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脊柱側彎的情況可以通過檢查上肢肌肉的力量、感覺來診斷。有針對性地看看神經根、椎間孔有沒有激惹的表現。比如,我們會做頸部的壓頸試驗,看看那一段神經根有沒有影響;做一下臂叢的牽拉試驗,看看臂叢神經在受到牽拉的時候有沒有出現症狀。
還要看看肩胛骨是否對稱。比如有的患者右側的肩胛骨是下塌的、下斜式的,由於支配肌肉的神經受損,肌肉的張力出現問題,肌肉的力量無法拉住骨頭,所以肩胛骨就往下掉。
我們所說頸椎病是指頸椎的力學關係的變化影響了骨性的變化,尤其是到了一定年齡以後的退行性改變——骨質增生、椎間隙的變化、周圍的韌帶、肌肉的變化,使頸椎的結構發生變化以後所導致的神經、血管等一係列症狀。
《科學生活》:除了體格檢查,對頸椎病的診斷還需輔助哪些儀器的檢查?
謝主任:首先,我們一定要做X光片的檢查,這是最基本的。通過X光片可以看出頸椎弧度有沒有改變。比如說有的X光片顯示在頸四頸五的這個地方形成了一個小的夾角,頸椎的弧度發生了變化。還有的是鉤椎關節有增生。在斜位片上可以看到頸五頸六椎間孔的後緣骨質增生,所以椎間孔就會變小了。
如果是上頸段的問題,還可能出現頭暈、惡心、眼花,這時就要做上頸段的X光片,看看寰樞椎(即第一和第二頸椎)有沒有出問題。另外,還可以通過CT看看患者的肋骨,像有些人由於頸椎後緣的骨質增生,導致脊髓的通道變窄了,頸部的椎管變狹窄。有的人還會出現前緣的骨質增生,也使椎管變小。有些患者還需要做磁共振,磁共振可以方便地看到軟組織。我們知道椎管裏麵是脊髓、神經,這是我們人體裏麵一個很重要的結構。通過磁共振可以看到有的患者的椎間盤往後凸,對脊髓有輕度的受壓。
還有的時候,可能磁共振、CT、X光片看上去很厲害,但是神經有沒有受到影響呢?這個就要做神經電生理方麵的檢查,看看神經有沒有受壓,是哪條神經受壓了;也可以做個肌電圖,來檢查一下肌電的信號反應。
《科學生活》:現在推拿按摩館隨處可見,很多人也會經常去做做推拿按摩,但也有很多人因此被推傷,這其中是否也存在很多的隱患?
謝主任:這裏要提一下潛在的危險性。前兩天門診的時候,有患者跟我說,之前做了脊柱的手術,在病房裏曾聽到有好幾個病人在外麵做推拿的時候被推傷了,需要手術治療。我上麵介紹了脊椎的結構,如果有人有潛在的椎管狹窄、有潛在的椎間盤的退行性改變,那麼在不正確用力的狀況下做推拿的時候,很容易導致椎間盤的突出,壓迫脊髓,引起四肢癱瘓。因為是頸部的脊髓,容易導致脊髓的高位損傷,上肢和下肢都會出現癱瘓的表現。
還有,如果是局部的骨質增生很厲害,變得很尖,那麼在用力不當的情況下,也容易導致局部的軟組織進一步損傷,也會損傷到周圍的血管和神經,導致出現肌肉癱瘓的表現。
還有,椎動脈穿過我們的頸一寰錐 (第一頸椎)到顱底,這一段按摩的手法太過猛力的話,會刺激到椎動脈,引起暈厥、眩暈等,這些都可以導致潛在的危險。
《科學生活》:您前麵分析了頸椎病發生的原因以及診斷方法,那麼患了頸椎病該如何治療呢?
謝主任:臨床上對症的治療比較多的是藥物。藥物方麵,常見的鎮痛藥像莫比可;還有解痙鎮痛的藥像布洛芬;營養神經的藥物;神經生長因子;改善血液循環的藥物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