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加強高校財務內部控製的對策
(一)建立良好的財務內部控製環境
首先,高校治理結構的創新是改善高校內部控製環境的根本,轉型過程中,既要兼顧以黨委會、校務會、工會和教職工代表大會為主要架構的傳統治理結構,又要正視高校籌資渠道及委托代理關係日趨多元化與複雜化的現實;既不能漠視“建立現代大學製度”的要求,又不能簡單套用公司製企業以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和經理層為主的治理結構。其次,高校領導層要樹立正確的財務內部控製意識,並加強對高校全體教職員工的教育,提高教職員工的財務內部控製意識,充分發揮他們的積極性,引導和激勵教職員工正確地、自覺地履行職責,以保證高校財務內部控製工作的順利進行。再次,積極培養大批既懂會計又懂管理,既懂會計業務操作,又能解決實際問題的高級複合型人才,高校會計人員作為高校內部會計控製係統的重要管理和執行者,應加強學習,努力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和技能,以適應不斷發展的內部控製環境。
(二)建立健全高校內部控製製度
製度控製的核心是通過製定嚴格的製度,確立組織及其內部各崗位人員行使其職能的行為規範。有效的製度不僅可以約束被控製者的行為方式,而且可以限製控製者濫用職權。合理製定高校內部控製製度體係,需要把握三個原則:首先,以預防控製為主,事後控製為輔,防止經濟活動發生無效或不法行為。預防控製包括組織控製、人事控製、程序控製和會計控製等。其次,注意財務管理內部控製政策和程序的有效傳遞,一旦發生對高校前途產生很大影響的經濟事項,一定要經過正常的程序進行處理,其中要特別注意對物資采購、基建項目招標、對外投資、超預算的控製。再次,注重崗位職責牽製,在機構設置與崗位分工時,一定要明確各部門及各崗位應承擔的責任範圍,並製定追究、查處責任的具體措施。
(三)加強風險控製和風險管理
最近幾年,許多學校為了擴大規模多招收學生,從多種渠道籌集資金。適當的負債有利於學校發揮財務杠杆的作用,對學校的資金籌措的發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但過度舉債也為高校帶來了不能按時還本付息的財務風險,會把高校拖入償債難的財務困境。因此高校應該加強風險控製和風險管理,一方麵要重視風險的識別。高校的風險有內部風險和外部風險兩種。內部風險目前主要有財務收支失衡風險、過度舉債風險、投資損失風險等。外部風險主要有國家宏觀調控風險、生源變化風險等。作為高校的管理者,既要能識別內部風險,也要能識別外部風險。另一方麵,加強風險的分析與評估。建立包含財務人員在內的風險分析與評估組織,對高校的經濟活動實施風險評估製度,並對評估實施監督檢查。特別是對於年度預算、重大融資、重大投資等決策,對各種風險進行理性的分析和科學的論證,加強對風險進行分析與評估。
(四)強化高校內外審計監督力度
首先,高校應設立內部審計機構,配備既懂管理,又熟悉業務的高素質人員。高校內部審計機構的監督要從兩個方麵進行:一是財務內部控製是否嚴密有效,能否防止、發現和更正出現差錯和舞弊行為;二是財務內部控製措施是否一貫有效實施,包括對執行收支業務的合法性,以及對資金核算、賬務處理的正確性進行嚴格監督,還應對學校基本建設、投資項目的可行性研究報告、審批程序以及基本建設、投資項目的會計核算、投資收益、投資管理等情況進行定期審計或抽查審計,對內審發現的問題必須嚴肅處理。其次,國家要構建高校財務監督管理體係,對高校進行正確引導和適當的政策幹預,強化對高校的預算管理及財務監督。外部控製是對內部控製的再控製,高校有必要借助外部社會性質的審計控製,通過對學校內部控製的建立健全及貫徹實施進行全麵評價,改善財務控製環境,不斷改進財務內部控製的設計和運行,確保高校內部控製的有效實施。
三、結語
綜上所述,高校內部控製體係建設對於及時有效地防範高等院校在財務管理工作中的不規範行為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國高校發展的步伐越來越快,資金使用量越來越多,原有的高校財務控製觀念已經不適應快速發展的要求,必須轉變觀念,充分認識高校財務內部控製的重要性,不斷加強高校財務內部控製建設,確保高校教育事業可持續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吳東霞.對高校財務稽核工作的新思考[J].經濟師,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