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內部控製中“人”的重要性
(一)基於人性假說
對人性的認識是管理方式研究的哲學基礎,而內部控製與企業管理又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因此,人性假說對於內部控製製度的製定以及實施過程中的對“人”的行為引導具有重要意義。“人性假設”這個概念最初是由美國學者道格拉斯·麥格雷戈在1957年的《企業中人的方麵》一書中首次提出的,發展至今,有許多管理大師及研究者都提出了各種人性假設理論和與之相適應的管理方式。
20世紀50年代末,馬斯洛提出了“自我實現人”假設,認為人類需要的最高層次是“自我實現”,因此,挑戰性的任務才能激發出員工強烈的工作熱情。同時期,麥格雷戈提出了“X、Y”理論,“X”理論基於“經濟人假設”;“Y”理論基於“自我實現人”的假設,認為領導者應該實行民主管理模式,讓員工參與管理和決策。
1965年,沙因在其《組織心理學》一書中提出了“複雜人”假設,同屬權變學派的美國管理學家莫爾斯和洛希在1970年提出了“超Y理論”。兩者都認為人的需求各不相同又不斷變化,因此沒有一套具有普適性的管理方法,要采用“權變型”的管理方式。
20世紀60年代,威廉·大內在總結日本“企業文化”管理模式的基礎上提出了“Z”理論,該假設認為,人的價值觀、責任感及人們在生產中的行為表現與所受的文化熏陶有關,與此相應,企業最重要的是構建自己獨特的企業文化,使員工形成共同的價值觀和行為規範。
其他新產生的人性假設有:提倡建立創新製度,為員工提供創新資源的“創新人”假設;注重教育員工認同組織目標,培養員工成就感的“目標人”假設;認同經濟、環境雙贏,將生態安全放在第一位的“理性生態人”假設;關注人的實踐屬性和全麵自由發展的“現實人”假設;提倡企業提供培訓,重視員工職業發展的“知識漸進人”假設。
隨著管理理論不斷重視“人”的因素,人們開始重新認識內部控製的主體和主導力量,逐漸從直接引導員工參與管理發展為通過歸屬感和價值觀的培養來間接提高員工的積極性。最新的人性假設理論的提出反映了企業控製在“以人為本”的基礎上更加注重員工的全麵發展和對企業的認同感。企業文化正是員工在長期工作過程中廣泛認同、普遍接受的價值觀念及群體意識,因此以人為中心的企業文化對於內部控製具有重要意義。
(二)基於中國傳統文化
中國曆史文化和哲學思想源遠流長,其中包含很多人性方麵的思考。一方麵我們可以從中吸取對內部控製有借鑒意義的經驗和思想;另一方麵,可以據此提出符合中國傳統文化的內部控製。
道家從人與自然的關係出發,認為人性本來是天然無邪的自然狀態,做人的最高境界是清靜無為。老子說:“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語,而民自樸。”莊子認為:“性者,生之質也”,說明人性是人的自然資質,無善惡之分。道家的無為而治的思想是中國人智慧的體現,包含了以柔克剛,以德報怨,以弱勝強,無聲勝有聲的強大力量。漢初的文景之治、唐初的貞觀之治就是以此中庸之道為國家積蓄國力,這對管理的啟示是要用民主自由的方式,讓人自主激發創造力,而不必以繁文縟節來扣上枷鎖。好的管理方式應該自然而簡單,讓事情在不知不覺中順利完成。
法家從“性惡”論出發,認為人性本惡,需要賞罰分明,不講恩情。荀子認為“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意思是人的本性是邪惡的,那些善良的行為是後天的行為;韓非子認為“夫安利者就之,危害者去之,此人之情也”,即認為人的本質是自私自利的。在此思想性下,中國曆史上的治國者都非常重視法律製度和禮義教化的約束作用,如商鞅變法使弱小的秦國統一了中國,唐太宗注重依法治國,出現了“貞觀之治”。
儒家從性善論出發,認為“人之初,性本善”,因此重視道德教化的作用。孔子說:“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因此孔子主張以“仁、義、禮、智、信”教化人民,一生為天下師;孟子認為:“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主張君主實行王道和仁政。這啟發我們既要滿足員工的物質需求,又要注意滿足他們的心理需要,做到仁至義盡;同時還要弘揚群體意識和高度的責任感,培養員工和企業榮辱與共的感情和高度的敬業精神。
內部控製作為企業管理的重要領域,它不僅是一種經濟手段,還具有較強的文化屬性。尤其在我國傳統文化氣氛比較濃厚的環境中,企業管理更容易將經濟與文化並重。如果內部控製一味地追求嚴格製度安排、強製措施等剛性控製,很可能導致內部控製的形式化,無法得到有效執行。而良好的企業文化氛圍能夠激勵員工主動進行自我調控和約束。
三、企業文化在內部控製中的作用
傳統的控製通常具有嚴格的製度安排和獎懲措施,旨在通過約束來控製人的行為,以達到組織目標。隨著管理理論中從“工具人”、“經濟人”、“社會人”到“自我實現人”、“複雜人”、“文化人”這一係列人性假設的演進,控製的觀念也需要從嚴苛死板的剛性控製向收放有度的軟控製改進。COSO框架中強調了柔性或行為控製的重要性,諸如誠信、道德、忠誠以及管理風格等。在企業管理中,軟控製主要是指那些屬於管理文化層麵的事物,包括企業整體的信念和道德價值觀、管理層的管理哲學和經營風格等多方麵的內容。內部控製作為企業管理的“抓手”,同樣需要精神文化層麵的軟控製來進行支配;而企業文化所內含的觀念、信仰、道德、情感等很容易內化到管理活動中,形成一種精神力量影響著企業的內部控製製度。具體來講,企業文化對內部控製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