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的保健(下)
養生保健
采訪嘉賓
謝青,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康複醫學科主任,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從事康複醫學專業至今27年,以神經及骨關節康複為主,尤其擅長各種類型頸椎病的診斷及治療。擔任中華醫學會物理醫學與康複學分會委員、中國康複醫學會運動專業委員會常委等職。
頸椎病門診:周一上午
專家門診:周三上午
《科學生活》:如果是頸椎出現了骨質增生,會有哪些常見的表現呢?
謝主任:頸椎骨質增生會壓迫神經、血管,常見的症狀是產生疼痛、無力、麻木、頭暈、惡心等感覺。
除了會有後緣的骨質增生之外,在椎體的前方,常見的如頸五頸六,也會變得很尖,像老鷹的嘴一樣向前凸起。一般來說,頸椎前麵長骨刺,體積小的時候對人體沒什麼影響。但是,當骨刺長大到一定程度,病人在吃東西的時候就有種堵塞的感覺。病人可能因此會去做喉鏡、胃鏡的檢查,也沒發現什麼異物,因為是骨頭頂住了。像這種病人,當頸椎前麵的骨質增生影響到他的生活質量的時候,就需要做手術了。我們骨科就曾經做過這樣的手術,經手術取出很多小骨頭。
《科學生活》:大家都有體會,頸椎出了問題會出現疼痛和麻木的感覺,為什麼會這樣呢?請您從專業的角度給讀者朋友們解釋一下。
謝主任:這是因為血管和神經周圍的炎症表現刺激到了血管和神經;同時由於缺血等會造成麻木,還有感覺神經本身也會出現麻木。有的人還會出現無力、疼痛的表現。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有腰椎間盤突出、腰痛的病人有時候會出現一條腿連帶臀部都會痛。與此相似,上肢也一樣,為什麼我們的手可以動,就是源於頸椎兩邊穿出來的神經。正常的結構是,神經從頸椎椎體的神經根管、椎間孔穿出來,形成了神經帶,最後在鎖骨上窩,從兩個斜角肌之間穿出來,形成臂叢,然後一直到上肢。所以我們在給患者做檢查的時候,有些患者這個地方的肌肉非常緊或者有骨質增生,我們一壓,上肢馬上就會出現麻木或疼痛,這與此處的血管和神經有關係。
還有血管,從心髒的血管往上,主動脈弓分成左右的鎖骨下動脈,一側進入鎖骨,再分成頸內動脈、椎動脈,一部分血管分到頭部去,一部分血管沿著上肢分布。所以,患者上肢也會表現出一係列的症狀。
為什麼有些患者的頸椎病會出現大拇指麻木,有些是食指和大拇指麻木,有的是後麵三個手指麻木呢?這是因為我們的神經在上臂、前臂逐漸分出來很多分支,有橈神經、尺神經、正中神經這三大神經。如果頸五、頸六的神經被壓迫則表現為大拇指、食指麻木,與正中神經有關係;小指的問題與尺神經有關係;手的背部與橈神經有關係。所以,手部的麻木和每一個節段的神經分布有關,哪個節段的神經受激惹,症狀就會出現在手的相應部位。
《科學生活》:如果頸椎出了問題,選擇到醫院的康複科就診,醫生會給病人做哪些體格檢查呢?
謝主任:一個是做頸部的局部檢查,看看肌肉有沒有不對稱的收縮、張力怎麼樣,有沒有疼痛、萎縮、腫脹。還要看姿勢,除了頸椎局部的姿勢外,還要看人整個脊柱的姿態,從腰到胸到頸全脊柱的檢查,看看有沒有側彎。很多有脊柱側彎的人或是由於骨質疏鬆引起的脊柱側彎,會慢慢表現出頭部、頸部的不舒服,所以脊柱的檢查也是很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