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應收及預付款項(2 / 3)

企業持有未到期的應收票據向銀行申請貼現時,應根據銀行蓋章退回的貼現憑證第四聯收賬通知,按貼現淨額,借記“銀行存款”賬戶,如果是銀行承兌彙票,按應收票據的賬麵餘額,貸記“應收票據”賬戶;如果是商業承兌彙票,按貼現淨額,借記“銀行存款”賬戶,按應收票據的到期值,貸記“短期借款”賬戶,按二者的差額,借記或貸記“財務費用”賬戶。

【例3.14】甲企業2009年3月1日取得一張麵值20000元,期限3個月的不帶息銀行承兌彙票,企業持有1個月後向銀行申請貼現,貼現率為6%,計算貼現淨額並進行賬務處理。

票據到期值=麵值=20000(元)

貼現利息=20000×6%÷12×2=200(元)

貼現淨額=20000-200=19800(元)

根據上述計算結果,作會計分錄如下:

借:銀行存款19800

財務費用200

貸:應收票據20000

如果本題中的票據為商業承兌彙票,應作會計分錄為:

借:銀行存款19800

財務費用200

貸:短期借款20000

如本題中的票據為商業承兌彙票,到期時對方無力償付,貼現銀行則從甲企業存款賬戶中扣除到期值,同時甲企業應編製如下會計分錄:

借:應收賬款20000

貸:應收票據20000

借:短期借款20000

貸:銀行存款20000

二、應收賬款

(一)應收賬款的概念

應收賬款是指企業因銷售商品、產品或提供勞務等業務,應向購貨單位或接受勞務單位收取的款項,是企業因銷售商品、產品或提供勞務等經營活動所形成的債權。核算應收賬款時,必須確定其入賬價值,及時反映應收賬款的形成、收回情況,合理地確認和計量壞賬損失,並按規定計提壞賬準備。

(二)應收賬款的計價

應收賬款應按實際發生額計價入賬。其入賬價值包括:銷售貨物或提供勞務的價款、增值稅稅額以及代購貨單位墊付的包裝費、運雜費等。在確認應收賬款的入賬價值時,還要考慮商業折扣和現金折扣等因素。

1.商業折扣

所謂商業折扣,是指銷售企業為了鼓勵客戶多購買商品而在商品標價上給予的扣除。它是企業最常用的促銷手段。通常用百分數來表示,如10%、20%等。扣減後的淨額才是實際銷售價格。商業折扣一般在交易發生時即已確定,它僅僅是確定實際銷售價格的一種手段,不需在買賣雙方任何一方的賬上反映,所以商業折扣對應收賬款的入賬價值沒有影響。因此,在存在商業折扣的情況下,企業應收賬款入賬金額應按扣除商業折扣以後的實際售價確認。

2.現金折扣

所謂現金折扣,是指債權人為了鼓勵債務人在規定的期限內早日付款,而向債務人提供的債務扣除。現金折扣通常發生在以賒銷方式銷售商品及提供勞務的交易中。企業為了鼓勵客戶提前償付貨款,通常與債務人達成協議,債務人在不同的期限內付款可享受不同比例的折扣優惠。現金折扣一般用符號“折扣率/付款期限”來表示。例如“2/10,1/20,n/30”表示10天內付款,可按售價給予2%的折扣;20天內付款按售價給予1%的折扣;30天內付款則不給折扣。

在存在現金折扣的情況下,應收賬款入賬價值的確定有兩種方法:一是總價法;二是淨價法。我國《企業會計準則》規定,應收賬款入賬價值,應按總價法確定。總價法是將未減去現金折扣前的金額作為實際售價,作為應收賬款的入賬價值。現金折扣隻有客戶在折扣期內支付貨款時,才予以確認。實際發生的現金折扣作為一種理財費用,計入發生當期的財務費用處理。

(三)應收賬款的核算

1.企業銷售商品或材料等發生的應收賬款,在沒有折扣的情況下,企業按應收的全部金額借記“應收賬款”科目,貸記“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等科目;收回款項時,借記“銀行存款”科目,貸記“應收賬款”科目。

企業代購貨單位墊付運雜費時,借記“應收賬款”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科目;收回代墊費用時,借記“銀行存款”科目,貸記“應收賬款”科目。

【例3.15】甲企業向乙企業銷售一批商品,價款50000元,增值稅稅率為17%,甲企業代乙企業墊付運費1500元,已辦妥委托銀行收款手續。甲企業作如下賬務處理:

借:應收賬款――乙企業60000

貸:主營業務收入50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8500

銀行存款1500

甲企業收到銀行收款通知,收到上述貨款時,作如下賬務處理:

借:銀行存款60000

貸:應收賬款――乙企業60000

2.企業發生的應收賬款,在有商業折扣的情況下,應按扣除商業折扣後的金額入賬。

【例3.16】甲企業銷售一批產品給丙企業,按價目表標明的價格計算,金額為10000元,由於是成批銷售,甲企業給丙企業10%的商業折扣,折扣金額為1000元,增值稅稅率為17%,甲企業作如下賬務處理:

借:應收賬款――丙企業10530

貸:主營業務收入9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1530

甲企業收到銀行收款通知,收到上述貨款時,作如下賬務處理:

借:銀行存款10530

貸:應收賬款――丙企業10530

3.企業發生的應收賬款在有現金折扣的情況下,采用總價法入賬,發生的現金折扣作為財務費用處理。

【例3.17】甲企業在2009年9月1日銷售一批產品給丁公司,增值稅專用發票上注明售價為10000元,規定的現金折扣條件為“2/10,1/20,n/30”,適用的增值稅稅率為17%,產品交付並辦妥托收手續。企業應作如下賬務處理:

借:應收賬款――丁公司11700

貸:主營業務收入10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1700

如果丁公司在10日內付款,甲企業應作如下賬務處理:

借:銀行存款11500

財務費用200

貸:應收賬款――丁公司11700

如果丁公司在20日內付款,甲企業應作如下賬務處理:

借:銀行存款11600

財務費用100

貸:應收賬款――丁公司11700

如果丁公司超過了現金折扣的最後期限付款,甲企業應作如下賬務處理:

借:銀行存款11700

貸:應收賬款――丁公司11700

三、預付賬款

(一)預付賬款的概念

預付賬款是指企業按照購貨合同規定預付給供應單位的款項。預付賬款是企業暫時被供應單位占用的資金。企業預付貨款後,有權要求對方按照購貨合同規定發貨。預付賬款必須以購銷雙方簽訂的購貨合同為條件,按照規定的程序和方法進行核算。

預付賬款與應收賬款都屬於企業的債權,但二者產生的原因不同,應收賬款是企業應收的銷貨款,即應向購貨方收取的款項;預付賬款是企業的購貨款,即預先付給供貨方的款項。因此,應分別設置科目核算。

為了反映和監督預付賬款的增減變動情況,企業應設置“預付賬款”賬戶。該賬戶借方登記預付的款項和補付的款項,貸方登記收到采購貨物時按發票金額衝銷的預付賬款數和因預付貨款多餘而退回的款項,期末餘額一般在借方,反映企業實際預付的款項。

預付賬款業務不多的企業,可以不單獨設置“預付賬款”賬戶,將預付的貨款直接記入“應付賬款”賬戶的借方。但在編製會計報表時,仍然要將“預付賬款”和“應付賬款”的金額分開列示。

預付賬款按實際付出的金額入賬。期末,預付賬款按曆史成本反映。

(二)預付賬款的核算

預付賬款的核算主要包括預付款項和收回貨物等方麵。

企業根據購貨合同的規定向供貨方預付賬款時,應借記“預付賬款”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科目。企業收到預購的材料或商品時,根據有關發票賬單金額,借記“原材料”、“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等科目,貸記“預付賬款”科目。

【例3.18】企業按合同規定,預付給A公司購買甲材料貨款10000元。會計分錄如下:

借:預付賬款――A公司10000

貸:銀行存款10000

企業收到上述甲材料並驗收入庫,專用發票上注明貨款8000元,增值稅稅額1360元。會計分錄如下:

借:原材料――甲材料8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1360

貸:預付賬款――A公司9360

同時,收到A公司通過銀行退回的餘款。

借:銀行存款640

貸:預付賬款――A公司640

四、其他應收款

(一)其他應收款的概念

其他應收款是指企業除應收票據、應收賬款、預付賬款、應收股利等以外的其他各種應收、暫付款項。其主要內容包括:

(1)預付企業各內部單位或個人的備用金;

(2)應收保險公司或其他單位或個人的各種賠款;

(3)應收的各種罰款;

(4)應收的出租包裝物租金;

(5)應向職工收取的各種墊付款項;

(6)存出保證金,如租入包裝物支付的押金;

(7)其他各種應收、暫付款項。

(二)其他應收款的核算

1.備用金的會計處理

備用金是指為了滿足企業內部各部門和職工個人經營活動的需要,而暫付給有關部門和職工個人使用的備用現金。

為了反映和監督備用金的領用和使用情況,應在“其他應收款”賬戶下設置“備用金”明細賬戶,或設置“備用金”總賬賬戶,借方登記備用金的領用數額,貸方登記備用金的使用數額。期末餘額在借方,反映企業暫付周轉使用的備用金數額。

根據備用金管理製度,備用金的核算分為定額備用金製和非定額備用金製兩種。

(1)定額備用金製。它是指根據使用部門工作的實際需要,先核定其備用金定額並依此撥付備用金,使用後再撥付現金,補足其定額的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