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組織職能(2)(2 / 3)

③棒球隊型。這種組織是冒險家和革新家的天堂。這種公司從不同年齡和經驗的人中尋求有才能的人。公司根據員工產出狀況付給他們報酬。在會計、法律、投資銀行、谘詢、廣告、軟件開發、生物研究等領域,這種組織文化比較普遍。

④堡壘型。棒球隊型組織重視創造發明,而堡壘型組織則著眼於組織的生存。這類組織工作安全保障不足,但對於喜歡流動性挑戰的人來說,它不失為一個好的選擇。他認為,堡壘型組織通常包括傳統的大型零售店、林業產品公司等。

(2)權力導向型、角色導向型、任務導向型和個人導向型。英國當代著名的管理大師查爾斯·漢迪對組織文化做了深入研究,並將組織文化劃分為四種類型。

①權力導向型。這種組織文化的主要特征是:在組織中強調以權力為中心,強調個人的力量,組織的發展取決於處於中心地位的人物。

②角色導向型。這種組織文化注重組織中的官階和等級,它的著重點在於程序、條例和規章,對角色的要求十分明確。

③任務導向型。這種組織文化強調團體的責任,有很大程度上的靈活性和自主性,其工作環境有利於發揮創造力。

④個人導向型。這種組織文化往往適用於培養個人的能力、加速個人的成長和滿足個人的需要。

5.4.3 組織文化的功能

組織文化一旦形成,就會成為約束組織成員行為的非正式控製規則,而使組織成員放棄一些不適合組織期望的行為和利益取向。由於受到組織文化的熏陶,組織成員擁有相同的價值觀和道德觀,這樣,組織內的人際關係將更加融洽,組織的各種矛盾將得到緩解,組織文化表現出凝聚、規範、激勵等作用。

1.導向功能

組織文化一旦形成,就會產生一種定勢,這種定勢會自然而然地把職工引導到組織目標上來。組織提倡什麼、抑製什麼、摒棄什麼,員工的注意力也就轉向什麼。當組織文化在整個組織內成為一種強力文化時,其對員工的影響力也就變大,員工也就能為實現組織目標和自身價值而努力工作。

2.凝聚功能

組織文化的形成,可以增強組織的凝聚力。組織文化以各種微妙的方式溝通人們的思想感情,融合人們的觀念意識,把組織成員的行為動機引導到組織目標上來。通過員工的切身感受,產生對本職工作的自豪感、使命感、歸屬感,從而使組織產生強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使組織成員樂於參與組織事務,發揮各自的潛能,共同為組織目標的實現而努力。

3.約束功能

組織文化的約束功能是指組織文化對每個組織成員的思想、心理和行為具有約束和規範的作用。組織文化對組織成員的約束是一種軟約束,這種約束來自於組織文化氛圍、團隊行為準則和道德規範等內容。它不同於外部強製機製,而是通過內省過程,讓員工產生自律意識,心甘情願地去接受無形的、非正式的和不成文的行為準則,並按價值觀的指導進行自我管理和控製。

4.激勵功能

組織文化具有使組織成員從內心產生一種高昂情緒和奮發進取精神的效應。組織文化以理解人、尊重人、合理滿足人們的各種需要為手段,以調動廣大員工的積極性、創造性為目的。通過組織文化建設,創造良好的、安定的工作環境,和諧的人際關係,造就尊重關懷下屬的領導,不斷創造進步的機會、合理的福利待遇、合理的工作時間,在有條件的情況下盡量滿足廣大職工的需求,從而激發職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5.輻射功能

組織文化不僅對組織內部產生強烈的影響,通過自己的產品和員工的傳播,也會把自己的經營理念、組織精神和組織形象昭示於社會,有的還會對社會產生強烈的影響。一方麵,組織文化可以樹立組織在公眾中的良好形象;另一方麵,優秀的組織文化,如組織精神、職業道德、經營管理思想、價值準則等會對全社會心理產生影響,推動社會文化的良性發展,起到以點帶麵的輻射作用。

5.4.4 組織文化的建設

組織文化是組織必備的一項戰略武器。組織文化並非擺設,也非裝飾品,它的塑造和建設是一項十分艱巨而複雜的係統工程。任何能撼動人心的東西均非朝夕之功,而是應該於細微處提煉精神,於煩瑣中提取精華,積年累月形成的。組織文化的建設重在全員參與和整體互動。隻有大家的共同參與,員工才有強烈的責任感與使命感。讓員工參與的過程中體會不同的感受,通過交融,形成共同的價值觀,使員工朝著組織所導向的目標不斷努力。

目前,多數單位的管理者對組織文化物質層麵比較重視,對製度層麵相對熟悉,而對精神層麵的關注程度相對較低,並且深層研究不夠。總體來看,多數單位的組織文化建設尚處於基本形成和醞釀探索階段。組織文化的建設要在借鑒一些優秀組織文化的基礎上,根據自己組織的實際情況,遵循一定的基本原則,按照具體的步驟來進行。

1.領導者以身作則

領導者在組織文化建設中擔當著培育者、倡導者、組織者、指導者和示範者的角色。領導者在倡導和推行新觀念及行為方式時,不能單純憑自己作為領導者所擁有的法定權和強製權,而要靠自身的影響力,靠自己所具備的人格力量、知識專長、經營能力、優良作風和領導藝術以及對新組織文化的身體力行,率先垂範,去持久地影響和帶動員工,使員工看到這種新觀念和新行為方式能給組織帶來發展,給員工個人帶來更大的利益。因此,各級管理者的特質、個人魅力、工作風格等均會對組織文化建設產生重大影響。

另外,領導者要注重對職工的理想信念塑造、動機鼓舞、智能激發以及個性化關懷,使職工組織目標具有認同感,並牢固樹立以組織為家的理念;領導者要鼓勵、支持員工的創新行為,組織員工經常針對單位的目標、前景,以及如何應對挑戰開展討論,視挑戰為機遇,而不是威脅。

2.加強員工教育培訓

全麵加強員工的素質教育,既要提高文化素質,又要提高思想素質,尤其要加強政治思想教育、職業道德教育及提高業務水平教育。廣泛開展員工職業道德和提高業務水平教育,規範員工行為,是組織文化建設的一項重要工作。要切實把職業道德和業務水平教育作為提高員工隊伍素質,加強組織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要不斷探索新的工作規律、新的教育方式、新的活動載體,例如出外培訓、聯歡、旅遊等,努力使員工培訓工作更加生動活潑、豐富多彩、紮實有效。通過培訓,為員工提供交流溝通的機會,提高自身素質的平台,讓員工了解組織文化的精髓,認識其重要性,培養員工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增加員工對組織文化的認同感和組織歸屬感及忠誠度,使員工將個人的前途與組織的發展聯係在一起,使員工的個人價值得到充分的體現,從而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和積極性。

3.注重廣泛傳播與宣傳

在組織文化建設中,領導者應該運用一切輿論工具,比如廣播、閉路電視、報紙、板報、報告會、研討會等多種形式,大力宣傳組織文化。可以通過公開表彰一批在各個崗位上的優秀人才,也可以開展向社會上的英雄模範學習活動,員工自然會以他們為榜樣,繼而會產生模仿先進人物的心理。領導者通過廣泛宣傳與表彰活動,在組織內掀起學先進、趕先進、超先進的熱潮;同時,領導者也要抨擊歪風邪氣,及時批評或懲罰與組織文化相背離的思想和行為,抑製不良行為的重複出現。通過組織文化的認同和實踐過程,對內可以凝聚組織的集體精神,對外可以向公眾展示組織的良好形象。

4.製訂完善行為規範

組織製度文化是組織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組織文化得以貫徹的保證。組織為了保持規範、高效的運轉,有必要為其員工製訂出具體的行為規範和規章製度,包括日常管理製度、薪酬製度、考核製度、培訓製度、激勵製度等內容。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如果隻是從口號上鼓勵員工為組織奉獻,而缺失製度保障,這種鼓勵就會成為一種形式,最終將會被淘汰。因此,組織應該強化製度建設,比如嚴格按照員工的績效來核定其薪酬水平,誰做的多、對組織貢獻大,誰獲得的報酬就豐厚,這遠比單純的喊口號、貼標語鼓勵員工奉獻有效率,也最能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提高員工的工作效率,從而促進管理效率的提高。

5.重視文化設施建設

不可否認的是,組織的視覺形象非常重要,這需要通過外在的文化設施建設來體現。外在的文化設施是人為選擇和營造的,久而久之,它便成為組織觀念的載體,比如組織標識是組織的象征,它應該有明確的思想內涵;組織的生產、科研技術是否先進一流,設施是自製還是外購,都折射出該組織的經營理念和發展模式。同時,外在的文化設施還具有教化功能,因為人們的行為在一定程度上是環境教化的產物。組織的文化設施建設主要包括:規範組織各類簡稱及組織標準字;規範組織標識、專用字體、組織造型;設計並規範組織徽章、旗幟、臂章、胸牌、名片、工作證等。

5.5 人力資源管理

競爭激烈的當代社會,人在組織中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重要。正如《人才解決方案》的作者古柏曼所說:“在許多快速發展的經濟實體中,資金和技術容易得到,而好的人才卻不那麼容易獲得。那些懂得如何吸引、挑選、配置和開發人才的公司最終將獲得競爭優勢。”成功的組織特別擅長把不同的人組織到一起而達到一個共同的目標,這就是人力資源管理的本質。

5.5.1 人力資源管理概述

1.人力資源的含義

人力包括體質、智力、知識、技能四個部分,這四個部分經過不同組合,就形成了豐富的人力資源。實際上,隻要一個人有勞動能力並願意勞動,那麼這個人就是人力。此外,我們把人力解釋為“有勞動能力和勞動願望的人。”

人力資源是生產活動中最活躍的因素,也是最重要的資源,被經濟學家稱為第一資源。人力資源的廣義概念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具有為社會創造物質、精神和文化財富的、從事智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的人口的總稱。它強調人具有的勞動能力,即使是潛在的(如超過法定勞動年齡和未達到法定勞動年齡)的人也應包含進去。簡單地說,人力資源是在一定的時間和空間條件下,現實和潛在的勞動力的數量和質量的總和。而狹義人力資源從“力”出發,認為是勞動力資源。

人力資源的基本特征包括以下幾點。

(1)社會性。人力資源隻有在一定的社會環境中才能形成、發展和產生作用。

(2)能動性。人力資源在經濟活動中具有主導作用,總是處在發起、組織、操縱、控製地位;人力資源是唯一具有創造活動能力的資源。

(3)時效性。人力資源的形成和開發要具有一個時間過程;在生命的不同階段應具有不同的能力;人力資源所包含的知識、技能等具有時效性。

(4)持續性。人力資源可以多次開發。

2.人力資源管理的含義

人力資源管理,就是組織運用科學的管理方法,對組織的各階層、各類型的人員從招工、錄取、培訓、使用、調配直到退休的全過程的管理。人力資源管理使人力、物力經常保持最佳比例,同時對人的思想、心理和行為進行恰當的誘導、控製和協調,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使人盡其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以實現組織目標。

3.人力資源管理的職責

人力資源管理職責是指人力資源管理者需要承擔的責任和任務。加裏·德斯勒在他所著的《人力資源管理》一書中列舉一家大公司人力資源管理者在有效的人力資源管理方麵所負的責任,並描述為以下十大方麵。

(1)把合適的人配置到適當的工作崗位上。

(2)引導新雇員進入組織(熟悉環境)。

(3)培訓新雇員適應新的工作崗位。

(4)提高每位新雇員的工作績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