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應收及預付款項(3 / 3)

【例3.19】甲企業的總務科核定的備用金定額為5000元,以現金撥付。作會計分錄如下:

借:其他應收款――備用金(總務科)5000

貸:庫存現金5000

總務科報銷日常管理支出4000元。作會計分錄如下:

借:管理費用4000

貸:庫存現金4000

年終,收回總務科備用金。作會計分錄如下:

借:庫存現金5000

貸:其他應收款――備用金(總務科)5000

(2)非定額備用金製。它是為了滿足臨時性需要而暫付給有關部門和個人現金,使用後實報實銷的製度。

【例3.20】甲企業采購員王剛外出預借差旅費2000元,以現金付訖。作會計分錄如下:

借:其他應收款――備用金(王剛)2000

貸:庫存現金2000

王剛出差歸來,報銷1800元,餘款退回現金200元。作會計分錄如下:

借:管理費用1800

庫存現金200

貸:其他應收款――備用金(王剛)2000

2.備用金以外的其他應收款的會計處理

企業發生備用金以外的其他應收款時,借記“其他應收款”科目,貸記“庫存現金”,“銀行存款”等科目。

【例3.21】甲企業以銀行存款代職工李紅墊付應由其個人負擔的醫藥費1000元,擬從工資中扣除。墊支時作會計分錄如下:

借:其他應收款――李紅1000

貸:銀行存款1000

扣款時作會計分錄如下:

借:應付職工薪酬1000

貸:其他應收款――李紅1000

【例3.22】甲公司租入包裝物一批,以銀行存款向出租方支付押金3000元。

借:其他應收款――押金3000

貸:銀行存款3000

五、壞賬損失的核算

(一)壞賬損失概述

1.壞賬損失的概念

壞賬是指企業無法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極小的應收款項。由於發生壞賬而產生的損失,稱為壞賬損失。

2.壞賬損失的確認

企業應當在期末對應收款項進行檢查,並預計可能產生的壞賬損失。對預計可能發生的壞賬損失計提壞賬準備。企業計提壞賬準備的方法由企業自行確定。企業應當製定計提壞賬準備的政策,明確計提的範圍、方法、賬齡的劃分和提取比例,按照管理權限,經股東大會或董事會,或經理(廠長)會議等類似機構批準,按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報有關各方備案,並備置於企業所在地,以供投資者查閱。壞賬準備計提方法一經確定,不得隨意變更,如需變更,仍需按上述程序,經批準後報送有關各方備案,並在會計報表附注中予以說明。

企業確認壞賬時,應遵循財務報告的目標和會計核算的基本原則,具體分析各應收款項的特性、金額的大小、信用期限、債務人的信譽和當時的經營情況等因素。一般來講,企業的應收款項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應確認為壞賬:

(1)債務人死亡,以其遺產清償後仍然無法收回;

(2)債務人破產,以其資產清償後仍然無法收回;

(3)債務人較長時間內未能履行償債義務,並有足夠證據表明無法收回或者收回可能性很小。

另外,除有確鑿證據表明該項應收款項不能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不大外(如債務單位已撤銷、破產、資不抵債、現金流量嚴重不足、發生嚴重的自然災害等導致停產而在短時間內無法償付債務等),下列情況不能全額計提壞賬準備:

(1)當年發生的應收款項;

(2)計劃對應收款項進行重組;

(3)與關聯方發生的應收款項;

(4)其他已逾期但無確鑿證據表明不能收回的應收款項。

注意:確認為壞賬的應收賬款,並不意味企業放棄了對其追索權,一旦重新收回,應及時入賬。

(二)壞賬損失的核算

壞賬損失的核算方法一般有兩種:直接轉銷法和備抵法。在我國會計實務中,對壞賬損失的核算采用備抵法。

1.備抵法的概念

備抵法是指采用一定的方法按期估計壞賬損失,計入當期費用,同時建立壞賬準備,當某一應收款項全部或部分被確認為壞賬時,應根據其金額衝減壞賬準備,同時轉銷相應的應收款項的一種方法。

在備抵法下,企業應設置“壞賬準備”賬戶,該賬戶的貸方登記當期提取的壞賬準備金額以及收回前期已確認並核銷的壞賬金額,借方登記實際發生的壞賬損失金額和衝減多提的壞賬準備金額,期末餘額一般在貸方,反映企業已經提取但尚未轉銷的壞賬準備金額。本科目應按應收款項的類別進行明細核算。

2.壞賬準備金額的計算

采用備抵法,壞賬準備可按下列公式計算:

當期應提取的壞賬準備=當期按應收款項計算應提壞賬準備金額-“壞賬準備”科目的貸方餘額(或+“壞賬準備”科目的借方餘額)

當期按應收款項計算應提壞賬準備金額=本期“應收賬款”等應收款項科目的期末餘額×壞賬準備計提比例

如果當期按應收款項計算的應提壞賬準備金額大於“壞賬準備”科目的貸方餘額,應按其差額提取壞賬準備;如果當期按應收款項計算的應提壞賬準備金額小於“壞賬準備”科目的貸方餘額,應按其差額衝減已計提的壞賬準備;如果當期按應收款項計算的應提壞賬準備金額為零,應將“壞賬準備”科目的餘額全部衝回。

企業提取壞賬準備時,借記“資產減值損失”科目,貸記“壞賬準備”科目。本期應提取的壞賬準備大於其賬麵餘額的,應按其差額提取;應提數小於賬麵餘額的差額,借記“壞賬準備”科目,貸記“資產減值損失”科目。

實際發生壞賬時,借記“壞賬準備”科目,貸記“應收賬款”、“其他應收款”等科目。如果已確認並轉銷的壞賬以後期間又收回,則應按收回的金額,借記“應收賬款”、“其他應收款”等科目,貸記“壞賬準備”科目;同時,借記“銀行存款”科目,貸記“應收賬款”、“其他應收款”等科目。

3.壞賬損失的核算

企業采用備抵法進行壞賬損失的核算,首先應按期估計壞賬損失。估計壞賬損失的方法有應收款項餘額百分比法、賬齡分析法、銷貨百分比法等。

(1)應收款項餘額百分比法

應收款項餘額百分比法,是根據會計期末應收款項的餘額乘以估計壞賬率來確定當期應估計的壞賬損失,據此提取壞賬準備的方法。估計壞賬率可以按照以往的數據資料加以確定,也可以根據規定的百分率計算。企業發生的壞賬多,比例相應就高些;反之則低些。

【例3.23】某企業年末應收賬款的餘額為1000000元,提取壞賬準備的比例為4‰,第二年發生了壞賬損失5000元,年末應收賬款餘額為1100000元,第三年,已衝銷的應收賬款又收回3000元,期末應收賬款的餘額為1200000元。編製會計分錄如下:

①第一年提取壞賬準備

壞賬準備提取額=1000000×4‰=4000(元)

借:資產減值損失4000

貸:壞賬準備4000

②第二年轉銷壞賬

借:壞賬準備5000

貸:應收賬款5000

③第二年年末按應收賬款的餘額計算提取壞賬準備

壞賬準備提取額1100000×4‰=4400(元)

年末計提壞賬準備前,“壞賬準備”科目的借方餘額為1000元,本年度應提的壞賬準備為5400(4400+1000)元。

借:資產減值損失5400

貸:壞賬準備5400

④第三年,已衝銷的應收賬款又收回3000元

借:應收賬款3000

貸:壞賬準備3000

同時,

借:銀行存款3000

貸:應收賬款3000

⑤第三年年末按應收賬款的餘額計算提取壞賬準備

壞賬準備提取額1200000×4‰=4800(元)

至第三年年末,計提壞賬準備前的“壞賬準備”科目的貸方餘額為7400元,本年度應衝銷多提的壞賬準備金額為2600(7400-4800)元。

借:壞賬準備2600

貸:資產減值損失2600

(2)賬齡分析法

賬齡分析法是根據應收賬款入賬時間的長短來估計壞賬損失的方法。雖然應收賬款能否收回以及能收回多少不一定完全取決於時間的長短,但一般來說,賬款拖欠的時間越長,發生壞賬的可能性就越大。

【例3.24】某企業2009年12月31日應收賬款賬齡及估計壞賬損失的情況。

企業2009年12月31日“壞賬準備”科目的賬麵金額應為3300元,企業需要根據前期“壞賬準備”科目的賬麵餘額計算本期應提取的壞賬準備入賬的金額,編製會計分錄,予以入賬。

假設在估計壞賬損失前,“壞賬準備”科目有貸方餘額300元,則該企業本期還應提3000(3300-300)元。編製的會計分錄如下:

借:資產減值損失3000

貸:壞賬準備3000

假設在估計壞賬損失前,“壞賬準備”科目有借方餘額300元,則該企業本期還應提3600(3300+300)元,編製的會計分錄如下:

借:資產減值損失3600

貸:壞賬準備3600

(3)銷貨百分比法

銷貨百分比法,是根據賒銷金額的一定百分比估計壞賬損失的方法。在采用此方法時,估計的壞賬損失百分比可能會由於企業生產經營情況的不斷變化而不相適應,因此,需要經常檢查壞賬損失百分比是否能反映企業壞賬損失的實際情況,倘若發現過高或過低的情況,應及時調整。采用該種方法計提壞賬準備時,不用考慮上年壞賬準備的餘額。

【例3.25】某公司2009年全年賒銷金額為100000元,根據以往資料和經驗,估計壞賬損失百分比為1%。

年末估計壞賬損失100000×1%=1000(元)

會計分錄為:

借:資產減值損失1000

貸:壞賬準備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