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107100
貸:應付票據――華豐廠737100
(3)發票賬單未到,貨款未付
材料已到並驗收入庫,但由於發票賬單等結算憑證未到,企業無法準確計算入庫材料的實際成本及銷售方代墊的采購費用,因此應於月末按材料的暫估價值,借記“原材料”賬戶,貸記“應付賬款――暫估應付款”賬戶。下月初用紅字作同樣的記賬憑證予以衝回,待結算憑證到達後,借記“原材料”、“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賬戶,貸記“銀行存款”、“其他貨幣資金”或“應付票據”等賬戶。
【例4.6】某公司2010年1月25日從外地利豐廠購進乙材料,2月25日結算憑證到達,價款10000元,增值稅稅額1700元,貨款以銀行存款支付。
1月31日結算憑證未到,按材料價款11000元估價入賬:
借:原材料――乙材料(暫估)11000
貸:應付賬款――暫估應付款11000
2月1日將估價入賬的材料以紅字衝回:
借:原材料――乙材料(暫估)
貸:應付賬款――暫估應付款
2月25日結算憑證到達,並支付貨款時:
借:原材料――乙材料10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1700
貸:銀行存款11700
4.采購中發生短缺和毀損
對於采購過程中發生的物資毀損、短缺等,除合理的損耗應當計入采購成本外,其他應區別不同情況進行會計處理:
(1)因供貨單位、外部運輸機構等責任造成的毀損和短缺,應將收回的物資短缺賠款或其他賠款,衝減所購物資的采購成本。
①供貨單位責任。如果尚未支付貨款,應按短缺的數量和發票金額填寫拒付理由書,向銀行辦理拒付手續;如果貨款已經支付,並已記入“在途物資”賬戶的情況下,在材料運達企業驗收入庫,發生短缺或毀損時,應根據有關的索賠憑證,借記“應付賬款”、“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紅字),貸記“在途物資”賬戶。
②運輸部門的責任。應根據有關的索賠憑證,借記“其他應收款”、“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紅字)賬戶,貸記“在途物資”賬戶。
(2)尚待查明原因的毀損、短缺。查明原因前,應借記“待處理財產損溢――待處理流動資產損溢”賬戶,貸記“原材料”、“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賬戶;待查明原因經批準後,如果是供應單位、運輸部門、保險公司和其他過失人負責賠償的損失,借記“應付賬款”、“其他應收款”等賬戶,貸記“待處理財產損溢――待處理流動資產損溢”賬戶;如果是其他無法收回的損失,經批準後,借記“管理費用”賬戶,貸記“待處理財產損溢――待處理流動資產損溢”賬戶。
(3)因遭受意外災害發生的損失。查明原因前,借記“待處理財產損溢――待處理流動資產損溢”賬戶,貸記“原材料”、“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賬戶;待查明原因經批準後,應將扣除殘料價值和過失人、保險公司賠償後的淨損失,借記“營業外支出――非常損失”賬戶,貸記“待處理財產損溢――待處理流動資產損溢”賬戶。
(二)自製原材料的核算
自製並已驗收入庫的原材料,以實際成本借記“原材料”科目,貸記“生產成本”科目。
【例4.7】甲企業生產車間本月加工完成A材料1200千克,已全部驗收入庫,實際成本為16000元。賬務處理如下:
借:原材料――A材料16000
貸:生產成本16000
(三)投資者投入原材料的核算
投資者投入的原材料,按投資合同或協議約定的價值,借記“原材料”賬戶,若該企業為一般納稅人,還應按增值稅專用發票上注明的增值稅稅額,借記“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賬戶,按其在注冊資本中所占有的份額,貸記“實收資本”(或“股本”)賬戶,按其差額,貸記“資本公積”賬戶。但在投資合同或協議約定價值不公允的情況下,應當按照該項原材料的公允價值進行計量。
三、實際成本法下原材料發出的核算
(一)存貨發出計量方法
由於采購時間、采購地點等的不同,企業購進同樣的存貨,其單位成本往往會不同。因此,企業應當根據各類存貨的實物流轉方式、企業管理的要求、存貨的性質等實際情況,合理地選擇發出存貨成本的計算方法,以便合理地確定當期發出存貨的實際成本。
根據《企業會計準則》的規定,企業在確定發出存貨的成本時,可以采用先進先出法、月末一次加權平均法、移動加權平均法和個別計價法四種方法。企業不得采用後進先出法確定發出存貨的成本。存貨發出計量方法一經確定後,不得隨意變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