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企業的信息來源於哪些方麵?
信息就是財富,信息暢通,死物變活物;信息堵塞,活物變死物。企業應從多方麵積極收集信息。
(1)公開發行的印刷資料,其中包括:各種報紙、科技刊物、科技圖書、政府出版物(如政府法令、方針政策、規章製度、技術標準等)、產品樣本(包括產品的性能、規格、品種、結構、線路圖、照片等產品的技術情報)、專利文獻(包括申請書、專利說明書、專利文摘、專利索引、專利刊物等)。
(2)公開傳播或發行的聲像資料,如廣播、電視、錄相、電影等。這是快速反映政治、經濟、科學文化、各行各業動態的一種重要情報。公開傳播或發行的聲像資料量大麵廣,易求得,成本低。企業的有關人員(包括推銷員)可以把報刊上有用的資料剪下來,加以編排、整理、複印,作為情報提供給有關部門和人員。
(3)內部發行的印刷、聲像資料,如內部報刊、會議文獻、報告或講話資料,等等。它們反映了有關部門、係統、企業、學科專業領域的動向、經驗、發明、創造等情況,而且內容新穎,比較可靠。
(4)零次信息源,通過同客觀事物直接接觸,去獲取那些非文獻形式和非正式的活情報,如貯存於企業家、專家、用戶頭腦中的情報,或從生產現場、展銷會、展覽會得到的情報。日本把這種情報稱為“零次情報”。他們也非常重視這種情報。據說,兩個日本人來到了美國,他們買到一家中上層人士常去的劇院前排座位的戲票。演出開始後,他們不是麵向舞台看節目,而是不斷地向後扭頭,對準一位觀眾,拿起鉛筆在一張紙上悄悄地又寫又畫。當地治安人員看到他倆的行為有些詭秘,懷疑他們是間諜,便把他們帶到警察所審問。這兩個日本人說他們是服裝商人,到劇院來的目的是專門從觀眾中尋找最時髦、最新穎、最雅致、最受人羨慕的衣著,隨時描畫出來,再傳回國內,以便按樣式迅速生產,然後把產品運到美國銷售。這兩個日本人由於受到誤會、懷疑,按美國當地的有關法規,還得到一筆賠償費。這個例子就指的是“零次情報”。
9.企業收集信息的方法有哪幾種?
(1)閱讀法。如閱讀報紙、刊物、圖書、文件、報表、資料,等等,通過閱讀收集所需信息。這種方法簡便,內容新穎,比較可靠,收集也快,但麵廣、針對性不強。
(2)書麵調查法。將事先設計好並印好的調查提綱、問卷、詢問調查表、征購(訂)單等,發函(發電)給被調查的對象,請對方填好寄回。這種方法簡便、費用不多,但有時難以取得對方的合作,不一定都能收回。
(3)聽錄法。從廣播、電視、新聞發布會、科技電影等收集有關信息,然後記錄、整理、複印出來。還可用電話向有關人員了解市場商晶供求狀況、了解用戶的購買心理,征求對企業產品的意見。
(4)觀察法。由調查人員直接到調查現場,用錄音機,錄像機等機具或直觀的方法,從旁觀察被調查者的行動、表情,取得第一手材料。如企業設用戶意見簿、與用戶的聯係簿,請用戶提意見,還可以通過展覽、展銷、看樣訂貨會廣泛收集意見。
(5)麵談調查法。通過談話當麵聽取被調查者的意見、要求、反應、批評、建議。在方法上,可走出去上門拜訪,也可請進來座談;在策略上,一種是事先通知對方做好準備,全麵聽取對方的意見,一種是不事先通知對方,隨便交談,便於了解對方的心理;在廣度上,可個別麵談,也可以小組座談,在深度上,可一次談,也可多次或反複深談。
(6)購買法。向報刊、圖書、專利等單位、有關信息企業、信息中心、谘詢服務單位、技術市場、大專院校、科研單位及政府有關部門購買有關信息資料。采購的範圍不僅在國內,而且可向國外采購。
(7)交換法。通過信息谘詢機構、信息網絡、協會、研究會等單位交換意見、情報,也可以與國外有關單位交換資料。信息交換要注意摸清對方情況,選擇合適的對象。信息交換關係的建立,可以采取信件聯係、訪問、協商等方式。
(8)實驗調查法。先試驗、試點,取得經驗後,再由點到麵地推廣。如通過新產品展銷、試銷、看樣訂貨、請對方試用等方法,然後根據顧客、用戶的意見進行改進並決定成批生產的數量、投放市場的時間和選擇銷售渠道。
(9)統計分析法。通過對企業產品的銷售情況的數量分析,研究、揭示產品生產、銷售的規律及其發展趨勢。
(10)預測法。在調查的基礎上,運用科學的方法,對收集來的全部信息資料,進行分析研究、測算,對事物的發展趨勢及未來的情況作出科學的預見、判斷。
10.什麼是信息反饋?它有哪些作用?
所謂信息反饋,是指在一個係統內,把給予被控對象的輸入信息(又稱給定信息)作用於被控對象後所產生的結果(真實信息)輸送回來,以增強或減弱係統的輸入信號,對信息的再輸出發生影響,並達到對係統進行控製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