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能因這次反駁,以致全國聞名,人們都稱他為“種子議員”。他曉得從批評中逃走是不好的,批評就好像一隻狗,狗看見你怕它,便會追趕你,恐嚇你。但如果你回轉頭來對著狗,狗便不再吠叫,反而搖著尾巴讓你來撫摸。
因此,你不應逃避批評,要正麵迎擊對你的批評。人之所以怕批評,是因為批評乃是真實的事實。批評你的人或許存心不良,但是其批評的事卻可能有真實的成分。你如果能從這批評中得到改進,對你反而有益。你如果因他的批評而喪氣,那就正中他的下懷了。
一般說,朋友們往往不說我們的缺點,他們或是稱讚,或是默不作聲。而敵人則不然,他一旦抓住你的缺點,就會不留情地批評。盡管他的目的是想借機打垮你,但他實際上給了你一個警覺和改正的機會。從這個意義上講,敵人的批評比朋友的批評還可貴些。
日本山善公司社長山本猛夫在起家創業時,經常受到同行的譏諷或訓斥。他沒有就此被罵倒,而是認真總結自己的經驗教訓,一步步前進,最終獲得成功。
美國的一位叫司退裏的人,年輕時在一家大五金行當店員。他盡管努力,但他的老板卻瞧不上他,炒了他的魷魚,並挖苦說:“你是絕不會做生意的。你隻有蠻力,隻配去做一名鑄造廠的工人,除此之外沒別的前途。”司退裏受到很大刺激,這刺激激發出他的勇氣和誌氣。他下定決心:“將來我也要開一個這樣大的五金店,讓你瞧瞧!”後來,他果然成了美國最大的五金製品商之一。如果沒有年輕時遭受的譏諷,恐怕他永遠是一個平庸的店員。
可見,批評,尤其是尖銳的批評,對於有誌者來講,往往會成為促使他成功的原動力。有時要戰勝一種不適當的自滿心,惟一的方法是受一次很重的打擊。
如何正確地對待批評?下麵是美國學者麥爾頓的一些忠告,請記取:
別人的批評是極可貴的,可以顯示出你正處於什麼地位,但你得切不可在那個地位上停著不動。
別人批評的時候,要欣然接受並作為你上進的向導,不可作為你失敗的遁詞。
要以客觀的態度來衡量別人的批評:不要衡量其究竟傷害你到什麼程度,或是別人批評你的動機究竟如何。
利用別人的批評來看清自己的行為,看出你究竟是對還是錯。如果你是錯了,便修正過來。如果你本來是對的,便不必牽掛著別人的批評而感覺不安。
別人批評的時候,不要養成一種感覺自己是受逼迫的習慣。如果你的仇敵能指出一條路來打破你的自負心,使你能夠改進,那麼,他實在是幫了你的大忙。
有錢大家賺:善待對手和盟友
在微利時代中,很多精明的商人開始信奉這麼一條法則:有錢大家賺。善於“雙贏”的生意人是從來都不做“一錘子買賣”的。他們從不急功近利,從不見利忘義,而是目光長遠,善待盟友。
過去,有些人為了賺錢,總是想獨霸市場,一心想著擠垮同行的競爭對手。他們在處理與對手的關係時,多是互相詆毀,互相攻擊,互相欺騙。他們不僅認為“同行是冤家”,而且堅持“三十六行,行行相妒”。
如今,現代社會的企業,雖然也提倡競爭,鼓勵競爭,但競爭的目的是為了相互推動、相互促進、共同提高、和平發展。當然也不可否認,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市場競爭的加劇,也會出現個別企業之間相互拆台、反目成仇的現象。但這絕非精明商人的作為,真正精明的商人們不但善待自己的盟友,而且善待自己的對手,勇於向自己的對手學習。
在商界,有一種盟友式的合作,他們著眼於長遠利益,廣交朋友,不為蠅頭小利而損人利己,木雕大王張果喜的做法堪稱典範。
張果喜在開拓日本市場時,善待盟友和對手,這使他很快便成為日本佛龕市場的領軍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