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子論文選登
作者:陳蒙蒙
【摘要】隨著數字技術和網絡技術的迅猛發展,當今媒介環境下信息傳播手段發生了深刻的變革,以互聯網、3G手機為代表的新媒體的出現對紙質媒體等傳統媒體形成了巨大的衝擊。新媒體使受眾獲得信息更加便利,其及時性、開放性、互動性的優勢俘獲了眾多傳統媒體的受眾,尤其受到年輕受眾的青睞。在快節奏的信息時代,報紙等紙質媒體的滯後性越來越明顯,傳統紙質媒體的生存麵臨著巨大的衝擊和挑戰。
【關鍵詞】媒介融合 新媒體 紙質媒體 生存之道
新媒介的不斷開發和傳統媒介的大肆擴容,導致媒介間競爭日趨激烈。紙質媒體如何在競爭中保持“話語權威”,求得更快更好的發展?在全球化媒體融合形勢的催逼下,大規模的媒體融合已經成為一種必然趨勢,而網絡媒體的興起則加速了國內多媒體融合的步伐。因此,傳統紙質媒體必須走一條與新媒體融合的道路,才是媒介融合環境下紙質媒體的生存法則。
一、媒介融合的現狀
所謂媒介融合,並不單單是指將廣播、報紙、電視、網絡機械化地組合在一起,而是各種媒體相互穿插交融衍生出新興媒體的媒體現象。
互聯網的出現加快了多媒體融合的步伐,但就目前國內形勢來看,大規模的媒體融合仍處於起步階段,媒體之間的融合主要還是報紙與網絡之間,廣播、電視與網絡之間的單向融合。在這種融合過程中,電視媒體特別注重對自身網絡媒介的建設。早在上個世紀90年代中期,從中央電視台到全國省級電視台乃至地方電視台都陸續申請推出自己的網站或網絡電子版。經過多年的實踐和經營,網絡電視操作模式日漸成熟。這種新型整合作業模式已逐漸成為國際傳媒業的新潮流①。
雖然中國的媒介融合尚處於起步階段,但是當前傳媒業的一些現象無不詮釋著媒介融合的趨勢。網絡的出現使視頻、音頻、文本融為一體;傳統媒體如報紙和手機、互聯網等新媒體相融合,衍生出手機報及報紙博客等新的媒介產物。而3G手機的出現,完全顛覆了傳統媒體的傳播形式,原來單純的傳播工具,現在變成了可以看電視、上網、寫博客、看新聞等多功能的傳播媒介,這些手機功能的延伸都是在媒介融合的基礎上催生出的②。傳媒業的發展日新月異,媒介融合最終走向何方,現在很難預見,但是在傳媒技術發展和受眾需求增加的催化下,媒介融合越來越展現出其勢不可擋的前進趨勢。
二、新媒體的出現對紙質媒體的衝擊
隨著數字技術和網絡技術的迅猛發展,當今媒介環境下信息傳播手段發生了深刻的變革,以互聯網、3G手機為代表的新媒體的出現對紙質媒體等傳統媒體形成了巨大的衝擊。新媒體使受眾獲得信息更加便利,其及時性、開放性、互動性的優勢俘獲了眾多傳統媒體的受眾,尤其受到年輕受眾的青睞③。在快節奏的信息時代,報紙等紙質媒體的滯後性越來越明顯,傳統紙質媒體的生存麵臨著巨大的衝擊和挑戰。
1、傳播速度的滯後。在媒介技術不發達的時代,信息流動不暢通,受眾找不到更快的獲得信息的渠道,報紙無疑成為當時時效性極強的媒介傳播手段。然而這種報紙為王的時代很快就被數字及網絡技術的興起所顛覆了,隨著各種傳媒技術的發展,信息流動速度日益加快,紙質媒體傳播信息的速度已經不能滿足受眾對時效性的要求。新技術的出現,促使傳媒業進入了新的時代,在這種新的傳媒環境中,受眾獲得信息的渠道更加便捷、寬廣、多元。由於技術條件的限製,傳統的紙質媒體輸在了起跑線上。
一些突發性事件的報道更是暴露了傳統紙質媒體的滯後性。因為受媒體技術的影響,一旦有突發性事件發生,新媒體會立馬衝在信息傳播的最前麵,電視媒體也不甘示弱,同樣可以在最短的時間裏采編出最新的新聞,跑在最後的就隻剩下報紙等傳統的紙質媒體。在各類媒體對突發事件大肆報道的第二天,報紙才開始對該事件進行分析、預測。當然,不可否認傳統紙質媒體的報道具有深度,但是在突發性事件發生的時候,報紙等紙質媒體的滯後性使它們喪失了眾多受眾。
2、傳播內容的贅餘。2003年中國報業開始進入厚報時代,全國幾乎每個城市都有報紙加入厚報的行列。報紙版麵和內容上的擴增滿足了上世紀90年代社會信息多元化的需求,同時滿足了廣告增長的版麵需要,“一報在手,什麼都有”在當時起到了積極的作用。然而,網絡新媒體的興起,打破了這種為報紙獨尊的時代,海量信息開始湧入人們的生活,受眾已經習慣了從互聯網上獲取新聞及相關信息,厚報的缺陷在網絡時代被進一步凸顯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