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消費心理(2)(1 / 3)

7.影響消費心理的社會因素有哪些?

不同國家、民族、地域的消費狀況有很大差異;不同職業的消費狀況也有不少差異。這種現象,是各種社會因素作用於人們消費心理過程的結果。消費是一種社會化行為,人們對某種商品的態度,必然要受到所處的社會環境的影響。

對人們消費心理具有重要影響的,首先是社會文化。社會文化包括政治、宗教、傳統習俗等方麵,它以各種形式向社會成員傳授社會規範和價值標準,使生活在同一文化範圍內的成員的消費心理具有相同的方麵,形成獨特的心理特點和行為方式。如西方人喜歡色彩鮮豔、顯示人體美、裸露的裝束,而中國人則喜歡色調柔和、淡雅、樸素而莊重的衣著。談生意時,日本人要價高,德國人則比較老實,瑞典人計較,英國人幽默,美國人則比較隨便,等等。社會文化也不是絕對的、靜止的,隨著社會曆史和物質文明的發展,也會不斷變化。消費心理也會通過生活方式,敏感地反映這種發展和變化,如我國服裝和耐用消費品近年來的變化,就說明了這種情況。

其次是群體的影響。群體是指為了共同的目標,由若幹人通過互相交往,互相作用並遵循一定社會規範而建立起來的有機整體。群體有正式和非正式之別。正式群體是指具有一定目的性、組織性的個人集合體。如公司企業、機關團體、學校班級等。非正式群體是指基於共同興趣而自發組織起來的,沒有確定的組織機構和成員資格,以個人興趣、好惡為聯係紐帶,情感色彩極濃。消費者在群體影響下,會產生從眾心理。所謂從眾心理,是指個人受群體多數人的影響和壓力,所產生的一種改變個人意見,力求與多數人保持一致的心理傾向。社會心理學實驗表明,許多人在群體壓力下,會順從群體內多數人的意誌、行為規範、道德準則和價值觀念。在這種心理作用下,購買東西時,就深恐遭到群體成員反對,如果與群體意誌相反,往往會打消購買念頭。

第三是家庭的影響。家庭對一個人的心理狀況有重要影響。這與家庭背景、生活方式、父母的教育方式有很大關係。如文化程度高的家庭子女的消費選擇相對高雅一些,經濟狀況好的家庭子女舍得花錢,獨立性大的子女成年後消費決策能力強,等等。家庭環境對消費者的購買心理有著直接的影響,一方麵表現在血緣關係使成員之間在購買決策上,互相都有很大的影響力;另一方麵,家庭的收入水平、家庭所屬的社會階層,決定著消費者的購買能力、需求層次和消費習慣。

8.什麼叫從眾心理?

受多數人影響,按照多數人的行為,來決定自己行為的現象叫做從眾。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從眾也是一種模仿——模仿多數人的行為。在心理學中把這種跟隨多數人的心理,稱作從眾心理。

人們之所以會從眾,心理學認為是由於兩個原因,即信息壓力和規範壓力造成的。人是在一定的社會關係中生存的,社會關係無時無刻不在對每個人施加影響,同時,人們在內心也形成一種歸屬感。這種外部的影響和內心的歸屬感造成一種心理上的壓力,使人們無論在做某種選擇對,總是要在標準、價值觀、行為方式上,或多或少地參照他人,尤其是參照多數人的選擇。這種選擇,一方麵表現在認為別人的知識對自己有用,注意別人的意見,仿效別人的行動,尊重別人所提供的信息;另一方麵,表現在力求與集體規範保持一致,擔心被別人嘲諷、譏笑、說閑話,不願引人注目。一般來講,信息和規範的壓力越大,人們就越趨向於從眾;相反,這種信息和規範的壓力越小,則越趨向於自主。

從眾的程度,也依賴於個人的具體情況。缺乏主見和自信的人,容易被影響,盲目地聽取別人意見,服從別人的意誌。當然,主見和自信又受到判斷的難度製約。如果一個人對某件選擇對象有較多的了解,他就很容易做出判斷,而且會表現出較高的自信和主見,外界對他的影響,就不一定會導致從眾。

從眾心理對人們購買決策的影響,根據不同的商品可分為四種情況:(1)影響到購買商品和選擇商標。比較典型的如自行車、縫紉機。消費者是否購買和購買哪一種商標,有遵從多數人選擇的趨勢。(2)隻影響購買商品而不影響挑選商標。這與人們追求時尚和現代生活方式有關,具體商品每個時期都不同。人們首先考慮的是別人家裏有了,自己家裏有沒有?如現在時興的組合家具、電視、冰箱等。(3)不影響購買商品而影響挑選商標。典型的如服裝,人們參照的首先是別人的款式、商標。(4)對購買商品、挑選商標都沒有影響。如食鹽、白糖、火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