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 消費心理(3)(1 / 3)

生理上的變化,使老年人在購買心理上不同於成年人和青年人。首先是習慣性強。老年人舊的記憶還在,新的記憶容易遺忘,慣於購買過去用過的商品,比起年輕人來,對老商標、品牌偏愛,而對新產品則較難接受。其次是理性強。老年人購買講究經濟實用,受流行、時尚影響少;老年人購買行為慎重、理智,善於思考而少於衝動;老年人渴望長壽,寧可減少用的,穿的方麵的需求,更注重在食品、補品等保健方麵的滿足。第三,對銷售服務要求高。老年由於體能退化,購買中希望幫助和關照。

應當根據老年人的消費心理特點設計產品,推銷活動中,要針對其心理特點進行宣傳、講解,服務要周到,便於老年人購買。接待老年人要耐心熱情,不怕麻煩,這樣,才能不斷開拓老年消費市場,充分滿足老年人的需求。

11.消費者為什麼追求時尚?

時尚也叫“時髦”、“時式”、“流行”,是指一定時期內時興的商品品牌和樣式。時尚是一種社會消費現象。追求時尚是一種消費規律。

在消費領域中,時尚在不斷地形成和變化著。某種商品,先是個別人使用,然後一些人模仿,進而流行起來,形成一種時尚。過了一段時間,一種時尚又被另一種時尚所代替。時尚商品層出不窮,時尚也循環不停地進行。最能體現這種現象的商品是時裝,現代生活中,時裝的變化最快。從一個較長的發展過程看,時尚還具有一種時代性,層次不斷地由低級向高級過渡,如收音機、黑白電視機逐漸由收錄機、彩色電視機、冰箱所代替。

消費者的從眾和同步心理,是形成時尚的主要原因。一些年輕人表現個性的欲望強烈,往往是時尚的發起人,他們經常走在消費大軍前列,顯示自己不同凡響的外表和情趣,以引人注目來使自己感到滿足。隨著使用者人數增加,以及商品本身的改進和降價,大多數消費者受從眾和同步心理驅使,也不甘落後,積極購買。因為對於有求新、求美、求變欲望的大多數消費者來說,走在消費前列的人,為他們提供了模仿的對象。那些不願意在生活上花費過多時間的人,以及在消費品選擇上缺乏主見的人,別人的消費行為也為他們提供了現成的解決問題的辦法。正是這種從眾和同步心理,促使商品流行,從而形成時尚。

時尚是現代商品經濟的產物。經濟越發達,消費者追求時尚的欲望就越強烈;商品信息傳遞速度越快,時尚的變化也就越快。從我國國情看,總是內地受沿海的影響,農村受城市的影響。時尚在東南沿海和大城市形成變化快,在內地和農村形成變化相對慢一些。

時尚對市場銷售活動有很大影響。某種商品流行時,需求旺盛,供不應求;時尚一旦發生變化,時尚商品馬上就會背時,銷售明顯下降,容易造成積壓。所以,推銷員要隨時注意時尚的變化,做好信息反饋,以免生產過多,造成產品積壓。

12.人們對新產品有哪幾種不同的態度?

當一種新產品上市後,人們對其反應速度和接受程度是有很大差異的。有的人在它剛一上市,就去購買,有的人看到別人使用,就模仿購買;有的人在它普遍流行後,才去購買;有的人則不為所動,遲遲不加入購買行列。在市場學裏,把新產品的接受者分為五種類型:最初使用者約占2.5%,早期接受者約占13.5%,普及早期接受者約占34%,普及晚期接受者約占34%,保守者約占16%。

五種類型的接受者購買新產品,在時間上有先有後,除了與對產品的性能、特點、質量、價格有關外,還與他們的經濟條件、教育程度有關係。另外,接受者的心理狀況,對購買新產品的行為也起一定的支配作用。新產品的特點就在“新”字上,因為其新,就對傳統觀念、消費方式產生了一種衝擊作用。但由於消費者的個性心理不同,而在購買新產品的時間上,就出現了差別。

從消費心理角度看,五種類型的接受者中,最初試用者勇於爭先購買的精神,源於強烈的求新、求異欲望。這類接受者性格外向,活潑好勝,不屑於世俗,消費方式有主見。拿牛仔褲來說,在我國還被視作“奇裝異服”時,他們是敢於用其來顯示自己不同凡響的外表和情趣的一類顧客。可以說,這類購買者是新產品擴散的呐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