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外環境與國內不同的情況下,為進行成功的整合,要利用外部的資源,通過公關與媒體傳播能力,樹立公司良好的形象,更好的進行文化整合、公司整合。
(三)加強對法律的重視
為保證海外投資政策的係統性、長期性和穩定性,我國政府應當盡快出台相關法律法規。將現有的對外投資政策和條例納入法製化的軌道。規範和管理我國在海外的投資,在法律的製定上既要借鑒發達國家的立法經驗,又要結合我國的具體國情。同時,我國企業進行海外投資時,要熟悉海外投資環境,熟悉國外的法律環境、經營環境等。
(四)健全促進海外投資的服務體係
對於政府來說,為海外投資企業提供的服務主要包括信息服務、投資協助、技術支持等方麵。首先,信息服務。因為外資企業大多數沒有能力了解東道國的政治環境、經濟運行狀況、相關法律和稅收及政府管理程序等深層次的信息,但是政府在這方麵有無法比擬的信息網,可以得到比較詳細的信息。所以,政府要完善對外投資信息係統,為企業提供全麵的谘詢,並積極組織大型的交流活動,實現信息資源共享。其次,投資協助。政府可以為企業提供外交服務,積極為企業的投資鋪路。為企業提供指導意見並為企業投資簽訂雙邊保護協定。這樣一來就可以為海外投資企業提供便利。再次,技術支持。一方麵,為企業培訓一些管理人員、技術人員及複合型人才提供設施、經費等條件。另一方麵,積極開展海外投資的研究及開發活動。
(五)提高企業國際化經營能力
1.企業應科學地製定自己對外投資的長期發展戰略。首先,要根據市場需求、同行業的生產信息和經濟環境以及自身的條件,進行海外投資,開發優勢產品和增強區位優勢。其次,要根據對不同國家(地區)生產要素了解,選出一個最佳的優化組合效果。應該注重企業的整體發展的效益,而不是單單投資某國產生的當前利潤。因此,在產業規劃中,海外投資要著眼大局,規劃長期發展宏圖,這樣才能在國際市場上持續經營下去。
2.企業應積極進行技術創新以形成自己的核心技術。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加強核心技術研究及創新,實現核心技術創新已經成為各國企業獲得高額利潤、爭奪國際市場、提高國際競爭力的重要手段。很多企業不希望自己短期的利潤下降,但又忽視核心技術的創新,可是核心技術是企業市場競爭的基礎,所以企業要加大對核心技術的研究和開發,積極投入資金,擁有自己的核心技術,促使產業升級,使企業在市場競爭中占據有利地位。
3.培養吸收國際化專業人才。海外投資需要很多方麵專業人才,而人才又是海外企業對外投資、擴大經營規模、提升競爭力的主要推動力。因此,我國海外企業應增加費用培養符合國際化要求的複合型人才,比如熟悉國際規則和東道國法律的人才。在無法自己培養的情況下,海外企業還可以通過招聘優秀的複合型人才來彌補對專業人才的需求。同時,海外投資企業可以通過與其他企業合作、建立培訓中心或者委托專業機構從事培訓活動等方式來增加對企業人才的供給。
4.以海外市場為導向並加強品牌的建設。市場需求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根本,所以海外投資企業要以海外市場為導向選擇合適的產業。在海外投資的過程中,這樣產業的產品容易受到國際廠家和消費者的青睞,並能成功進入國外市場,能夠增強企業國際競爭力。要在海外市場發展自己品牌產品,獨樹一幟,產生品牌的吸引力,使更多的消費者認可產品,增加國外市場份額。
五、結語
調查顯示,我國已經超過德國和法國,成為第二大“對外投資最有潛力的國家”。從“引進來”到“走出去”,從招商引資到海外擴張,這樣的轉變,是適應經濟全球化發展、合理配置資源和更好利用國外資源的要求,有利於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結構優化,是突破國外以反傾銷等形式出現的貿易保護主義的需要,有利於提高我國的國際地位,是發展我國跨國公司的需要,同時,加入WTO後國內經營環境的變化和市場競爭的加劇迫使企業必須走出去。上市公司與一般公司相比具有不可比擬的優勢,在國際市場上進行海外投資,要加強學習,練好內功,迅速成長,隻有如此才能更好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