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價格策略(1)(2 / 3)

工業產品從生產領域進入消費領域,要經過工廠、商業批發和商業零售等環節。

8.農產品在各個環節的價格是怎樣構成的?

農產品從生產領域進入消費領域,經過農業生產單位和批發、零售等環節。

7.什麼是順加作價?

以一種既定價格為基價順加一定差價來製定另一種價格的方法。我國計劃價格中的商品零售價格、農產品產地銷售價格和調撥價格、工業品銷地批發價格、物資供應價格等,一般均采取順加作價方法。其作價公式是;

商品零售價格=商品批發價格×(1=批零差率)

農產品產地銷售價格=農產品收購價格×(1=購銷差率)

農產品產地調撥價格=農產品收購價格×(1=地區差率)

物資供應價格=出廠價格=管理費=運雜費

部分工業品產地批發價格,在國家已經製定出廠價格和商業進銷差率的情況下,也采取順加作價方法。其計算公式是:

工業品產地批發價格=出廠價格×(1=順加進銷差率)

8.什麼是倒扣作價?

“順加作價”的對稱。以一種既定價格為基價倒扣一定差價來製定另一種價格的方法。我國計劃價格中的工業品調撥價格、農產品銷地調撥價格、部分工業品的出廠價格、個別商品的批發價格等,采取倒扣作價方法。其作價公式為:

工業品調撥價格=產地或調出地批發價格×(1-調撥倒扣率)

農產品銷地調撥價格=中心銷地或中轉地批發價格×(1-調撥倒扣率)

工業品出廠價格=產地批發價格×(1-倒扣進銷差率)

商品批發價格=零售價格×(1-倒扣批零差率)

9.怎樣製定和計算工業品的出廠價格?

工業品出廠價格是工業品從生產領域進入流通領域的第一道價格,也是商業部門對工業品的收購價格。

工業品出廠價格,有三種計算形式:

(1)按成本和利潤製定出廠價格。計算工業利潤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成本利潤法,即以本行業每種產品的平均成本,計算利潤率;另一種是采用資金利潤法,即按照企業生產某種產品占用資金的多少,計算產品的利潤率。這兩種方法在我國理論界是有爭論的,在實際工作中,一般采取前一種方法。其計算公式如下:

出廠價格=[生產成本×(1=成本利潤率)]/(1-稅率)

(2)按批發價格倒扣商業進銷差價率確定出廠價格。這是指工商部門在商訂出廠價格之前,先根據產品的生產成本,考慮製定市場銷售價格的各方麵因素,確定這一商品的批發價格,然後再扣除工商商定的進銷差率,計算出這一商品的出廠價格。其計算公式是:

出廠價格=商業批發價格×(1-進銷差率)

(3)按產品的工商利潤分配比例確定出廠價格。先確定這一產品的市場批發價格,根據擬定的工商利潤總額,按照工商分配比例或金額,計算這一產品的出廠價格。其計算公式如下:

出廠價格=(生產成本=工業利潤分配額)/(1-稅率)

10.怎樣製定和計算工業品批發價格?

工業品批發價格分產地批發價格與銷地批發價格。

工業品產地批發價格,是由工業品出廠價格和商業進銷差價構成的。計算公式,有理論計算公式和實際工作中使用的計算公式之分。理論計算公式是為了測算進銷差價以及產地批發價格是否合理。其公式為:

產地批發價格=[(出廠價=市內運雜費)×(1=周轉天數×日利率)]/[(1-損耗率)×(1-經營管理費率-稅率-利潤率)]

實際工作中使用的產地批發價格計算公式有下麵兩種:

(1)按出廠價格求產地批發價格,其計算公式是:

產地批發價格=出廠價格÷(1-進銷差率)

其中,進銷差率=(批發價格-出廠價格)/批發價格×100%

目前也有少數商品的產地批發價采用下列公式:

產地批發價格=出廠價格×(1=進銷差率)

(3)以產地零售價格求產地批發價格。這種方法適於全國或一個省、市、自治區範圍內,規定有統一零售價格的工業品。它以零售價格為計算基價,按規定的批零差率,計算產地批發價格。其計算公式是:

產地批發價格=產地零售價格×(1-批零差率)

但也有一些工業品的產地批發價格采用下列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