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電子自動化。最近西德研製成功一種電子滅鼠器,由電子控製裝置、光控繼電信號裝置和自動夾子組成,隻要老鼠碰到誘餌,就一定會被夾住,萬無一失。
(7)流行色、流行款式化。隨著人們的物質文化水平的提高,日用消費品特別是服裝十分強調流行色,流行款式。
另外,日本提出了現代商品競爭的下述四字訣竅:
輕——產品最忌“傻大笨粗”,要講究靈巧、輕便、惹人喜歡。例如,小汽車本身重量要輕,價格就會便宜,用油也省。日本新研製出一種夏日西裝,全套僅重500克,可謂驚人的發明。
薄——電視機、照相機之類消費品的生產已向“薄”發展。手表變薄最為明顯。日本推出一種係列圖書,每冊售價相當半碗麵條錢,銷路很暢,可謂“薄書多銷”。
短——不是單純指長度,而是有更深的含義。如電話機、對講機可縮短對話人的距離,縮短找人時間;複印機、打字機可縮短抄寫時間;電子計算機可縮短運算的時間等等。因為一切的節約是時間的節約。
小——小型化是打開各種產品銷路的最佳途徑。在日本,“小型三組件(收錄放)”在市場萎縮的情況下,能再度揚眉吐氣。
4.生產企業如何開拓產品市場?
生產企業不僅要根據消費者的需求研製、開發新的產品,而且要製定取勝的銷售策略,還應選擇銷售渠道和銷售方法方式,做好商品宣傳和服務工作。
在銷售策略上,一些企業采用了適銷對路的策略,優質名牌取勝的策略,廉價傾銷的策略,優質服務的策略等,力爭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廉,人廉我轉”。
企業的產品要在市場上盡快地生根、落腳,擴大占有率,對現有的產品,要努力開發潛在的市場,引發潛在的購買力,提高市場占有率。企業更要重視用新產品去開發、占領新的市場。
企業應當選擇那種潛在需求大,競爭者不多,能發揮企業優勢的市場麵作為目標市場。為此,企業應有適銷對路的拳頭商品,要有較大的競爭能力,如商品款式新,質量好,價格低,服務質量水平高等。
在產品銷售方式上,一般可先采用代銷、試銷、聯營、設立分銷售門市部、銷售員走訪用戶推銷、送貨上門等多種形式,使商品在市場上首先立足,然後按照銷售進度逐步擴大市場占領麵。
企業產品進入市場的時機,最好能選擇尚無競爭產品出現的有利時候,或搶在時令的前奏,先聲奪人。
生產企業不可忽視產品宣傳工作。廣告宣傳要實事求是,切忌誇大、失實、空泛、弄虛作假、欺騙等行為。廣告宣傳的內容,要根據商品的壽命周期的不同發展過程而有所側重。如新產品要開拓市場,建立信譽,應著重介紹其特點、用途和功能,引起消費者注意,產生購買欲望;在商品獲得一定的市場後,應當側重介紹其與同類產品比較所具有的優點和長處,藉以鞏固老用戶,擴展新用戶,隨後,還需要著重介紹商品得到用戶好評或權威機構的評定,進一步鞏固市場地位。
5.從哪些方麵評價產品的質量?
產品必須具有使用價值,也就是能滿足購買者或消費者、使用者某種方麵的需要。評價產品質量一般包括下述內容:
(1)產品的性能:指產品的物理、化學性能和技術性能,如某些工業品的化學成分,紡織品的纖維拉力等。
(2)產品的可靠性:指用戶在使用產品過程中,有否故障,產品的可靠程度,產品的精度、穩定性,產品性能的持久性,以及對人身及周圍環境安全的保證程度等。
(3)產品的耐用程度:指產品的使用年限,如燈管、燈泡、儀表的使用壽命等。
(4)產品的經濟性:指產品在使用過程中,對能源、物質的消耗程度和保養、維修的難易程度等。
(5)產品的外觀;包括產品的造型、色澤、包裝和體重。產品的造型能否給人以美觀、大方的感覺,能否給人以藝術的享受;產品的色澤最引人注目,能否給人以清新、明快、歡暢的感覺,能否受人喜歡,產品的包裝是否牢固,托運過程中是否安全,包裝設計是否美觀藝術等;產品的大小、輕重,形狀是否適宜,如果產品傻大笨粗,顧客就很難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