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收及預付款項是指企業在日常生產經營中發生的各項債權,包括應收款項和預付款項。應收款項包括應收票據、應收賬款、其他應收款、應收利息、應收股利、長期應收款等;預付款項是指企業按照合同規定預付的款項,如預付賬款。
一、應收票據
(一)應收票據的概念
應收票據是指企業因采用商業彙票支付方式銷售商品、產品或提供勞務等而收到的商業彙票。
商業彙票是出票人簽發的,委托付款人在指定日期無條件支付確定的金額給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據。在銀行開立存款賬戶的法人以及其他組織之間須具有真實的交易關係或債權債務關係,才能使用商業彙票。
(二)應收票據的分類與計價
1.應收票據的分類
商業彙票按承兌人的不同,分為商業承兌彙票和銀行承兌彙票。
商業承兌彙票是由銀行以外的付款人承兌。商業承兌彙票按交易雙方約定,由銷貨企業或購貨企業簽發,但由購貨企業承兌。承兌時,購貨企業應在彙票正麵記載“承兌”字樣和承兌日期並簽章。銀行承兌彙票由銀行承兌,是由在承兌銀行開立賬戶的存款人簽發。承兌銀行按票麵金額向出票人收取萬分之五的手續費。購貨企業應於彙票到期前將票款足額交存其開戶銀行,以備由承兌銀行在彙票到期日或到期日後的見票當日支付票款。銷貨企業應在彙票到期時將彙票連同進賬單送交開戶銀行以便轉賬收款。承兌銀行憑彙票將承兌款項無條件轉給銷貨企業,如果購貨企業於彙票到期日未能足額交存票款,承兌銀行除憑票向持票人無條件付款外,對出票人尚未支付的彙票金額按每天萬分之五計收罰息。
商業彙票按照是否計息可分為帶息商業彙票和不帶息商業彙票。
帶息票據指在票據到期時,承兌人必須按票麵金額(麵值)加上應計利息向收款人或被背書人支付票款的票據。不帶息票據,是指商業彙票到期時,承兌人隻按票麵金額向收款人或被背書人支付款項的票據。
2.應收票據的計價
企業收到應收票據時,一般按照票據的麵值入賬。
(三)應收票據的核算
為了反映和監督應收票據取得、收回票款和票據貼現等業務,企業應設置“應收票據”賬戶,該賬戶的借方登記取得的應收票據的麵值和計提的票據利息,貸方登記到期收回票款或到期前向銀行貼現的應收票據的票麵餘額,期末餘額在借方,反映企業尚未收回且未申請貼現的應收票據的麵值和應計利息。本科目應按照商業彙票的種類設置明細科目,並設置“應收票據備查簿”,逐筆登記每一張應收票據的種類、號數、簽發日期、票麵金額、交易合同號、承兌人、背書人的姓名或單位名稱、到期日、貼現日、貼現率、貼現淨額、收款日期、收款金額等事項。
1.不帶息應收票據的核算
不帶息票據的到期值等於其麵值。企業銷售商品、產品或提供勞務收到對方開出並承兌的商業彙票時,按應收票據的麵值,借記“應收票據”科目,按實現的營業收入,貸記“主營業務收入”科目,按專用發票上注明的增值稅稅額,貸記“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科目。應收票據到期收回時,按票麵金額,借記“銀行存款”科目,貸記“應收票據”科目。
【例3.11】A企業銷售一批產品給B企業,貨已發出,貨款20000元,增值稅稅額為3400元。雙方商定采用商業彙票結算。B企業交給A企業一張不帶息的3個月到期的商業承兌彙票,麵額為23400元。A企業的賬務處理為:
借:應收票據――B企業23400
貸:主營業務收入20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3400
3個月後,應收票據到期,A企業收回款項23400元,存入銀行。
借:銀行存款23400
貸:應收票據――B企業23400
如果該票據到期,B企業無力償還票款,A企業應將到期票據的票麵金額轉入“應收賬款”科目。A企業應作如下賬務處理:
借:應收賬款――B企業23400
貸:應收票據――B企業23400
2.帶息應收票據的核算
企業收到的帶息應收票據,按應收票據的票麵價值和票麵利率計算票據的利息,並計算票據的到期值。計算公式為:
票據到期值=麵值+票據利息
票據利息=票麵金額×票麵利率×期限
公式中,“票麵利率”一般指年利率,“期限”指簽發日至到期日的時間間隔。票據的期限,有按月表示和按日表示兩種。
票據期限按月表示時,應以到期月份中與出票日相同的那一天為到期日。如2009年3月10日簽發的3個月票據,到期日應為6月10日。月末簽發的票據,不論月份大小,以到期月份的月末那一天為到期日。如2009年2月28日簽發的3個月票據,到期日應為5月31日。票據期限按月表示時,計算利息使用的利率要換算成月利率(年利率÷12)。
票據期限按日表示時,應從出票日起按實際經曆天數計算。通常出票日和到期日,隻能計算其中的一天,即“算頭不算尾”或“算尾不算頭”。例如,3月10日簽發的90天票據,其到期日應為6月7日。同時,計算利息使用的利率要換算成日利率(年利率÷360)。
收到帶息票據時,按應收票據的麵值,借記“應收票據”科目,按實現的營業收入,貸記“主營業務收入”科目,按專用發票上注明的增值稅稅額,貸記“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科目。
對於帶息應收票據,應於期末按應收票據的麵值和確定的利率計提利息,並增加應收票據的賬麵價值,借記“應收票據”科目,貸記“財務費用”科目。
帶息票據到期時,收到承兌人兌付的到期值票款時,按實際收到的款項,借記“銀行存款”科目,按票據麵值貸記“應收票據”科目,兩者差額貸記“財務費用”科目。
因付款人無力支付票款,收到銀行退回的商業承兌彙票、委托收款憑證、未付票款通知書或拒絕付款證明等,應將票據麵值與應計未收利息之和一並轉為應收賬款,借記“應收賬款”科目,貸記“應收票據”科目和“財務費用”科目。到期不能收回的帶息應收票據,轉入“應收賬款”賬戶核算後,期末不再計提利息,其所包含的利息,在有關備查簿中進行登記,待實際收到時再衝減收到當期的財務費用。
【例3.12】甲企業2009年1月1日銷售一批產品給乙企業,貨已發出,專用發票上注明的銷售收入為10000元,增值稅稅額為1700元。收到乙企業交來的金額為11700元的商業承兌彙票一張,期限為5個月,票麵利率為4%,甲企業應作如下賬務處理:
(1)收到票據時
借:應收票據――乙企業11700
貸:主營業務收入10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1700
(2)票據到期收回款項時
收款金額=11700+11700×4%÷12×5=11895(元)
借:銀行存款11895
貸:應收票據――乙企業11700
財務費用195
【例3.13】甲企業2009年11月1日銷售一批產品給丙企業,貨已發出,專用發票上注明的銷售收入為10000元,增值稅稅額為1700元。收到丙企業交來的商業承兌彙票一張,票麵金額為11700元,期限為3個月,票麵利率為6%,甲企業應作如下賬務處理:
(1)2009年11月1日收到票據時
借:應收票據――丙企業11700
貸:主營業務收入10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1700
(2)2009年12月31日票據期末計息時
借:應收票據――丙企業117
貸:財務費用117
(3)2010年2月1日票據到期收回款項時
收款金額=11700+11700×6%÷12×3=11875.50(元)
借:銀行存款――丙企業11875.50
貸:應收票據――丙企業11817.00
財務費用58.50
(4)2010年2月1日票據到期,因丙企業無力支付,收到銀行退回的商業承兌彙票時
借:應收賬款――丙企業11875.50
貸:應收票據――丙企業11817.00
財務費用58.50
3.應收票據轉讓的核算
企業可以將自己持有的商業彙票背書轉讓。背書是指持票人在票據背麵簽字,簽字人稱為背書人,背書人對票據的到期付款負連帶責任。
企業將持有的應收票據背書轉讓以取得所需物資時,按應計入取得物資成本的價值,借記“材料采購”或“原材料”、“庫存商品”等科目,按專用發票上注明的增值稅稅額,借記“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科目,按應收票據的賬麵餘額,貸記“應收票據”科目,如有差額,借記或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
如為帶息應收票據,企業將其轉讓以取得所需物資時,按應計入取得物資成本的價值,借記“材料采購”或“原材料”、“庫存商品”等科目,按專用發票上注明的增值稅稅額,借記“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科目,按應收票據的賬麵餘額,貸記“應收票據”科目,按尚未計提的利息,貸記“財務費用”科目,按應收或應付的金額,借記或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
4.應收票據貼現
(1)應收票據貼現的概念
應收票據貼現是指持票人因急需資金,將未到期的商業彙票背書後轉讓給銀行,銀行受理後,從票麵金額中扣除按銀行的貼現率計算的貼現息後,將餘額付給貼現企業的業務活動。
票據貼現實質上是企業融資的一種形式,在貼現中,企業付給銀行的利息稱為貼現利息,銀行計算貼現利息的利率稱為貼現率,企業從銀行獲得的票據到期值扣除貼現利息後的貨幣收入,稱為貼現所得,即貼現淨額。
(2)應收票據貼現的計算及賬務處理
應收票據的貼現要計算貼現期、貼現利息和貼現淨額。其中貼現期是指自貼現日起至到期日為止的實際天數,也采用“算頭不算尾”或“算尾不算頭”的方法計算確定。貼現相關的計算公式如下:
貼現利息=票據到期值×貼現率×貼現期
貼現淨額=票據到期值-貼現利息
不帶息應收票據的到期值就是其麵值;帶息應收票據的到期值是其麵值加上按票麵利率計算的票據全部期間的利息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