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地批發價格=產地零售價格÷(1=批零差率)
工業品銷地批發價格,是在產地或口岸地批發價格基礎上,加地區差價製定的。其理論計算公式是:
銷地批發價格=[(進貨地批發價=運雜費)=(1=商品在途天數×日利率)]/[(1-損耗率)×(1-經營管理費率-稅率-利潤率)]
上述公式計算繁瑣,效率既低又易出錯。在實際工作中,通過不斷總結經驗,常采用以下方法:
(1)綜合差價率法,把利息、損耗、經營管理費和利潤,綜合換算成一個固定的差率,得出的計算公式是:
銷地批發價格=(起算地批發價格=實際運雜費)×(1=綜合差率)
或=起算地批發價格×(1=綜合差率)=運雜費
(2)固定地區差率法。把運雜費和綜合差率兩部分合並換算成一個固定的差率,稱為固定地區差率,得出的計算公式是:
銷地批發價格=進貨批發價格×(1=固定地區差率)
(3)固定差額法。把從進貨地調往銷地的各項費用和利潤,換算成為一個固定金額,即固定差額,其計算公式是:
銷地批發價格=起算地批發價格=固定地區差額
11.怎樣製定和計算商品零售價格?
零售價格是商品的最終銷售價格,我國目前指零售企業或生產者直接向城鄉居民、社會集團供應消費品及向農民供應農業生產資料的價格,一般由批發價格加運雜費、利息、零售損耗、經營管理費、營業稅和零售利潤所構成。
零售價格的計算方法有理論公式與實際應用公式兩種。
理論零售價格公式,主要是用來研究和測算各類商品批零差率的。其公式是:
零售價格=[(批發價格=市內搬運費)×(1=周轉天數×日利率)]/[(1-零售損耗率)×(1-零售經營費率-營業稅率-利潤率)]
實際應用公式,是以物價主管部門核定的批零差率,來製定零售價格。其計算公式是:
零售價格=批發價格×(1=批零差率)
其中批零差率=批零差價/批發價格×100%
批零差率的大小,一般要根據各種商品的經營難易、價值大小、損耗多少,周轉快慢等因素來確定。
農產品零售價格,是在批發價格的基礎上,加批零差價(率)計算的。其計算公式是:
農產品零售價格=批發價格×(1=批零差率)
12.什麼是商品比價?
商品比價簡稱比價,指同一時間同一地點(市場)不同商品價格之間的比例關係。商品比價主要有以下三種:
(1)工農業產品比價。它是指在同一市場和同一時間內,工業品銷售價格同農產品收購價格之間的比例關係。也就是說,農業生產單位或個體農戶,向國家交售農產品所得到的價款能買到多少工業品。工農業產品比價的計算方法有兩種:①單項比價,即農村市場上某種工業品零售價格與某種農產品收購價格的對比。②綜合比價,是工業品零售價格總指數與農產品收購價格總指數的對比。可分別以正指標或逆指標計算,公式如下:
工農業品綜合比價(正指標)指數=農產品收購價格總指數/農村工業品零售價格總指數×100
工農業品綜合比價(逆指標)指數=農村工業品零售價格總指數/農產品收購價格總指數×100
(2)農產品比價。它是指同一時間同一市場上不同農產品價格之間的比例關係。其計算方法有以下兩種:
①單項比價,指一種農產品與另一種農產品價格的比例,公式為:
農產品單項比價=交換品收購價格/被交換品收購價格
②綜合比價,指某一類農產品價格與另一類農產品價格之間的比例,公式為:
農產品綜合比價=交換品(類)收購價格指數/被交換品(類)收購價格指數×100
(3)工業品比價。指同一時間同一市場上不同工業品價格之間的比例關係。工業品比價具體包括:以農產品為材料的工業品和以工礦產品為原料的工業品之間的比價;輕工業產品和重工業產品之間的比價;加工工業品和非加工工業品之間的比價;主機和輔機比價;整台設備與配件的比價;同類產品中不同品種間、不同型號間、不同係列間的比價;不同類別產品間的比價;新老產品間的比價;成品與半成品間的比價;代用品和被代用品間的比價;國產品和進口產品間的比價;大批量產品和小批單件產品的比價;機器工業產品和手工業產品間的比價,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