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如果閉店後,有人敲門,借口借用廁所或借打電話等要求進入店裏,一定不能隨便讓其進入,可以有禮貌地告訴其附近的公共廁所或公用電話亭。
此外,如果燒烤店被搶了,要立即通知警方搶劫發生的時間及地點,並提供有關搶劫事件發生的始末,及任何有關歹徒的線索,如麵貌、口音、身高、身材、服裝、所持器械、車號、車型、顏色及歹徒逃逸方向等。同時要把燒烤店的門鎖上,盡量保持完整的案發現場,直到警方人員抵達,並要求店員保持鎮靜,不要討論所發生的事件。
意外傷害的防範
燒烤店內的意外傷害可以分為食物中毒和物理性損傷。任何一點小小的失誤都可能會釀成大事故,因此,意外傷害的避免關鍵就在於預防。
1.食物中毒
(1)食物中毒產生的原因。食物中毒往往發病迅速、對身體危害性大,事故發生前不易被察覺,因此,經營者們就更應該深入了解食物中毒產生的具體原因,以擬訂相應的預防措施。
(2)原材料被有毒的細菌或者化學物質汙染。這是目前引發食物中毒的最普遍因素。原材料在生產、運輸、儲存和加工的過程中易受某些細菌和有毒化學物質的汙染,處理過程中又不能有效地去除毒性成分。如豬肉在宰殺過程中易被沙門氏菌汙染,某些魚類體內會富集重金屬汞,這些都會引發嚴重的中毒事件。
(3)原材料本身含有毒性成分。有些原材料本身就含有某些有毒的成分,在加工過程中,由於加工人員的不了解或者加工手法的不當,使這些有毒成分得以保留,成為食物中毒事件的隱患。如沒有充分烤熟的芸豆、鮮美但是有劇毒的河豚魚等。
(4)幾種材料混合後產生有毒物質。這種情況比較少見,但是一旦出現,也是棘手的問題。有些食物材料是不能在一起加工的,單一的材料本身沒有毒素,但是與另一種混合後,會產生一些有毒的化學反應,比如新鮮的大蔥和蜂蜜。
(5)外形相似的材料難以分辨。自然界中很多外形甚至顏色都相近或者相同的材料,實際上卻是有著天壤之別。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蘑菇和亞硝酸鹽。這就要求燒烤店的員工和創業者本身在材料采購的過程中學會仔細分辨。
(6)常見的有毒食物。世界上有毒的動植物種類繁多,僅我國有毒的魚類就有170餘種。下麵就是一些燒烤店中常見的有毒動植物原材料。
①毒蘑菇。蘑菇是老百姓普遍喜愛的營養佳品,種類豐富、口味鮮美,如香菇、鬆蘑等。但是其中有一部分卻是含有劇毒的毒蘑菇,我國目前有80多種。蘑菇中毒多發生在夏秋多雨的季節,由於采集者或者培育者缺少經驗而致。一般含劇毒的蘑菇有毒蠅傘、白毒傘、鹿花菌等。
②發芽的土豆。土豆,即馬鈴薯,富含澱粉。但是馬鈴薯發芽的部位卻含有大量有毒的龍葵堿。正常馬鈴薯中每100克龍葵堿含量僅為2~10毫克,但是發芽處卻可達40毫克。龍葵堿會產生溶血作用,引起腦水腫、腦充血,對呼吸中樞也有麻痹作用。
③芸豆。芸豆,俗稱四季豆。沒有熟透的芸豆中含有毒蛋白和紅細胞凝集素,食用後會引起中毒,中毒程度與食用量的多少成正比。
④不新鮮的魚。不新鮮的魚容易引起過敏性中毒。魚體內組胺酸受到組胺酸脫羧酶的影響,就會大量分解產生組織胺。一般海產魚類的組織胺含量比較高,如秋刀魚、沙丁魚等,應當注意。
2.物理性損傷的處理
燒烤店中的物理性損傷不可避免,但是可以采取措施盡量減少。
(1)跌傷的防止。跌傷在燒烤間中是常有的事,尤其是工作人員應當注意避免在走道、門口或濕滑有汙物的地板上跌倒。燒烤間工作人員登高絕不可用堆高的盒子、椅子、搖晃的梯子,在登高之前一定要確信梯子的高度足以讓我們達到攀登的高度,才能登上梯子。平時應穿著寬鬆的膠底鞋,同時鞋底要有防滑功能,這樣才不容易跌倒。在通道或燒烤間時千萬不可跑步走。當地板剛清洗過或湯汁不小心倒於地板上時,都是危險而不安全的。在走過這裏時應該非常小心。工作人員進入燒烤間門口時應該慢下來,而且要靠右邊看一下再走,可以避免與別人相撞。
(2)割傷的防止。割傷主要的原因是燒烤間人員使用刀具設備不當所引起的。使用刀具切割材料時必須用正確的方法,刀口不得麵向同事,也不可把刀放在工作台邊上,避免掉落下來割傷腳。刀具不用時必須妥善保管,不能隨意放置。當玻璃杯或盤子打破時,不要用手去摸玻璃或陶器的碎片。隻要拿濕紙巾將碎片拾起即可,然後將這些碎片丟在分開的容器裏。
(3)電擊的防止。當發現任何破損的電線、鬆動的電插頭或其他的電器設備有問題時,應立刻報修。當要用手來開電器設備時,手一定要保持幹燥。一定要把手擦幹淨才能去拔電器設備的插頭,拔插頭時,一定要握住電插頭,絕不能拉電線。
(4)灼傷的防止。烤製食物時,工作人員應該使用幹熱墊子或毛巾握住簽子,與火焰要保持距離,以免被灼傷。
(5)衣著的安全防護。在工作場所應穿著合適的服裝,係在身上的圍裙帶子應短些比較安全,這樣可防止被操作的機器設備掛住而發生危險,不要穿戴別針、頸飾或手鐲,因為這些東西可能會被機器絆住或落在食物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