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什麼是需求導向的訂價方法?
這是以顧客對商品的認識和需求程度為導向的一種訂價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種形式:
(1)理解價值訂價法。主要根據顧客對某種商品的價值觀念,然後再計算成本、測算銷量和預計利潤,再確定商品出售的價格。例如,信譽高的名牌產品,售價就可以提高。因此,生產的產品質量、造型、包裝等要有特色,在消費者心目中樹立良好的形象。
(2)區分需求訂價法。根據需求者的特點而訂出不同的價格,如對批發商、零售商和個體消費者的銷售價格就有所不同;出口的產品對不同國家、不同地區可采取不同的售價;在不同季節、時間(旺季與淡季、白天與夜間、平時與節日、平地與山上等)采取不同的價格。
(3)需求彈性比較訂價法。商品需求彈性大小與價格關係密切。需求彈性大的商品,價格變動對商品需求的影響較大;反之,則相反。因此,對需求彈性大的商品,價可訂得低一些,實行薄利多銷,以擴大銷路,銷售量多而使總利潤不會減少;反之,對缺乏彈性的商品,把價格訂得高些,顧客也能接受。
23.什麼是成本訂價法?
也叫完全成本訂價法,就是在單位產品的完全成本上加一定比例的毛利。具體計算時,先算出總的產量(或銷量),然後在每個單位產品完全成本的基礎上,加上應納稅金和預計的利潤。其計算方法為:
單位產品銷售價格=單位產品完全成本/(1-稅率-銷售利潤率)
這種訂價方法計算簡便,適於產量與單位成本相對穩定,供求雙方競爭都不甚激烈的產品,但對市場競爭的適應能力較差。
24.什麼是保本點訂價法?
也叫損益平衡訂價法。企業按照生產某種產品的總成本和銷售收入維持平衡的原則,來製訂保本的價格。其計算方法是:先求出單位產品的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再測算在不同產量水平上的保本價格,也可測算在不同價格水平上的保本產量。其計算公式為:
保本價格=企業固定成本/總產量=單位產品變動成本
保本產量=企業固定成本/(單位產品價格-單位產品變動成本)
在市場不景氣的暫時困難情況下,可采取此法,雖隻能做到不賠不賺,但保本經營總比停業損失要少得多。
25.什麼是目標利潤訂價法?
目標利潤訂價法也稱投資收益率訂價法。計算方法是:根據企業的總成本和計劃產量(或銷售量),計算出單位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二者兩加後再加上投資收益率測算的目標利潤額。其公式是:
單位產品銷售價格=企業固定成本/產品總產量=單位產品變動成本=單位產品目標利潤
或=(總成本=目標總利潤)÷總產量
采用這種方法有利於實現投資回收計劃,加強計劃管理,但必須加強市場調查研究,預測好銷售價格對銷售量的影響程度,防止出現先確定了價格而達不到預計銷售量的被動情況。
26.什麼是利潤比較訂價法?
根據訂貨量或預測的銷售量,在保本點產量基礎上靈活訂價,以爭取較大的利潤。具體計算方法可采用直線方程式y=a=bx。式中,x為保本點產量,y為一定價格時的x,a為企業固定成本,b為單位變動成本。
例如,某企業某一產品的全部固定成本為30萬元,單位變動成本為40元,由於該產品售價不同而銷售量也不同。經預測,單價為50元時,可銷售量為25,000個;單價為60元時,可銷售量為20,000個。我們可通過計算,選擇哪個價格出售而取得較多利潤。
(1)50x=300,000=40x x=30,000(個)
即售價為50元時保本產量為3萬個,但此時的可銷售量為2.5萬個,因此,這個定價對企業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