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市場信息(1)(1 / 3)

1.什麼是信息?

信息並不神秘,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現象,但若是給信息下個定義,目前在學術界卻無一致的認識。從狹義上理解,有人認為信息是指具有新內容、新知識的消息。從廣義上理解,有人認為信息是客觀世界中各種事物的變化和特征的最新反映,是客觀事物之間聯係的表征,也是客觀事物狀態經過傳遞後的再現。例如,“人有喜事精神爽”,“精神爽”作為一種“人有喜事”的信息,正是“人有喜事”的表征。又如,某一企業生產出一種新產品,經過電視、報刊廣告宣傳,人們就獲得了這一新產品的信息。

信息可分為直接信息和間接信息。前者是指事物存在方式和運動狀態本身,如觀察到的事情、現象;後者是關於事物存在方式和運動狀態的陳述,如經過加工整理的數據、資料、觀點、理論等。

信息在宇宙中是普遍存在的並且是無限的,即使在有限的空間中,信息也是無限的。信息具有相對性,對同一個觀察對象,不同的觀察者可能獲得不同的信息。

人類為了表達各種各樣的信息,創造了語言、文字,創造了各種信號係統。人們既可以利用直接信息,也可以利用間接信息,以便消除知識的不確定性,改變原來不知或知之甚少的狀態。生產企業的工作人員通過收集、獲取、積累,利用信息開發新產品,滿足人們的需要,同時,增加企業的盈利。

2.信息有哪些特征?

信息有以下幾種特征:

(1)信息是可以被感知和識別的。人們可以通過感官直觀識別,也可以運用各種儀器、儀表和傳感器等手段識別。如,人們通過電報、電話在數分鍾內接收萬裏之遙的信息;衛星可在同一時間將數以千計的信息傳送到地球上三分之一的地區。

(2)信息是可以傳遞、擴充的。信息非常活躍,不受約束。信息的傳遞需要載體,信息不能脫離物質而存在。人與人之間通過語言、表情、動作、報紙、雜誌、電報、電話、廣播、電視等方式、手段傳遞信息。電視廣播衛星的出現,使我們幾乎可以看到地球上任何一個地方的實況圖像。計算機的出現,為人類充分利用信息資源提供了方便條件。

(3)信息是可以處理的。人們可以把許多複雜的事例總結為一條定理,可以把大量的資料歸納為一個方程式,還可以把實踐的經驗總結出來,寫成程序、手冊。

信息是可以再生的。人們收集的信息經處理後可用語言、文字、圖像等形式再生成;計算機收集的信息也可以用顯示、打印、繪圖等形式再生成。

(4)信息是可以存貯的。信息的存貯可分為人體內存貯和體外存貯兩種。體內存貯是人們通過大腦的記憶把信息存貯起來;體外存貯則依賴於各種物質載體,如書刊、文件、報表、錄相、錄音存貯各種情報和數據。

(5)信息是有替代能力的。它可以取代勞動者的勞動和物質資源,如機器人和自動化程序在工廠或辦公室可以代替人的勞動。

(6)信息是可以分享的。物質可以轉手,例如,甲把一本書送給乙,甲就沒有了這本書。但是,如果甲把一個想法和消息告訴了乙,這時,甲與乙可以共同享受。

(7)信息具有時間性。信息必須及時從發生源傳遞到接收方,以便使接收方及時獲取、利用。在戰場上,戰爭的勝負往往取決於哪一方及時掌握了可靠的軍事情報。在市場競爭中,能不能及時掌握可靠的情報,則往往關係到一個企業的成敗。

(8)信息具有知識性。人們獲得了信息,達到了一定的量,經過加工和有序化,就能使人們對某種事物的認識上的不確定性減少甚至消失,由不知到知之,或由知之不多到知之甚多,這就是獲得了知識。信息的收集和處理促使大腦的發達;有了發達的大腦,人類社會才不斷地發展,前進。

3.信息有什麼重要性?

信息和物質(材料)、能源(能量)被認為是發展生產、發展科技、改造自然、改造社會的三大支柱。日本企業界認為:“信息是企業的生命,在國內市場激烈競爭的環境中,信息是決定公司、企業,甚至整個國家上下沉浮的關鍵所在。”

有些信息科學研究者提出了信息的八大功能,即:信息是寶貴的資源,信息是知識的源泉,信息是決策的依據,信息是控製的靈魂,信息是思維的材料,信息是實踐的準繩,信息是管理的基礎,信息是組織的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