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如何實施“新網工程”績效審計
(一)合理確定績效審計項目
“新網工程”涉及到四類項目,具體項目數量較多,全國累計已經涉及到90多萬個網點,規模也大小不一。在選擇審計項目時,應該根據所在區域四類項目各自所占比例分別確定數量,再把每類項目分為大中小項目,同時還應該考慮項目的地域分布,如是否各個地區都應涉及到,還是根據經濟狀況劃分幾個大區,每個大區有一定項目即可。在確定績效審計項目數量時,項目絕對數量不宜太少,否則缺乏代表性,但也不宜太多,否則可能在實際操作中會有一定的難度,或者造成審計資源的浪費。總之,需要所選的項目具有科學性、代表性、說服力。
(二)構建績效審計指標體係
前麵雖然列出了績效審計的主要內容,但遠遠不夠,還需要根據各類項目對評價指標予以細化,可以分為二級指標、三級指標等。如針對可持續性可以設置三個二級指標:財務可持續性、管理科持續性、技術可持續性。財務可持續性還需設置更細的指標,如內部收益率、稅後利潤率、償債能力等指標,並對各項評價內容給出相應的分值、權重以及相應的評分標準。需要注意的是,根據評價指標體係是對項目進行的定量評價,我們還可以根據分值情況對項目進行定性分析,如多少分以上評為優秀,多少分以上評為良,多少分評分不合格等。
(三)科學的組織管理績效審計工作
前麵提到,對“新網工程”項目實施績效審計應該選擇一定的數量,而非單個項目,這項工作任務相對複雜,涉及人員也相對較多。這對績效審計工作的組織就提出了一定的要求。筆者認為可以先成立核心小組,該小組主要任務是進行總體的組織協調。如製定審計實施方案,選定項目,細化審計評價指標,進行項目試審,根據試審情況完善審計方案,提供審計經驗、審計思路。根據審計情況組織審計隊伍,如供銷社實施該工作的話,審計力量則可以主要由下級供銷社組成,這樣可以充分發揮其了解當地情況的優勢。績效審計不同於通常的財務審計,因此在實施過程中還可以聘請行業專家參與審計。
(四)績效審計項目的具體實施
針對具體的項目審計評價,主要可以實施以下審計程序:收集審計證據、分析審計證據形成審計結論、分析項目經驗教訓。審計證據的收集首先需要對“新網工程”及相關項目的案卷、政策進行研究,研讀了才能判斷出具體項目的政策相關性;對項目案卷研究應該從立項開始,查閱實施過程中的各種有關資料,重點是項目建成後運營的相關資料。查閱資料後,還應該和相關人員麵談,聽取他們對項目的看法,如相關人員能表述真實想法的話,其談話是非常有意義的。此外,實地查看項目也是非常必要的,通過實地查看可以有直觀的認識,還可以設計相應的調查問卷,進行相關調查。通過對審計證據的分析整理和現場查看情況,就可以給各個具體指標打分,根據打分情況形成審計結論。分析項目經驗教訓,對成功的項目,總結出推廣的經驗,對失敗的項目,分析失敗原因,以便為管理者決策提供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