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會激勵才會有效率(2)(1 / 3)

廚師指著鴨子說:“老板,你看我們家的鴨子不全是一條腿嗎?”

老板不信,便舉手拍掌,吵醒了鴨子。鴨子被驚醒後,都站了起來。

老板說:“鴨子不全是兩條腿嗎?”

廚師說:“對,對!不過,隻有鼓掌拍手,鴨子才會有兩條腿呀!”

肯定和讚揚是對別人行為的一種認同,是對對方價值的禮遇。隻有及時地對別人好的行為加以肯定和表揚,對方才會把這個行為保持下去,其他人才會以此為榜樣改變自己的行為。可是知易行難,當看到下屬好的行為時,你是不是總想到年終考核時給他高一點的分數呢?其實此時應該做的不是趕緊奔回辦公室在考核記錄中記下來,而是立即當麵給他以肯定和讚揚。我們總是在下屬麵前惜言如金,隻有他們犯了錯誤才指出並責令其改正,而對好的行為卻閉口不談。這對他們是不公平的。你的職責不僅僅是唱好“白臉”——糾正員工錯誤的行為,而且還要唱好“紅臉”——發現好的行為及時給予表揚。隻有紅白兼顧,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這則故事同時還告訴我們,當上司忘了給予我們表揚時應積極主動地爭取,而不是消極地改變好的行為或在私下裏抱怨,甚至辭職。有些時候上司可能沒有看見或忘了對你的好的行為給予表揚,這時你應該像那個廚師一樣積極地指出來並主動提出要求,這樣不僅會得到上司的賞識,而且還可能會得到更多的成長機會。

賣書

在富蘭克林報社前麵的商店裏,一位猶豫了將近一個小時的男人終於開口問店員了:“這本書多少錢?”

“1美元。”店員回答。

“1美元?”這人又問,“你能不能少要點?”

“它的價格就是1美元。”沒有別的回答。

這位顧客又看了一會兒,然後問:“富蘭克林先生在嗎?”

“在。”店員回答,“他在印刷室忙著呢。”

“那好,我要見見他。”這個人堅持一定要見富蘭克林。於是,富蘭克林就被找了出來。

這個人問:“富蘭克林先生,這本書你能出的最低價格是多少?”

“1美元25美分。”富蘭克林不假思索地回答。

“1美元25美分?你的店員剛才還說1美元一本呢!”

“這沒錯,”富蘭克林說,“但是,我情願倒給你1美元也不願意離開我的工作。”

這位顧客驚異了。他心想,算了,結束這場自己引起的談判吧,他說:“好,這樣,你說這本書最少要多少錢吧。”

“1美元50美分。”

“又變成1美元50美分?你剛才不還說1美元25美分嗎?”

“對。”富蘭克林冷冷地說,“我現在能出的最好價錢就是1美元50美分。”

這人默默地把錢放到櫃台上,拿起書出去了。

有一個也許不太確切但很形象的假設,說如果比爾·蓋茨碰見地上有一張50美元的鈔票,他不應該彎腰去撿,因為按照他創造財富的單位速度計算,這幾秒鍾創造的價值遠大於50美元。這裏想說明的是,不同的人其時間的價值是不一樣的。作為一個領導必須清楚自己的職責是什麼,如果在小事或本屬員工的工作上花費太多的時間,那就是對企業資源的極大浪費。世界總存在數以千計的不可控製的事物,從天氣到經濟狀況,會對你的管理活動產生積極的或消極的影響。你或許會反駁:“所有這些都更說明必須盡我所能來進行控製。”但是,如果你不能控製結果,難道你就能控製過程嗎?

當認識到自己不能控製以及這個世界實際是無法控製的時候,你就向成熟的管理邁出了第一大步。

滅頂之災

兩隻青蛙在覓食中,不小心掉進了路邊一隻牛奶罐裏,罐裏還有為數不多的牛奶,但是足以讓青蛙們體驗到什麼叫滅頂之災。

一隻青蛙想:完了,這麼高的一隻牛奶罐啊,我是永遠也出不去了!於是,它很快就沉了下去。

另一隻青蛙在看見同伴沉沒於牛奶中時,並沒有沮喪、放棄;而是不斷告誡自己:“上帝給了我堅強的意誌和發達的肌肉,我一定能夠跳出去。”

一次又一次奮起、跳躍——生命的力量與美麗展現在它每一次搏擊與奮鬥裏。

不知過了多久,它突然發現腳下粘稠的牛奶變得堅實起來。原來,它的反複踐踏和跳動,已經把液狀的牛奶變成了一塊奶酪!不懈的奮鬥和掙紮終於使它從牛奶罐裏跳了出來,重新回到綠色的池塘裏;而那隻沉沒的青蛙就永遠地留在了那塊奶酪裏,它做夢都沒有想到會有機會逃出險境。

當遭遇困難和失敗時,不要輕言放棄。隻要鼓足勇氣,堅定信念,朝著目標不懈努力就一定會柳暗花明,夢想成真。領導者不但自己要抱定這樣的工作信念,還要激勵隨自己“覓食”的所有青蛙,要像那隻持續跳躍的青蛙一樣,一旦不小心掉進奶罐或者其他什麼“罐”,隻有靠自己的努力才能克服困難,絕處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