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學習對手的良好心態(1)(2 / 3)

一次,在他送郵件的途中,下起了大雨。為了不讓郵件被雨水淋濕,為了準時送到客戶那裏,他特意用自己的雨衣將郵件緊緊地包裹好,而自己卻被雨水淋透了。當他完好無損地將郵件及時轉交給客戶時,他抑製不住自己滿心的歡喜:“在工作中,我經常會遇到一些很頭疼的事情,但是這比起我出色地完成工作,實在算不了什麼。”

納爾遜講的故事很有啟發意義:每個人所做的每一件事情在別人看來似乎都是無足輕重的,所以,有些人會特別反感在小事情上斤斤計較的人。尤其是一些企業老板、管理者,總是認為自己應該幹大事業,沒有必要為一些蠅頭小事而煞費苦心。其實,這是錯誤的。

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河;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裏。一個人獲得的榮譽,贏得的聲望,取得的成績,有哪一點不是一滴一點積累的結果?隻見森林不見樹木的人,在自命不凡的同時,往往會使自己產生一種失落感,因為這樣的人似乎永遠都在尋找成功的捷徑,卻又永遠都沒有辦法知道實現目標應該從哪裏著手。

所以,凡事不要嫌小,不要孤立地麵對眼前的問題。如果你無法將一件小事做得完美,又怎麼會做好與它相關的工作,又怎麼能出色地完成一件大事情呢?馬丁·路德·金說過:“如果一個人是清潔工,那麼他就應該像米開朗基羅繪畫、貝多芬譜曲、莎士比亞寫詩那樣,以同樣的心情來清掃街道。他的工作如此出色,以至於天空與大地的居民都會對他注目讚美:瞧,這兒有一位偉大的清潔工,他的活兒幹得真是無與倫比。”

作為管理者,當你要實現一個目標,要完成一件事情時,一定要有清潔工這種精益求精的精神,慎重對待自己做過的每一件事情,也許它們真的微不足道,一聲囑咐、一次判斷……但是,你對它們的態度往往決定事情的走向——要麼成功,要麼失敗。

創建於1793年的巴林銀行曾在國際金融界獲得過巨大的成功,它的創始人弗朗西斯·巴林非常善於經營,並且富有創意。20世紀初,巴林銀行很榮幸地獲得了一個特殊的客戶——英國王室。由於巴林銀行的巨大貢獻,它先後獲得過五個世襲爵位。

一次,由於新加坡巴林公司期貨經理尼克·裏森錯誤地判斷了法國股市的走勢,致使巴林銀行遭受巨大的損失,並最終宣布破產。巴林銀行的破產在金融界引起了一場軒然大波,各地股市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

一次判斷上的失誤,致使金融界的巨頭為之付出了慘痛的代價。如果裏森能夠對法國股市進行全盤分析,在股市走勢現象背後能敏銳地預見並把握住潛在的商機,那麼他就不會將這種判斷隻視為一種簡單的小事。

隻有不嫌事小的人,才情願用更多的精力去潛心鑽研、攻克每一個小的“路障”。當然,我們從這些故事中學到的遠不止這些,我們還要從一件件小事中獲得第一手的資料,預見事物的走勢,這樣才能把握住成功的契機。

積極進取:不斷向困難挑戰

人生能有幾回搏?一個人隻有具備積極進取的精神,才能克服困難,勇往直前,直至成功。大家都知道,沒有本錢很難做生意,正因為如此,那些白手起家、敢拚敢幹的人才更值得我們學習。

美國路易斯安那州有一個黑人農民家庭,該家庭共有7個孩子,其中一個孩子叫福勒。由於家庭生活十分貧困,福勒5歲時就不得不開始勞動,8歲開始趕騾子,幫助家庭維持生計。也許讀者會感到驚奇,這麼幼小的孩子怎麼能做這些勞動呢?事實上,在幾十年前的美國,大多數佃農的孩子都是很早就參加勞動的。

福勒為了走上致富路,他選擇了經商為自己的奮鬥途徑。他先從當小夥計入手,在零售百貨店當推銷員。3年後,他懂得了哪些商品最暢銷,哪些用戶習慣買哪種商品,並與眾多的顧客相識了。在這樣的基礎上,他決定自己經營創業,並把肥皂作為經營產品。於是,他靠自己的點滴資本,從肥皂廠購進一兩箱肥皂,然後自己挨家挨戶地上門推銷。

在積極進取的心態的支持下,福勒不畏勞累和困難,一塊一塊地推銷肥皂,一分錢一分錢地積累資金。一年365天堅持不懈地奔跑,就這樣一晃12年過去了。此時他家裏的生活一天天在改善,但並不因此而泯滅了繼續進取的積極心態,相反,他伺機獲取更大的成功。後來,他獲悉供應肥皂給他的那家公司由於內部原因,擬拍賣出售,售價是15萬美元。福勒在12年的推銷生涯中,共積蓄了25000美元,他很想收購這家公司,無奈自己的資本太少。