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章 推銷技術(1)(3 / 3)

(8)服務銷售法:為用戶提供無償服務,如免費安裝,傳授使用技術等。

(9)信函銷售法;郵寄產品照片及信函給用戶,使其訂貨。

(10)寄貨銷售法:委托寄銷,延期付款,對零售單位和客戶吸引力大。

(11)巡回銷售法:組織人員車輛帶貨帶樣巡回銷售,或趕場趕集推銷。

(12)減價折價銷售法。一次性降價或在某一時期內讓顧客享受一定的購貨折扣。

(13)贈送樣品銷售法。即免費提供試用或免費贈送產品。這是介紹新產品的一種有效方法。贈送時可在鬧市散發,也可由零售店隨購物散發。這種方法費用較高,多用於小商品。

(14)遊戲競賽銷售法。即舉辦一些輕鬆的遊戲活動,如猜迷、智力競賽等,由顧客自願參加,通過自己努力,得到現金、實物獎勵或一次旅遊機會。主要用於鼓勵中間商大批量經銷以及重複購買。這種方法常常公開宣傳並邀請知名人士參加,因而具有樹立企業形象和提高產品知名度作用。

(15)有獎銷售和附送小禮品。對批量產品設若幹等級獎,購買者可憑包裝或發票號碼兌獎,能夠刺激購買興趣。附送小禮品主要是為了吸引潛在顧客和樹立企業形象,使用較多的有文具、撲克牌、日曆、煙灰缸等,可分送消費者,也可批量送中間商。

(16)展銷和陳列。在有關展銷會上展出產品,並進行示範表演,可吸引參觀者,促使顧客了解產品,立即購買或事後定貨。陳列是將產品精心布置在臨街廚窗或商店貨架上,以吸引顧客,誘發需求。店內陳列時,可以配合試穿、試用、現場操作,以及錄像和圖片介紹等,刺激顧客的購買欲望。

銷售促進活動可使推銷效果立杆見影,著眼點是提高顧客購買興趣。具體工作中,可結合實際情況創造性地進行。

7.什麼是推銷工作的“五問、三策”?

“五問三策”是根據對消費者購買心理的分析和推銷活動的研究,總結出的具有規律性的推銷技巧。

推銷工作中的“五問”是:

(1)為什麼?推銷人員向顧客推銷商品時,首先就會遇到這樣的問題:你為什麼訪問我?我為什麼要聽你介紹商品?我為什麼要買你的商品?每次推銷工作之前,都應當仔細推敲。這會使推銷員增強信心,做好開頭的工作。

(2)是什麼?接著顧客就會產生這樣的問題:你的產品對我會有什麼好處?有什麼幫助?推銷員能使顧客感到買這個商品對他有好處,他就會注意你的“勸說”。

(3)誰說的?要使顧客形成信心,認為和你做交易是可靠的,推銷員可利用企業在前段銷售活動中因取得顧客信任而享有的良好聲譽的事實作宣傳,以爭取顧客的信任。

(4)誰買過?接著頤客就會想到誰曾買過,這時,推銷員就要列舉出和顧客地位相似的某些人購買該商品而受益的例證,以促進顧客購買行為的實現。

(5)我能得到的是什麼?這是最後階段。推銷員就可以明確地告訴顧客,你一定可以因做成這筆交易而受益。在一般情況下,這個問題是完成推銷工作的最後障礙,最好是用具體事例或算帳的辦法,使顧客對能得到的好處有實際的感覺,切忌空話連篇。在推銷過程中,推銷人員要注意以下三點:第一,應記住你的目標是為顧客服務,不是單純的推銷商品,切忌急於求成,引起反感。第二,克服價格障礙,推銷人員首先要認識自己的商品貨真價實。在推銷過程中,要充分介紹商品的特征,使顧客不嫌價高。第三,要掌握向顧客提示價格的時機,最好在顧客表露有購買意圖時提出,不可失去良機。總之,要見機行事。

推銷工作中的“三策”即推銷中的三種策略:

(1)試探性策略,又稱“刺激—反應”策略。推銷人員在尚未了解到顧客具體要求的情況下,事先準備好幾套話題,進行“滲透性”交談。通過試探、“刺激”,看顧客的反應,然後進行說服、宣傳,以激發顧客的購買行為。

(2)針對性策略,又稱“配方—成交”策略。推銷人員事先已大致掌握了顧客的基本或可能需求,從而有針對性地與之交談,投其所好,引起對方的興趣和購買欲望,促成交易。

(3)誘導性策略,又稱“誘發—滿足”策略。通過交談,看對方對什麼感興趣,然後誘導他對所感興趣的商品或勞務產生購買動機;接著,因勢利導,不失時機地介紹本企業經銷的商品如何能滿足這些需要,使其產生購買行為。這是一種“創造性的推銷”,要求推銷人員有較高的推銷藝術,使顧客感到推銷員是他的“參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