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2章 敢於冒險,穩抓機遇(3)(1 / 3)

有一次,鬆下幸之助與鬆下電器工會會長丹羽正治談話。丹羽說:“我聽過不少人向你請教成功的秘密。你總是說:‘我是一個平凡的人,比我聰明能幹的人數不勝數,我能取得比一般的人稍高的成就,一定是命運特別關照我這平凡之人吧。’在我聽來,還是很難信服於人。所以,再一次向你請教。”鬆下幸之助笑了笑:“這都是老生常談了。我想可能還是我對命運的態度吧。”鬆下幸之助接著說:“一般人都把成功歸於自己努力的結果,而把失敗歸咎於運氣差。我的態度恰恰相反,當經營順利時,我會認為這是運氣好的緣故;當經營不順時,我會認為這是自己努力不夠造成的。”鬆下幸之助的這席話,道破了經營者該如何把握命運的真諦。

1917年6月15日,年僅22歲的鬆下幸之助,結束了在大阪電燈公司7年的電氣工程檢察員的工作,成立了鬆下電器的前身——鬆下工場。鬆下工場的廠房,最初是在兩間小屋中間的空地上動手搭建的,實際上隻能算是個棚子。鬆下幸之助雖然在電燈公司工作了7年,精通於工程技術,但是對產品製造卻是門外漢,他聘請了電燈公司的兩位老同事,又請來了內弟,但仍麵臨著技術上的匱乏。經過十幾天研製後,他們終於生產出了第一個電燈插座。然而,改良型電燈插座銷售開局不利,最終,兩位老同事另謀高就。正在進退維穀之際,鬆下幸之助以在生產電燈插座的過程中學到的燒煉殼體的技術,製作出了電風扇底盤,意外地接到了一張訂單,賺了一筆錢。這才使得工場擺脫即將破產的危機。

鬆下幸之助的家庭工場能夠起死回生,還有賴於全日本工商企業的繁榮。當時,第一次世界大戰剛剛結束,日本國內各產業蓬勃興起,電器事業也獲得了巨大發展,對電器組件的需要也隨之增加。

在此背景下,1918年3月7日,23歲的鬆下幸之助創立了鬆下電器製作所。這是一家日本非常典型的家族型企業,最初的產品僅為燈泡插座。正是從這一天開始,鬆下電器踏上了跌宕起伏而又頗具傳奇色彩的發展曆程。

一戰後,日本國內電器事業成為一個很有發展前景的行業,鬆下幸之助是一個善於把握機會的人。他抓住了這次機遇,摸索研製新的產品,經過幾番試驗,終於造出更加適用、質量可靠的完全新型的“雙燈用插座”,送到市場試銷,大受歡迎。鬆下電器製作所逐漸從工場發展成為工廠,鬆下電器也從小作坊生產,進入了正規工業化生產的新時期。

1923年,鬆下幸之助研製出一種明亮耐用方便經濟的腳踏車燈,並運用反向推銷術銷售“炮彈型腳踏車燈”而大獲成功。1927年,該產品正式以“National”注冊商標。此後鬆下電器所大力開展廣告促銷,從而使“National”商標隨著它精良的產品家喻戶曉,遍布全日本。

1928年和1929年鬆下電器有了更大的進展,已經擁有了三處工廠,員工已經增加到了三百多人,鬆下電器從銀行得到了15萬的新資金後,開始興建總行和總廠,在業界引起了強烈的反響。鬆下電器越來越引起廣大日本市民的關注。

6

搶抓機遇,鑄就輝煌

“輝煌事業並非由金錢堆積起來的,而是靠抓機遇而成的。”胡雪岩說。

眾所周知,創業並非易事,輝煌事業並非由金錢堆積起來的,而是靠抓機遇而成的。胡雪岩的成功成為他演繹抓住機遇的一個經典案例。放眼全球,這種案例的演繹者何止千萬,而山姆·沃爾頓就是其中一位。

就外表看上去,山姆·沃爾頓是一個老實巴交的“鄉巴佬”。他成長於美國經濟大蕭條時期,二戰時期曾在軍中服過役,正是這個名不見經傳的人後來創建了世界上最大的零售企業。

1918年,山姆·沃爾頓出生於美國阿肯色州的一個偏僻小鎮上。山姆·沃爾頓小時候家裏並不富裕,這使他養成了勤儉、節約的良好習慣。由於自幼便嚐盡生活的艱辛,因此在山姆·沃爾頓心目中早已根深蒂固地紮下了“對每一個美元都珍重不已”的觀念,這對他後來形成的經營風格不無影響。他曾言:“我們為每一位顧客降低生活開支。我們要給全世界一個機會,來看一看通過節約的方式改善所有人的生活,會是個什麼樣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