管理者用權力欺壓員工,就不是一個稱職的管理者,至少不是一個具有現代意識的管理者。“管理者最重要的事情是要用他的權力、他的專長、他的影響力來幫助員工成功。管理者不能讓自己手下的員工不斷失敗、不斷炒員工的魷魚”——這是惠普中國公司原副總裁吳建中曾說過的話。

鋤地

一個農民的兒子與父母一起在地裏鋤草,由於兒子平時沒有幹過農活,所以隻幹了一會兒,就不耐煩地問父親什麼時候才能休息。父親指著遠遠的壟頭說:“等鋤到地頭才能休息。”

兒子向地頭望望,又回頭看看已經完成的工作,泄氣地說:“那麼遠啊!”母親說:“其實不遠,看見地邊的小樹了嗎?等你鋤到第六棵小樹腳下就可以休息了。”兒子頓時來了精神,又認認真真地鋤起草來,不知不覺就到了第六棵小樹腳下。

別強迫自己對一項龐大的目標產生自信,因為這種強迫會使自信產生太多的“水分”,一遇到困難或時間太久就會動搖甚至坍塌。如果把大目標分成一個個小目標,就可以很自然地產生自信,這樣的自信才有利於目標的最終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