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委托加工物資,委托其他單位加工的物資。
8.委托代銷商品,指企業委托其他單位代銷的商品。
二、存貨的計量
存貨的計量包括取得存貨的計量、發出存貨的計量和期末存貨的計量三種。
企業取得存貨應當按照成本進行計量。存貨成本包括采購成本、加工成本和其他成本。企業取得存貨的途徑不同,其成本構成內容也不同。
(一)外購存貨的成本
企業外購存貨主要包括原材料和商品。外購存貨的成本也稱存貨的采購成本,是指企業物資從采購到入庫前所發生的全部支出,包括購買價款、相關稅費和其他采購成本。
1.存貨的購買價款,是指企業購入的材料或商品的發票賬單上列明的價款,但不包括按規定可以抵扣的增值稅稅額。
2.存貨的相關稅費,是指企業購買、自製或委托加工存貨發生的進口關稅、消費稅、資源稅和不能抵扣的增值稅進項稅額等應計入存貨采購成本的稅費。
3.其他采購成本,是指外購存貨到達倉庫以前發生的倉儲費、包裝費、裝卸費、保險費、運輸途中的合理損耗、入庫前的挑選整理費用等。這些費用能分清負擔對象的,應直接計入存貨的采購成本;不能分清負擔對象的,應選擇合理的分配方法,分配計入有關存貨的采購成本,可按所購存貨的數量或采購價格比例進行分配。
商品流通企業在采購商品過程中發生的運輸費、裝卸費、保險費以及其他可歸屬於存貨采購成本的費用等進貨費用,應計入所購商品成本。商品流通企業采購商品的進貨費用金額較小的,可以在發生時直接計入當期銷售費用。
(二)自製存貨的成本
自製存貨的成本主要由采購成本、加工成本以及使存貨達到目前場所和狀態所發生的其他成本構成。其中存貨的加工成本是指存貨加工過程中發生的追加費用,包括直接人工以及按照一定方法分配的製造費用。存貨的其他成本,是指除采購成本、加工成本以外的,使存貨達到目前場所和狀態所發生的其他支出,如為特定客戶設計產品所發生的設計費用等。
(三)委托加工存貨的成本
委托加工存貨的成本以實際耗用的原材料或半成品以及加工費、運輸費、裝卸費和保險費等費用,以及按規定應計入成本的稅金,作為實際成本。
(四)接受投資存貨的成本
投資者投入的存貨,應當按照投資合同或協議約定的價值確定,但合同或協議約定價值不公允的除外。在投資合同或協議約定價值不公允的情況下,按照該項存貨的公允價值作為其入賬價值。
(五)通過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債務重組、企業合並等方式取得的存貨的成本
企業通過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債務重組、企業合並等方式取得的存貨,其成本應當分別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第7號――非貨幣性資產交換》、《企業會計準則第12號――債務重組》、《企業會計準則第20號――企業合並》等的規定確定。但是,該項存貨的後續計量和披露應當執行存貨準則的規定。
(六)盤盈存貨的計價
盤盈的存貨應按其重置成本作為入賬價值,並通過“待處理財產損溢”科目進行會計處理,按管理權限報經批準後衝減當期管理費用。
(七)不應列入存貨成本的費用
下列費用不應當計入存貨成本,而應當在其發生時計入當期損益:
1.非正常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及製造費用應計入當期損益,不得計入存貨成本。例如,企業超定額的廢品損失以及由於自然災害而發生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及製造費用,因為這些費用的發生無助於使該存貨達到目前場所和狀態,不應計入存貨成本,而應計入當期損益。
2.倉儲費用指企業在采購入庫後發生的儲存費用,應計入當期損益。但是,在生產過程中為達到下一個生產階段所必需的倉儲費用則應計入存貨成本。
3.不能歸屬於使存貨達到目前場所和狀態的其他支出,因不符合存貨的定義和確認條件,應在發生時計入當期損益,不得計入存貨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