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臣齊道:“諾。”
兩天後,夫差帶齊兵馬,於軍前叫陣,讓夫差出來送死。隻見敵方軍隊派出一名士兵來見夫差。
“啟稟吳王,我家大王自知此戰必敗在您的手上,望吳王能寬限幾日,容我家大王交代後事,我家大王必感恩戴德!”
“不想勾踐竟還有這等覺悟,好!孤便再寬限他五日,五日後,讓你家大王來陣前與我決一死戰!”
“諾!多謝吳王!”
伍子胥小聲對夫差道:“大王,此乃越國緩兵之計,大王應即刻攻打越國啊!”
“既然勾踐如此說,孤也不可表現的太過小氣,便讓他再多活幾日有如何!哈哈哈……”勾踐騎馬回了營帳。伍子胥輕歎一聲,隻希望越國別再耍什麼花樣。
兩日後,文種奉命暗中前來拜訪伯噽。
伯噽一聽下人道,文種前來拜見,不削道:“喪家之犬,見之又有何用,叫人轟走!”
“諾,可老爺,那文種是帶著重禮來的。”
伯噽心中一動,麵不改色道:“既是如此,他來一趟也不易,叫他進來吧。
文種滿臉笑容道:“在下見過太宰!”
伯噽瞧了他一眼,道:“文大夫,不在越王左右侍奉,跑來此處意欲何為?”
“那日在下求見吳王,多虧太宰為在下進言,在下才能全身而退,如今在下特備薄禮來向太宰道謝!”說著,自袖中拿出禮單遞給伯噽。伯噽漫不經心接過禮單,打開一看,隻見上麵寫道:越女八名,白璧二十雙,黃金千鎰。伯噽瞪大了眼睛,而後慢慢放下禮單,道:“文大夫前來,恐不是道謝那麼簡單吧。”
文種立刻跪下叩首道:“今日前來,還望太宰能相救我家大王一命!我家大王當初年少無知,失手錯殺了吳國先王,現今悔之晚矣,情願獻上越國,自己甘為吳王奴仆,隻願能饒他一命,還望太宰出手相救,我越國上下必感激不盡!”
“文大夫所求之事,恕鄙人愛莫能助,請回吧,來人,送客!”
“伯噽大夫,若能事成,我國必有重謝!”
伯噽回過頭來,嘲笑道:“重謝?越國一旦城破,財寶細數歸吳!你等休想收買我!”
文種心中一笑,起身正色道:“越兵雖敗,卻仍存有幾千精兵,若求和不成,必力戰到底,即使戰敗,也會焚燒庫藏,如此一來,吳國又能得到什麼?即使吳國得越國的財寶,必會將大半收入王宮,到時太宰又能得到什麼?”
“這……”伯噽一時猶豫起來。
文種接著道:“若太宰助我國求和事成,越國上下必永記太宰大恩,每月必有重禮送至太宰府上,何況,在下聽聞,那伍子胥時常打壓太宰,太宰何不借此事在吳王麵前立功,挫那伍子胥的銳氣?”
伯噽轉念一想,笑臉道:“文兄此言甚是有利,此事便包在伯噽身上,請文兄回去耐心等待消息!”
翌日,伯噽早早來拜見夫差。
“太宰這麼早來見孤,有何要事?”
“大王,臣思索了兩日,認為應接受越國求和!”
“哦,說來聽聽。”
“諾。大王,臣認為那越王既然願意自降身份做大王奴仆,大王若是答應,可昭大王盛德之名。且臣聽說,越國土地肥沃,每年糧食豐收,正可彌補我國不足,大王若能赦免越王,越國百姓必感恩戴德,努力耕種,孝敬大王。再者,臣聽聞,若是求和不成,越國軍隊誓與我國血拚到底,如此一來,我國雖勝,但也損失慘重!越國承諾,每年所貢之數由大王定奪,如此一來,便可解決我國的後顧之憂,大王也可放心去攻打敵國了!”
“好!太宰說的在禮,回國之後,孤必重重有賞!”
“謝大王!”
伍子胥欲找大王商議提前攻打越國之事,半路上便聽說了大王退兵之令,趕忙去尋找夫差,不想夫差早已啟程回國,伍子胥隻能仰天長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