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會激勵才會有效率(4)(2 / 3)

傻瓜與智者

在一個城市裏,住著一個傻瓜,他為大家都把他看成傻瓜而感到苦惱。

有一天,一位專門為人解答人生困境的智者,來到這座城市,傻瓜便跑來向智者求助。

“你有什麼生命的困境呢?”智者問。

“我不喜歡別人把我看成傻瓜,請問有什麼方法可以讓別人把我看成是聰明人呢?”傻瓜說。

“這非常簡單,從現在開始,不管任何事情,你都給予最多最無理的批評,特別是對那些美好的事情加以批評。七天以後,大家都會認為你是聰明人了。”

“就這麼簡單嗎?那我該怎麼做呢?”

“例如,若有人說:‘今晚的月色很美!’你就立刻加以批評,直到別人相信月色對人生無用為止。若有人說:‘生命中最重要的是愛!’你也立刻加以批評,直到別人相信愛對人生一點也不重要。若有人說:‘這本書寫得很好!’你仍然立即加以批評,直到別人相信人生根本不需要書。所有的事都這樣,你懂了嗎?”

“懂了!懂了!”

傻瓜說:“但是隻要這麼簡單,人們就會相信我不是傻瓜嗎?”

“相信我!我會在這裏停留七天。七天之後你來,我保證別人不管你的內在是不是傻瓜,他們都會認為你是聰明人了。”

傻瓜於是就照智者教導的去做了,他不論聽到任何事情,總是立刻跳起來批評,把他所知道的所有非理性的字眼都傾吐出來,直到別人相信他才停止。

七天之後,傻瓜回來探望智者,他的後麵跟隨著一千多個門徒,對傻瓜畢恭畢敬,並且稱呼他為“大師”。

很多領導願意發表與下屬不同的見解,習慣於批評他人,以示自己的高明。而人們的焦點也永遠放在被批評的事情上,很少有人注意到那些批評的人是不是傻瓜,以至於傻瓜都有了追隨者。不想成為傻瓜或傻瓜追隨者,就要獨立思維,不在表麵的評論中打轉;要對團隊的成長,保持正向和喜悅的態度。

從另一方麵看,要想成為一個真正高明的管理者,你必須先是個不盲從的人。你心靈的完整性是不可侵犯的,當你放棄自己的立場,而想用別人的觀點去看一件事的時候,錯誤便造成了。

沒有獨立的思維方法、生活能力和自己的主見,那麼,管理就無從談起。隻有把別人的話當參考,按著自己的主張走,一切才處之泰然。

熊的蜂箱

熊和棕熊喜食蜂蜜,都以養蜂為生。它們各有一個蜂箱,養著同樣多的蜜蜂。有一天,它們決定比賽看誰的蜜蜂產的蜜多。

黑熊想,蜜的產量取決於蜜蜂每天對花的“訪問量”。於是它買來了一套測量蜜蜂訪問量的績效管理係統。這個由先進的計算技術支持的係統耗資不少,但也的確能準確記錄每隻蜜蜂每天的工作量。在它看來,蜜蜂所接觸的花的數量就是其工作量。在季度中期,它公布每隻蜜蜂的工作量;另外還設立了獎項,獎勵訪問量最高的蜜蜂。但它從不告訴蜜蜂們它是在與棕熊比賽,它隻是讓它的蜜蜂比賽訪問量。

棕熊與黑熊想的不一樣。它認為蜜蜂能產多少蜜,關鍵在於它們每天采回多少花蜜——花蜜越多,釀的蜂蜜也越多。於是它直截了當地告訴眾蜜蜂:它在和黑熊比賽,看誰的密蜂產的蜜多。它花了不多的錢買了一套績效管理係統,測量每隻蜜蜂每天采回花蜜的數量和整個蜂箱每天釀出蜂蜜的數量,並把測量結果張榜公布。它也設立了一套獎勵製度,重獎當月采花蜜最多的蜜蜂。如果一個月的蜜蜂總產量高於上個月,那麼所有蜜蜂都受到不同程度的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