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 創新職能(1)(2 / 3)

延遲評判原則是指為了保證與會者思想的自由發揮,保證與會者暢所欲言,會議的主持人應該避免當場對與會者提出的想法或方案進行評價,以免給與會者帶來疑慮和壓力,從而不利於創造性想法的提出。

以量求質的原則指的是在頭腦風暴法中,會議的宗旨應該是盡可能的讓大家在毫無拘束的環境中針對某一問題提出盡可能多的方案和想法,然後在會議產生的眾多想法中選出一個具有可行性、質量比較高的方案。

自由暢想原則指的是在會議的進行過程中,會議的主持人要盡可能營造出一種無拘束的、無壓力的環境,以保證與會者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從而產生盡可能多的想法。

綜合改善原則指的是在與會者暢所欲言的基礎上,引導大家相互啟發,以便集思廣益,產生出更多、更富創造力的想法。

限時限人原則是指由於創新的時效性要求,頭腦風暴法的實施也應該是有時間限製的,並且為了保證會議的效果,與會者的人數也應該是有限製的,一般以5~10人為宜,太多或太少的人都將難以達到預定的效果。因為人太少形成不了討論的熱烈氛圍,而人太多時間又有限的話則不能保證每個人都有發言機會。

②實施步驟。

準備。在頭腦風暴法的準備階段,會議主持人要做的事就是首先確定要用這種方法,然後做一些必要的準備。如確定會議的與會者、場地、時間、主題、流程等問題,同時還包括一些必需物品的準備,如會議要用的記錄本、錄音設備等。在這一階段,要注意的就是與會者的挑選問題,首先參與者不能太多或太少,一般5~10人為宜;其次與會者應該具有會議主題所要求的專業知識和相關技能;再次,與會者之間的知識結構、能力層次、身份地位不能相差太大,否則將可能影響會議的效果。

熱身。在會議開始之初,會議主持人應該致力於營造出一種輕鬆自如的環境,以免與會者感到壓抑和不自在,影響接下來的工作。因此這一階段,會議主持人可以視情況而定,可以講一些笑話活躍一下氛圍,也可以提出一些與會議主題無關但是能夠引起與會者思考的問題,如同賽前熱身一樣使與會者盡快進入一種興奮狀態。

介紹問題。當與會者已經進入了狀態,躍躍欲試時,會議主持人就可以介紹會議的主題或會議要解決的問題了。此時要注意的是,會議主持人在介紹問題時,應該避免帶有主觀性的解說和評價,更不能介紹自己的想法或傾向,以免對與會者形成引導或束縛作用,但是也必須保證所需的信息要介紹清楚。

提出並記錄構想。當會議主持人適時的介紹了會議所要討論和分析的問題後,與會者應針對主持人所介紹的問題紛紛提出自己的構想,並通過相互的討論和啟發,激發與會者進一步的思考,促進各種創新性構想的不斷湧現。應該注意的是,對與會者提出的各種構想不要妄加評論,以免打擊與會者的積極性。同時要注意培養自由平等的氛圍,以便與會者自由交流,自如地提出自己的構想。此時,會議的記錄者應該盡可能忠實的記錄下每一個構想,為後續的選擇做準備。

評價選擇構想。頭腦風暴的會議結束後,通常能夠收集到十幾到幾十個甚至上百個新想法,但是這些新想法需要進一步的篩選,僅有其中的一個或幾個好的創新性想法有可能被采納,進而被實施。新想法的篩選應有專門的創新領導小組或專門成立的評審專家組進行,在考慮組織各方麵的實際情況及創新目標的基礎上對各種新想法進行整理、分類、評價、補充、修改,最終篩選出具有可行性的創新構想以供組織選擇。

值得注意的是,頭腦風暴法強調的是自由聯想、自由發揮,鼓勵大家暢所欲言,禁止在會議進行中對與會者提出的想法進行評論和批評。而另一種創新方法叫做“反頭腦風暴法”,顧名思義,就是恰好與頭腦風暴法相反,通過在會議中大家相互批判和質疑來促進創新性想法的提出。其實施過程與頭腦風暴法類似,這裏就不再贅述。

(2)列舉法。列舉法包括缺點列舉法和希望列舉法,前者指的是通過將某一事物的缺點一一列舉出來,然後從如何克服這些缺點入手尋求創新的切入點;而後者指的是首先把對某一事物的希望,即心目中這一事物的理想狀態一一列舉出來,然後從如何實現這些希望入手來實現創新。

①缺點列舉法。缺點列舉法的實質是將現存事物的缺點轉化為創新的著眼點,因此這種創新方法實施的第一步是盡力去尋找事物現存形態的缺點和不足,並將其一一列舉出來,然後對之進行逐一分析,最終找出克服這些缺點和不足的創新構想。例如旅行箱常有因裝滿了行李而導致重量過重不利於搬動、旅行結束時旅行箱放置於家中又占空間、因是批量生產可能導致辨識困難等缺點,因而我們就可以在這些缺點的基礎上有針對性的加以改進,比如給旅行箱裝上輪子、設計成可折疊的、生產個性化的旅行箱等等。

②希望列舉法。希望列舉法的實質是將人們心目中某一事物的理想狀態作為創新的目標,是從積極大膽的想象出發,把對事物的希望和要求都列舉出來,然後通過分析和探索實現這些希望的創新構想來實現創新。例如談到汽車,我們可以說我們的希望是汽車可以自動駕駛;可以不用油而改用水以便更環保;體積日益縮小而容積能夠擴大,以便減少所占空間的同時滿足載人載物的需要;重量最好變輕,以便路況不好時能夠提著走;最好能夠折疊後隨身帶著,以免抵達目的地時找不到停車場;能夠在需要時變為小型飛機以免堵車;車身顏色能夠像變色龍一樣隨周圍環境而改變或隨駕車人的心情而改變;速度更快的同時也更安全……這些人們心目中汽車的理想狀態有些看起來會顯得荒誕因而看似不可能實現,但是其中卻可能蘊含著未來的創新方向。我們應該記住:人類發明創造的潛力是無窮的,現在的汽車就正在向這種理想狀態靠攏。

(3)奧斯本核檢表法。任何一項創新的起點都是創新性想法的提出。因此,如何促進創新性想法的產生是創新成功與否的關鍵。而激發人們產生想法的有效途徑之一就是問問題,通過問題來促進人們思考,所以奧斯本核檢表法就是通過問題的方式引導人們去思考,進而促進創新性想法的提出,從中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①實施。奧斯本核檢表法也是一個比較有效的鍛煉思維的方法,除了在組織創新中用以激發創新性思維之外,日常生活中也可以用來鍛煉個人的創造力和創新思維能力。使用奧斯本核檢表法激發創新性想法時可以從以下九個方麵著手:

能否他用。現有的事物有無他用;保持不變能否擴大用途;稍加改變有無其他用途。比如在生活中我們常用的水杯,不改變其形態的情況下,除了喝水之外,還可以用來養水生花卉,做筆筒,加個蓋就可以做成個密封罐……

能否借用。現有事物能否借用別的經驗;能否模仿別的東西;過去有無類似的發明創造或創新;現有成果能否引入其他創新性設想,例如現代科技中的仿生學。

能否改變。現有事物能否做些改變,如意義、顏色、聲音、味道、式樣、花色、品種、改變後效果如何?例如改變傘的外形,使之收起來時像個酒瓶或水杯,又如將音箱做成娃娃的形狀,發揮擴音及裝飾的兩重功效。

能否擴大。現有事物可否擴大應用範圍;能否增加使用功能;能否增加另一部件;能否擴大或增加高度、強度、壽命、價值。

能否縮小。現有事物能否減少、縮小或省略某些部分;能否濃縮化;能否微型化;能否短點、輕點、壓縮、分割、簡略。例如現在流行的移動電視,在已知人們對電視的依賴性基礎上,通過將原本不能隨意移動的電視縮小,成為便攜式的掌上電視。

能否代用。現有事物能否用其他材料、元件;能否用其他原理、方法、工藝;能否用其他結構、動力、設備。例如用不鏽鋼生產鍋碗瓢盆,代替了原來的生鐵或塑料,使之更加堅固耐用。

能否調整。能否調整已知布局;能否調整既定程序;能否調整日程計劃;能否調整規格;能否調整因果關係。例如,以往生產企業總是在生產出某一產品後再做宣傳,而現在有些企業會別出心裁,另辟蹊徑,在產品尚未問世時就開始宣傳推廣,從而產生一種“饑餓效應”,使產品一上市就取得了較好的銷售業績。

能夠顛倒。能否從相反方向考慮;作用能否顛倒;位置能否顛倒。例如參觀野生動物園時,為了觀察到動物在野生狀態下的行為,我們可以一改以往把動物裝進籠子的做法,而將作為觀察者的人裝進籠子。

能否組合。現有事物能否組合;能否原理組合、方案組合、功能組合;能否形狀組合、材料組合、部件組合。比如現在流行的那種後麵帶把手的多用童車,就是因為有位兒童商品生產商偶然看見一個家長一手抱孩子,一手拿著一輛兒童的小三輪車,從而意識到這是因為孩子騎車騎累了才要大人抱,因而想到把坐式推車和三輪童車組合起來,在小三輪童車上加了一個推把,就成了現在常用的兒童車,既滿足了兒童騎車的需要又方便家長推動。

核檢表法是一種通過從不同方麵提出問題,繼而引導人們去思考並解決問題的創新方法,具有較強的啟發性。由於提出各種各樣的新問題本身就是一種創新,所以這種方法能夠引導多向發散的思考,使人的思維角度、思維目標更加豐富。同時由於問題提出之後就給創新活動提供了基本的思路,因此可以使創新者有的放矢的朝指引方向努力,從而促使創新盡快的實現。

(4)逆向思考法。線性思維是人們的習慣性思維模式,人們由因自然的想到果,由一自然的想到二。習慣性思維的產生在實際生活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如看到水杯我們就會自然的知道那是用來喝水的,看到風扇自然的就會想到那是用來消暑的,看到小孩子不愛學習自然的就會想到他的學習成績不好等等。然而也正是這種習以為常,常常容易養成人們的思維惰性,不去思考生活中習以為常的東西是否還可以有其他的形態或用途,而束縛人們的思路,成為人們創新活動的阻礙。因此,如果我們在看到慣常的事物,遇到平常的情況時能夠多一些敏感和思考,甚至把問題加以顛倒,反向探求,也許就會出現另一個完全不同的狀況。

逆向思考法是一種獨特的思維方式,正是通過突破思維定勢的束縛而激發創造靈感的。因此,無論是在改進或創造某一具體事物,還是在改進某一程序、做出某一決策的過程中都可以發揮極為重要的作用。在運用逆向思考法進行的創新過程中,我們可以把創新的最終目標作為研究的出發點,沿著“果—因”“未來—現在”的方向,通過反求的方法來尋找創新的可能方法和思路。由於此方法切入點較為特殊,因而常常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5)形態分析法。形態分析法又稱形態方格法,是一種係統分析的方法。這種方法是將要解決的問題或要創新的事物視為一個係統,將其中各組成部分或影響因素視為一個個子係統,然後不斷對其進行分解,直至分解成一個個不能細分的基本要素。通過對這些基本要素進行重新排列組合,從而得出許多不同的組合方案,再逐一進行分析和考量,最終選定最合理最具可行性的方案。

①具體實施步驟如下所述。

明確所要解決的問題即創新的目標。例如想開一家門店做生意。

基本要素分析。確定創新目標的各組成部分、各影響因素。如新門店的地理位置、經營內容、店麵規模、目標客戶等。

分析各要素的所有組合形態。列出創新目標的各影響因素後,對之進行自由組合。僅以地理位置與店麵規模這兩個因素為例,如新門店開在遠離市中心的位置,店麵規模可以較大也可以較小;新門店開在經濟發達的商業區,則店麵規模也一樣可以有不同選擇……而這些不同的選擇就是一個個的可供選擇的方案。

繪製方格並列出可能構想。將一個個獨立要素及其可能性形態排列成矩陣形式,並對它們進行任意組合,形成許多不同的可能構想。例如想開一家門店做生意,僅考慮經營內容與地理位置這兩個因素,就可以形成不同組合形式。

每個方格,就代表一種可供選擇的方案,如A方格表示在農村地區開的百貨店,B方格表示在郊區開服裝店,以此類推。同時,由於本圖中隻涉及地理位置和經營內容兩個基本因素,所以隻用了二維方格圖。但是在創新過程中,當創新所涉及的基本因素較多時,就可以采用多維立體的方格圖來組合創新方案。

評價、選擇最合理的方案。根據組織的實際情況及預期目標對羅列出的所有可能的組合進行逐一考量和分析,最終選定出較為合適的組合構想,可對之進行進一步的明確和改進,從而形成一個最佳方案。

②形態分析法的特點是具有形式化的性質。它需要的主要不是創新者的直覺和想象,而是依靠創新者的相關知識背景和理性分析,不僅適用於發明創造、對某一現存事物進行改進,同時也更適用於管理決策,因而具有較高的實用價值。

應該注意的是,上述幾種創新方法並不是相互獨立的,多數情況下可以結合起來使用,這樣效果可能更加明顯。如使用核檢表法時可以結合頭腦風暴法使用,通過多人之間的相互激勵,從而可能產生更多、更好的創新構想。另外,除了上述介紹的幾種經典的創新方法外,還有類比法、移植法、綜攝法以及美國陸軍部提出的5W1H法、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的6W2H法等創新方法,在培養創新性思維、激發創新性構想方麵也非常有效,由於篇幅所限,這裏就不再一一列舉。

2.創新的基礎條件

從上述主要創新的方法中我們可以看出,無論采用哪一種方法,有沒有創造性思維,能不能激發出人的創造性思維總是創新是否能成功的決定性因素之一。既然創新性思維對於創新而言有如此巨大的意義,那麼如何培養和激發人們的創新性思維就成了一個重要的問題。除去人們自身的思維習慣和思維定勢是創新路上的第一道障礙之外,對於一個組織而言,也同樣具有一些不利於創新的障礙。如何破除或能否破除這些障礙,為創新提供必須的創造性的新想法就成了我們必須麵對的一道難題,那麼到底什麼情況下組織中的人們才會產生創造性的想法,或者什麼情況會促進或激發人們的創新欲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