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學習對手的良好心態(1)(1 / 3)

在很多對手身上,我們會發現他們都擁有某些良好的心態:不甘平庸、積極進取、敢於冒險、自強自信等,而這些心態正是我們所不足或應加強的。向這些對手學習他們的心態,能使我們提升自身素質並取得成功。

不甘平庸:讓自己充滿成功的欲望

一個人的心中隻有懸著一個遠大的目標,胸中燃燒著成功的欲望之火,他的潛能以及聰明才智才會如火山爆發一樣噴發出來。

美國大富豪馬克·甘佛勒說:“你不能靠薪水發財,靠薪水是發不了大財的。拿薪水的工作固然很保險,但是如果你想真正富有,你就不能成為工薪階層的人。你要敢於衝進這個充滿風險的社會中去拚搏。”

大到跨國公司的總裁,小到小雜貨店的掌櫃,就他們的工作特性、肩負的重任來說,都是一樣的老板。當我們檢視這些大大小小的老板時,我們會發現,凡屬成功的或具有成功前途的老板,絕大多數都是具有強烈的成功欲望的人。他們不甘於平庸的生活,希圖有獨立創業的表現,他們比一般人更具冒險精神,更富有自我挑戰的勇氣。成功的欲望是使他們步入成功的原動力。他們也有過失敗,但強烈的成功欲望使他們永不言敗,從不向失敗低頭,而且愈挫愈勇,奮勇爭先。

吉諾·普洛奇是個美國籍意大利人。他身材矮小,出身貧困,小時候幾乎三餐不繼。他在上小學、中學時,就開始利用放學之後的時間去打工,幫人推銷商品。他靠勤工儉學掙來的錢,讓自己上了大學。他讀的是法律,看來,他今後的人生之路就這樣定了——當一名律師。但普洛奇心底卻有著另一種念頭:“一個好律師,一年可能收入5萬元,甚或10萬元。但是,一名市場推銷人員可能——真的可能主宰他的整個世界……”

在這人生的交叉點上,在商業和法律之間,或者說在冒險和安全之間,普洛奇最終選擇了冒險的道路。為什麼?因為他想主宰自己的世界,這一強烈的欲望使他敢於冒險。他具有當一個成功老板的最重要的條件,這就是他想當老板,而且渴望成功!

於是,普洛奇離開了學校,給一家雜貨批發公司當流動推銷員。與其他推銷員不同,他不是一家一家地去推銷,而是把各個地方的商人聚集起來,使他們相信,如果他們聯合購買的話,會比較便宜。結果,他成了大宗批發的推銷商。他拿的傭金居然比公司的董事長的薪水還要多,以至於他的老板給他下了最後通牒:要麼改成拿薪水,要不另請高就。

普洛奇不想純拿薪水,他決計自己闖一番事業,也過一把當老板的癮。他瞄準了豆芽這個東方食品,與幾位朋友合夥,辦起了豆芽加工場。這個加工場後來發展成為一家巨大的“重慶公司”。後來當普洛奇賣掉這家他創立的公司時,價格是6300萬美元!當時他隻有48歲,他還有其他的不動產和投資項目,他個人的身價超過1億美元!

普洛奇成功了,他成功的動力來自於他的人生哲學,那就是:一個人活在世上,若不能興個風、作個浪,使別人刮目相看的話,他的日子一定過得沒意思透了!

強烈的成功欲望是成功的第一動力。美國的馬克·歐·哈羅德森說得好:“我的生命之火在一分一秒地耗盡,要活就活得轟轟烈烈。”他還說:“人生在世,要發明、要創造、要出奇跡,要為整個人類的文明史做出貢獻,豈能僅僅做一個行屍走肉,而白白地耗費一份空氣呢?”

在我們的對手中,之所以有很多人會成功,是因為一開始他們就有一種強烈的成功欲望。我們要向對手學習這種不甘平庸的精神,學習這種充滿激情的鬥誌,從而也讓自己的人生煥發出絢麗的光彩。

成功契機:凡事要從小做起

一個好的決策,需要一個好的管理者來執行,這是毋庸置疑的。那麼,在執行過程中,什麼樣的管理者才是稱職的管理者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

美國卡爾森公司首席執行官M·納爾遜認為,一個好的執行者,在解決每一個問題之前,必須清醒地認識到,自己麵對的其實是一堆問題。隻有用這種態度對待工作,工作才會做得出色。

同時,納爾遜指出,如果管理者在麵對一個看似簡單的問題時,認為沒有必要進行深入分析,並加以解決,而是囑托給下屬去處理,那麼,他很可能會因此犯下一個不可饒恕的錯誤。

所以,卓越的執行,往往不是你能力的全部體現,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你麵對一個或一些問題的態度。納爾遜曾給中層管理者們講過一個速遞員的故事。

喬·布裏有些清瘦,中等身材,眼睛特別有神。雖然他隻是一位普通的速遞員,但是他從不缺少對工作的熱情與真誠,因此很多人在收到郵件後,都會對他的服務大加讚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