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學習對手的用人技巧(1)(3 / 3)

上帝笑了笑說:“我隻管兩頭——源頭和結果,至於中間,那是他們自己的事!”

上帝如何管理兩頭呢?就是授權和考核,至於過程嘛,讓被管理者“自我管理”。

最後,上帝又補充了一句話:“親力親為的管理者,是賤骨頭,生就的奴才,不配做管理者!”

迪斯尼樂園的創始人沃爾特·迪斯尼就是這種讓被管理者“自我管理”的管理者。

有一天,迪斯尼帶著他3歲的孫女來到了迪斯尼樂園。這個小女孩還是第一次來到迪斯尼樂園呢!

小女孩很高興,她一會兒看看這裏,一會兒摸摸那裏,隨便走到哪裏都感到很新鮮。她看到了聰明活潑的“米老鼠”、滿腹怨言喋喋不休的“唐老鴨”、還有大智若愚的“三隻小豬”。

小女孩發現每一樣東西都足以使她流連忘返。迪斯尼慈愛地看著她,思量著有多久沒有陪家人一起出來好好玩一玩了,像這種天倫之樂已經有很長時間沒有享受過了。

天色一點一點地暗下去,到了該回家的時候了,小女孩一點也沒有想要走的意思,她想一直留在這裏,可是爺爺催她回家吃飯了。

“爺爺,這麼多可愛的卡通娃娃都是您創造出來的嗎?您在家裏也給我做出這麼多的卡通娃娃好不好?我好想每天都看到,這些真是太漂亮了。”小女孩用期待的眼神看著慈祥的爺爺。

迪斯尼笑著說:“這些當然不是我做的了,爺爺真的不會做,要是你喜歡,以後爺爺經常帶你來玩就是了。”

小女孩有點疑惑了:“可是,大家都說這個樂園是您創造的,這些卡通娃娃怎麼會不是爺爺您做的呢?”

“那些呀,是許許多多勤奮的工作人員做的,他們每天辛苦工作,通過互相合作才創造出這麼可愛的卡通娃娃。”

小女孩雖然有些失望,但還是似懂非懂地不再問了,他知道爺爺不懂得卡通娃娃怎麼做,不是不給她做。

於是,他們踏上了回家的路途。在路上,小女孩好像想到了什麼似的,她又問:“爺爺,那些有趣的故事一定是您寫出來的了?”迪斯尼還是笑著回答:“爺爺也不會寫故事,那些故事是那些聰明的創作人員創作出來的。”

小女孩有點不高興了:“爺爺怎麼什麼都不會,那您都會些什麼呀?您在公司裏幹些什麼呢?他們說您是個大企業家呢,難道要什麼都不會才能成為大企業家嗎?”

迪斯尼大笑道:“爺爺呀,就像小蜜蜂到處采集花蜜一樣,爺爺到處搜集好聽好笑的故事給那些搞創作的工作人員,他們寫的那些故事都是爺爺到處搜集到的啊。”

作為一名管理者一定要明白:管理者的主要任務是“管理”,而不是“操作”。一個成功的管理者,絕對不是事事親力親為的管理者。

提高效率:告訴員工科學的做法

員工效率不高,有時並不是因為組織中沒有好員工,也不是每個人都喜歡相互推托、敷衍了事,也許問題的關鍵就在於他們並不懂得用科學的方法去做事情,從而做不好事,並不敢做事及承擔責任。如果是這樣的話,你告知他們科學的方法,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關於提高員工效率的問題,我們或許能從科學管理之父泰勒的搬運鐵塊實驗中得到某些啟示。

1898年,泰勒到伯利恒鋼鐵廠工作。第二年,生鐵的價格急劇上漲,工廠生意不錯,也將工人累得要死。這個時候,為了提高工作效率,泰勒決定研究工人疲勞現象。他請來了一些助手,如在一起共過事的亨利·甘特等人,繼續他的管理實驗。

他們進行了搬運鐵塊實驗——創造了管理史上著名的實驗案例。

伯利恒鋼鐵公司貨場裏的原材料是由一組計日工搬運的。工人每天可以掙到1.15美元,這是當時的標準工資。工人們可以得到獎勵,也可以受到懲罰,工廠采取的辦法就是找他們談話——第二天,可以發現,有的人離開了,有的人到公司的車間裏做等級工了,工資也高一些了。工人搬運鐵塊平均數在每天12-13噸之間。

泰勒的實驗開始了。

第一步是科學地挑選工人。他們用了三四天的時間,觀察和研究了75個人,從中挑選了4個人,然後,又仔細調查了他們的曆史、性格、習慣和抱負,最後,挑選了一個來自於賓夕法尼亞的荷蘭人施密特。

泰勒問:“施密特,你是個值高價的人嗎?”

“我不懂你的話是什麼意思。”施密特一愣,他真是不懂,甚至還有點驚慌。

“我的意思是,我想知道你是不是一個值高價的人呢?”

“我還是不明白你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