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子論文選登
作者:史永亮
【摘要】新聞報道是媒體呈現出來的一種事實,但是這種事實並不是由媒體單獨完成,而是由新聞媒體和廣大受眾一同完成的。在這個過程中媒體和受眾各有期待。如果一則新聞能夠麵世並且能夠廣泛傳播,那麼它一定是媒體和受眾心理互動的結果。
【關鍵詞】心理期待 心理需求 互動
一、媒體的心理期待
1、意義呈現心理。新聞反映了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和千變萬化的世界,它在很大程度上滿足了受眾的一些基本的心理需求,這包括獵奇和獲得真實信息的心理需求。然而,這並不是新聞的全部功能,新聞更大的功能在於能夠誘導或者暗示人們透過表麵現象認清新聞事件在述說什麼,這就是新聞的意義。一則新聞的意義是什麼,讀者對它的認同度有多少,都是新聞成功與否的關鍵。這種意義在媒體那裏就是彰顯社會的主流價值。
在當今社會,整個社會的主流意識形態就是重視民生,政府的主流價值取向就是“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媒體的主流價值傾向也是順應社會和政府的主流價值觀的。因此,媒體的主流價值就是為人民服務,溝通政府與群眾。在人民中發生的事件,和人民有關的事件,都是媒體報道的主要內容。這不僅要求媒體要善於把握新聞事件,更要深入社會,深入生活,發現新聞素材,發掘新聞的重大意義。把單獨的事件放到整個社會的層麵來考量,才能真切的反應人民的生活現狀,心理現狀,才能為廣大人民所喜聞樂見,媒體想要呈現的意義才會暢通的傳播。
2、吸引受眾心理。新聞報道為了對讀者產生影響,會采取一個常見的手段,那就是心理暗示。心理暗示,是指人接受外界或他人的願望、觀念、情緒、判斷、態度影響的心理特點。在信息傳播的過程當中,當信息到達受眾的時候,能夠影響受眾的不僅是信息的表層意義,還有信息的深層或者是信息的組合也會給受眾帶來各種各樣的暗示效果。這些信息附屬意義作用於人的潛意識,影響人的判斷,情緒等,從而會使人產生或是積極,或是消極的心理。例如在製作新聞標題中就有很多的心理暗示。好的標題可以引起讀者閱讀這篇作品的興趣並給人以啟發,還可以從閱讀標題獲得一個對新聞內容的概括的認識,加強對作品的印象,起到畫龍點睛、積極引導的作用。但是,也有一些新聞工作者在製作標題時,為了吸引人們的眼球,運用誇張化、情色化、定性詞語,故弄玄虛,大搞噱頭。
3、安撫受眾心理。重大突發事件發生之後,媒體的報道有一個很重要的作用,就是安撫受眾。重大突發事件報道要及時地發布全麵的、真實可信的信息,還要把握好輿論導向。一個最為重要的任務就是跟蹤報道事態的最新進展及局麵的好轉以達到心理安撫和情感撫慰的作用。
媒體作為災難中的主要信息提供者,又是維護社會穩定的重要力量,肩負著重要的使命。好的媒體會在完成新聞報道的同時,安撫受災群眾的情緒,撫慰受災群眾受傷的心靈。在災區,以及災區以外最大範圍地營造穩定的氛圍,這樣才能最大程度的消除這些消極心理,為抗災、救災、以及災後重建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從更深的層麵來看,媒體對重大突發事件進行報道的最終目的不僅僅是為了揭示真相和反映輿論,更重要的是為了促進局麵好轉和社會的發展與進步。這種對受眾心理的安撫主要體現為在新聞標題中出現具有心理撫慰性質的某些高頻語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向受眾傳達心理安撫和情感撫慰的意蘊。其次,報道的內容和形式貼近群眾,給人以親切感,彌合群眾與新聞的心理距離,這樣新聞才會被群眾相信。
最後是以大量正麵報道營造積極向上的生活生產圖景和輿論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